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兵器大观(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编者根据近20年来在从事军事科研工作实践中的体会,深入查阅了古今中外史料和最新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把已问世和正在探索、研制中的武器,按其“亲缘”特征(演变发展、结构、特点、功能)区分为冷兵器、枪炮、弹药、战车、舰艇、军用飞行器、空间武器、核武器、化学生物武器、信息武器和未来武器等11个武器族系。全书分为11章,附有精选的700余幅图片。

序言

千百年来,人类在造就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打造出战争,并为赢得战争胜利而发明、使用和创新武器。武器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而战争的不断升级又推进了武器的迅速发展。 从公元前3200多年到公元21世纪,5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人类相互残杀的战争共发生14500多场。西方军事研究专家借助大型计算机系统经过85万次计算,得出的这一触目惊心的结论告诉我们:从冷兵器的产生到热兵器的使用,从核武器的问世到各种现代兵器的粉墨登场,几乎没有哪一种武器的产生、使用和发展,不被深深地烙上时代和战争的印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始,随着飞机的发明和应用,战争由地面、水面扩展到了空中,谁掌握了制空权,谁就可能更有效地赢得战争主动权。于是,那时的军事将领们便将渴望胜利的目光投向了蔚蓝色的天空。随之,航空兵器也就自然成为打击敌方的重要力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法西斯德国拥有比较强大的空战力量,所以开始战争优势在德军一边。随着雷达的出现,防空火炮敲响了飞机的丧钟,战争优势的砝码发生倾斜,德国法西斯为此几乎绞尽了脑汁。当时,就飞机驾驶员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远离目标投弹(但这样会影响命中精度),要么冒着敌方的炮火进行冲轰炸(但这有可能机毁人亡),这就迫使人们采用与自身能力匹配的特定手段来发明、研制、改进和使用武器,寻求恢复空袭兵器战斗力的途径。于是,科学家从火炮、火箭弹和飞机的发展中,联想到了对飞行中的武器实行自动控制,并随时纠正飞行中的偏差。为此,德军最高统帅部以最快速度督促一项绝密军事计划的实施。不久,一种全新的武器一一现代巡航导弹、现代弹道导弹的鼻祖“V一1”“V一2”导弹出现在人类战争的舞台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对峙,还是冷战结束后各种现代高新技术兵器的诞生,无疑都打上了时代与现代高新技术局部战争的烙印。仅就冷战时期导弹武器领域进行的旷日持久的争夺战而言,时而神秘莫测、诡谲多变;时而波澜起伏、风云迭起,双方投入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导弹核武器的数量、质量等方面一发而不可收地进行着激烈的角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围绕德国佩内明德地区导弹试验场设备、图纸、导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争夺战,到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SS一20、“潘兴”一Ⅱ导弹的争端以及《反弹道导弹条约》《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中导条约”等的签署,波涛滚滚,此起彼伏,无不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一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军事变革正在世界范围迅猛发展。在全球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军事强国纷纷以超前的战略思维,谋求抢占军事领域的制高点。他们在积极进行战略思想、编制体制、作战方式、指挥手段以及战法训法改革的同时,大力研制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在陆、海、空、天、电的全方位军事领域内,一大批令人目眩的新型武器装备应运而生,其信息化、智能化、电子化、微型化和隐蔽性、精确性、多用性、全能性,令人叹为观止。

每一件武器的问世、使用与发展,都伴随着战争的旋律,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战争的故事。然而,武器的诞生、使用与发展,还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并与当时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世界兵器大观》的作者根据近20年来从事军事技术科普编研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其军人和职业的敏锐,深入研究、分析了古今中外和当代世界武器的资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今中外世界武器的演变发展历史及其分类、结构、性能、特点和展望等科普知识,并精选了700多幅图片,既为军事科普和国防知识教育做了一项有益的工作,也为当代军人眼观世界风云、神游宇宙八方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值得向读者推荐的是,《世界兵器大观》一书既对已经诞生和正在研制的世界各类兵器的基础知识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又对当代世界主要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以后几场高新技术局部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作了重点介绍。《世界兵器大观》一书内容全面而新颖,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比较简明实用,又注重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力求使读者查找、阅读方便。同时,《世界兵器大观》一书具有广泛的阅读面,既适用于对广大军人、民兵、预备役人员、大专院校国防生及其他读者进行军事科普知识教育时学习参考;也适用于武器研制工作者和战略、战役、战术、战史和军队建设等科研人员研究时学习参考。

衷心祝贺《世界兵器大观》的出版,也祝愿广大读者从中有所收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兵器大观(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储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072621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92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7
19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