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以前詹姆斯只是被当作一位“现代小说”的先驱而受到称颂的话,那么现在称他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者”似乎更加准确。詹姆斯不仅有现代创新的一面,而且还有传统经典的一面。在他的小说理论和创作中,“现代性”与“经典性”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示了西方现代派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这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本书焦点就是要考察詹姆斯在面对传统文学时如何体现了西方现代派文学一贯的实验创新精神,同时,他的艺术又深深扎根于传统而不是像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者们那样对过去进行激进的背叛与否定。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以亨利·詹姆斯的文学批评著作和小说为线索,探讨了詹姆斯的文学创作思想和艺术革新技巧产生的根源,论证了他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家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上所发挥的桥梁作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超越传统 走向现代

 第一节 詹姆斯与美国的传统

 第二节 “小说的艺术”:詹姆斯与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节 多元的现实:詹姆斯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四节 “生活的幻觉”:詹姆斯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节 审美的意识:传统的现代主义者

第二章 亨利·詹姆斯对霍桑的发展

 第一节 詹姆斯与霍桑的道德观

 第二节 霍桑的“乡气”

 第三节 浪漫传奇与小说

 第四节 作为认知方式的“浪漫传奇”

 第五节 作为处理方式的“浪漫传奇”

 结语 在焦虑与愧疚中超越

第三章 亨利·詹姆斯对乔治·艾略特的审视

 第一节 英国小说的“伟大传统”

 第二节 乔治·艾略特的遗产

 第三节 “真实”与“真实的氛围”:关于F.R.利维斯对詹姆斯的几点不满

 第四节 批评的悖论

 第五节 “小说的艺术”

第四章 亨利·詹姆斯对豪维尔斯的超越

 第一节 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节 现实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 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

 第四节 现实是“过去”的延续

 第五节 “小说的新流派”

第五章 亨利·詹姆斯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巴尔扎克的教训”

 第二节 文体至上:詹姆斯与福楼拜

 第三节 小说的实验:詹姆斯与左拉

 第四节 小说的“真实感”:乔治·桑与莫泊桑

 第五节 审美的现实主义:詹姆斯与屠格涅夫

第六章 亨利·詹姆斯:维多利亚时代的现代主义者

 第一节 “小说的内在转向”

 第二节 詹姆斯的现代情感

 第三节 詹姆斯的小说实验

 第四节 论“附加创造”与“竞争创造”

 第五节 传统的现代主义者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亲爱的格雷斯:

在别人的痛苦面前我总是全然无能为力,你的信流露的痛苦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不知道该对你说些什么。这其实不是我的最后一句话,但肯定是我的第一句话。事实上,在这样一种感情状态中,你并不是孤立的——也就是说,从你似乎把全人类的苦难都当成你自己的苦难这个意义上讲,你并不是孤立的;只是我有一种可怕的感觉,那就是你给予一切,却一无所获——你的同情没有互惠的东西——你为你的同情遭受一切苦恼,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然而——我决心只用禁欲主义的声音对你讲话。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生命的馈赠从我不知道什么源泉的地方、为了什么目的来到我们这里;但是,我相信我们可以为这个理由继续活下去(当然总是有一定限度的)。生命是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中最有价值的,因此,假如杯中还有剩余的时候就放弃它,那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换句话说,意识是一种无限的力量,尽管有时候似乎全是对悲惨的意识,然而,它(意识)使自己一浪接一浪地扩展,这样我们就永远不停地感受它,尽管有时候我们好像不再感觉了,努力不去感觉,希望不去感觉,但是,总有某种东西把人绑在自己的地方,把这个地方作为宇宙的一个立足点,也许不放弃就好。你是对的,意识到我们都是对同样东西的回声和反响;你是高尚的,对周围一切似乎具有持久而和谐的力量的东西充满了兴趣和怜悯。只是,我求你,不要在这些同情和温柔中太以偏概全了——记住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特殊的问题,不是你的,而是另一个人的问题,让你满足于自己可怕的逻辑思考。不要太多地融入这个宇宙,却要尽可能踏实、强烈和坚定。我们都生活在一起,我们中的那些爱着、懂得的人生活得最踏实、最强烈、最坚定。我们互相帮助——无意识地,甚至在每个人的努力申,我们照亮了别人的努力,我们帮助增加成功的数量,为别人的生存创造可能。悲哀大量地涌来——没有人比你更清楚了——它席卷了我们,尽管它几乎使我们窒息,但还是把我们留在困难中,我们知道如果它强大,我们就要更强大,这样当它过去的时候我们还留在原地。它使我们疲惫不堪,它利用我们,但是我们反过来也让它疲惫,利用它;它是盲目的,而我们看得见。亲爱的格雷斯,你正在经历黑暗,由于无知,我自己在其中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你已经被折磨得够苦了;不过这只是一种黑暗,不是终结。只要可能就不要再去多想,不要再感受了,不要做总结或者下决心——什么也不要做,只需等待。总之,一切都会过去的,平静、已经被接受的种种神秘和幻灭、几个好人的柔情、新的机遇以及生活中的这么多东西,都将会留下来。你还会做各种事情,我也会帮助你。只是不要融入其间。我一直认为有必要不加思索地简化事情。——这样不管这匹马可能跑开得多么快,当它停下来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摇摇晃晃的、很明显的格雷斯留在马鞍上。不要病了——这是最重要的;因为生病就意味着失败。你注定是要成功的,你决不能失败。你拥有我最温柔的情感和我的一切信任。你忠诚的朋友——亨利·詹姆斯。

         P30-P32

序言

里查·艾尔曼(Richard Ellmann)和查尔斯·费德尔森(Charles Feidelson,Jr.)主编的文献资料集《现代的传统》(The Modern Tradition,1965)一书让我们看到,“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它的产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奇迹,它的身份标志也不只是在“反传统”与“历史的断裂”这些特征上。“现代主义”有着更深、更广的源头,“现代主义者们”还是有许多“传统”与“历史”可以追溯和缅怀的。我正是从《现代的传统》这本书中得到启发,找到了《亨利·詹姆斯与西方现代派文学》这个课题的努力方向。

艾尔曼在该书的《前言》中申明他们编辑出版《现代的传统》一书的目的,那就是,要为已经沉入历史的“现代主义”寻找某种传统,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晚期”、“浪漫主义的早期”、“17世纪中叶”、“中世纪的晚期”,甚至更早、更远。然而,对本课题而言,这个“传统”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资料文献集提醒我们,任何一种思潮或者文学艺术流派,在它刚诞生的那一段时间里,人们似乎更多地注意到它的“叛逆性”、它与传统的不同,然而,当这种思潮或流派一旦化作历史,人们又自然地开始反思它与过去的某种联系,正如艾尔曼在前言中所说,“现代主义者们一直都感觉到自己的历史角色以及他们与过去的联系”,只是“叛逆者”以及“叛逆者”的研究者们在当时都有意无意地不太重视这种纽带关系。

21世纪,对“现代主义”的概念与特性进行界定早已成为过去,詹姆斯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过渡时期的一个关键性人物,最好地证明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与“历史的断裂”这些特征背后的那种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逐渐发展演变的纽带关系。同时,因为詹姆斯不是纯粹的现代主义者,所以他与过去的联系就不单纯像艾尔曼所说的“对旧的那些形式的怀疑使他们(指乔伊斯时代的现代主义者们)要在过去的叛逆中寻找自己的同盟”。詹姆斯与西方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尊重、欣赏与超越,他在欣赏与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充分表现出一位现代作家面对传统时那种勇于探索、不断完善小说艺术的革新精神,他既不是传统的一个被动的追随者和模仿者,当然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叛逆者。

詹姆斯从传统文学中走来,他继承了霍桑的“心理深度”,把霍桑的“浪漫传奇”故事转化成一种表现“心理现实”的艺术技巧,从而开创了“心理现实主义”的文学领域。詹姆斯在对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尤其是乔治·艾略特的批评和继承中,发展了小说的艺术,把小说写作从一般性的讲故事、娱乐训谕读者提升到严肃的艺术创作高度,提出了作家创作的自由和艺术的自足自律。詹姆斯在对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评论中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英语作家在道德上的严谨性和对审美意识的严格要求。詹姆斯提倡小说艺术的自足自律,他对意识的关注、对现实的不确定性的描写以及把传统的小说叙述从情节决定中解放出来这些小说理论和创作特色使他当之无愧地被奉为“现代小说”的先驱。然而,另一方面,詹姆斯作品中道德的严谨性、他对“生活”自始至终的强调、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审美意识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他与“过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他“经典性”的一面,因此,如果以前詹姆斯只是被当作一位“现代小说”的先驱而被接受和称颂的话,那么我在本课题的努力就是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全面搜索詹姆斯作为一位“传统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者”的资格:他不仅参与革新了现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参与架构了现代小说的主要特征。在詹姆斯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现代性”与“经典性”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示了西方文学在从“传统”到“现代”这个逐渐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丰富而复杂的文化内涵。

在詹姆斯的文学评论、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研究他的“现代性”与“经典性”这两个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我们在一个具体的实例中认识“现代主义”与“过去”的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追溯西方现代派文学发展的轨迹,从而有效地避免对詹姆斯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之间那种大而空泛的关系的梳理与列举。以《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为议题,焦点就是要考察詹姆斯在面对传统文学时如何体现了西方现代派文学一贯的实验创新精神,同时,他的艺术又深深扎根于传统而不是像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者们那样对过去进行激进的背叛与否定。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与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过去”对现代文学的那种无法回避的影响与连接,演示了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这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詹姆斯对传统文学的批判、继承和革新的具体实例中,我们看到了西方现代派文学在“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与“历史的断裂”之前的那个过渡期如何从传统中逐渐蜕变出来,一步步走向现代主义。

如果从19世纪60年代评论詹姆斯小说的文章开始算起,关于亨利。詹姆斯的研究迄今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了。在19世纪,评论詹姆斯的文章比较零散,大多是对他的单个作品的评论,有反对、排斥他的文学风格以及他对美国文化的态度的评论(见19世纪发表在英美各大文学评论杂志上的许多匿名文章),也有推崇他的文学实验创新技巧的评论(如W.D.Howells对詹姆斯的许多评论)。到20世纪,英美文学评论界的詹姆斯研究逐渐走向体系化,首先是英国传记作家F.W.杜皮(F.W.Dupee)写的《亨利·詹姆斯传》(Henry James,1951),然后是美国学者、传记作家里昂·伊德尔(Leon Edel)用几乎二十年时间(1953-1972)写成的五卷本《亨利·詹姆斯传》以及他编辑出版的《亨利·詹姆斯书信选》(The Selected Letters of Henry James,1956)和《亨利·詹姆斯评论集》(Henry James: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3,1963),这些成为詹姆斯研究的奠基之作。从此,欧美学者,主要是英美文学评论界关于詹姆斯研究的文章和学术专著层出不穷,这些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学、文化理论(如比较文学的方法、心理学理论、叙述学理论、后殖民理论以及女权主义理论等)对詹姆斯不同时期的小说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到20世纪末,研究詹姆斯的学术专著近百部,詹姆斯研究的评论集也不断出现,詹姆斯研究像莎士比亚研究一样,不仅成为一项不断发掘作家本人文学成就的学术工作,而且也成为一面反映一代又一代学者不同文化和理论视角的镜子,成为他们智性交流的一种媒介。

中国的詹姆斯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内容可分三个方面:第一类是20世纪80年代关于詹姆斯的文学特色的一般性的、综合性的介绍(见中国80年代以后出版的一些美国文学史和评论文章);第二类是90年代以来对詹姆斯的个别作品的研究;第三类就是90年代一些高校学生关于詹姆斯研究的硕士、博士生论文(近年有三本英文博士论文已在国内出版,见参考书目中的列举),研究詹姆斯的汉语专著至今尚无。国内詹姆斯研究的主要内容大多停留在对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技巧的研究上,关于他的小说理论的研究文章还不多见。原北京大学的赵萝蕤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瞿世镜教授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侯维瑞教授都是早期关注詹姆斯研究的学者。

总结詹姆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英美学界的詹姆斯研究已经体系化,比较全面,而国内的詹姆斯研究力量还相对薄弱,而且,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詹姆斯研究都大多关注他的小说创作实践,而对他的小说理论、尤其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大背景下考察他的小说理论在西方现代派文学转型时期所发挥的桥梁性的作用这个问题还关注不够,因此,我所选择的这个专题应该说在此方面发挥了一点填缺补遗的作用。

后记

一件事情的做成就像一个孩子的诞生和成长,总是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与奉献,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温暖,标志着人生的美好。在这部书稿即将出版之际,我自然想起了许多年来抚养和教育我逐渐脱离蒙昧状态、步入知识殿堂的亲人和师长们,想起资助和支持我完成这个项目的国家社科基金,想起不断关心和帮助我的学友们,没有他们的奉献与帮助,我的这一点小小的收获便无从谈起。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祖母和母亲。我幼年丧父,没有兄弟姐妹。祖母的严格家教让我刚强自立,母亲的舐犊之情使我懂得体贴与感激,没有她们对我的爱和不离不弃,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的盛宁研究员,他不但在我关于亨利·詹姆斯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写作上投注了大量的心血,从思想和结构上帮我严格把关,培养我具备基本的学术素养,而且在本课题的运思和写作过程中,盛老师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讨论,对一些概念性的问题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对论文的主题思想提出了关键性的修改意见。盛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是我为文的标准。

我同样忘不了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的陆建德研究员,是陆老师最先引导我走进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艺术世界,是他向我打开了这一扇高雅文化的大门。在社科院读博士的三年时间里,陆老师对我学习上的耐心指导让我终生铭记。

如果我的亲人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是出于义务和责任,那么那些与我素昧平生的学术界前辈们对我的无私帮助就更加让我感动和难忘。青岛海洋大学的杨自俭教授多年来一直关心着我的进步与成长,在学术上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指导与启发。北京大学外语学院的刘意青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刘象愚教授从1999年参加我的博士论文答辩至今始终给予我师长般的关心与鼓励,无论何时,他们对我学业上的问题总是有求必应、尽力解答,而且还一直关心着我在北京的工作与生活。这些前辈们谦和的为人、渊博的学识让我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学习中都充满感激与敬仰之情,他们是我在生活与学术上效仿的最佳榜样。

我感谢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使我能在国内外收集购买大量相关的科研资料,为完成该项目做了坚实的材料铺垫。我的感激还要奉献给美国克瑞登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亨利·詹姆斯研究中心”的主任Greg W.Zacharias教授和该大学图书馆的各位管理人员以及我的房东:Kulhman夫妇,是他们无限的友情与帮助为我在美国一年的研究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同时还要感激我的学友冷晓玲女士和张大伟先生,是他们鼓励并帮助我联系出版社,才使这本书的出版成为可能。没有他们的帮助,这本书稿就不可能面世,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许春山主任和这本书的编辑同样拥有我深切的感念。

我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张儒林教授,感谢他曾经给予我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帮助。青岛海洋大学外语学院的邓红风教授,无论是作为昔日的同事,还是今天的学长,他都在学业上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有益的影响,我在此向他致敬,表达感激之情。我的几位研究生几年来诚恳耐心地听取我对詹姆斯研究的心得体会,并与我进行了许多次富有成效的磋商,她们的学习精神深深地感动我,成为激发我学术灵感的源泉。我感谢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的吕佳老师、李明老师对我的帮助。我在北京与外地的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都在不同时期给予过我生活与精神上的支持,对与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分享的每一个难忘的时刻,我都一直铭记在心。

新闻中每天都在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不幸,然而,我却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我的幸运不仅在于我拥有以上这些给予我无私帮助和奉献的亲朋和师长们,而且还因为我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我的丈夫和女儿用他们最大的耐心和爱心陪伴和支撑我度过了每一个紧张写作的日子。由于写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时常疏于对他们生活的照料,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责怨我,反而给予我最大的谅解和支持。他们俩人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和精神支柱,我感激命运赐给我这两个最可爱的人。

           代显梅于2006年新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代显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1092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4
14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