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有的对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本书采取了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既借鉴了新古典方法的一些合理内容,同时又将制度安排与创新作为本书的研究背景而贯穿始终。同时本书研究还较多地运用了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的方法,并且在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择中,根据前述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的现实情况,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重新设计和慎重选择。最后,全书对股市改革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 图书 | 资本市场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以中国股票市场为例的研究/货币与资本市场研究前沿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已有的对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本书采取了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既借鉴了新古典方法的一些合理内容,同时又将制度安排与创新作为本书的研究背景而贯穿始终。同时本书研究还较多地运用了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的方法,并且在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择中,根据前述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的现实情况,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重新设计和慎重选择。最后,全书对股市改革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内容推荐 在本书的研究中,作者在理论方面着力进行了如下尝试。其一,本书首次明确地、系统地研究了股票市场发展对有效需求的作用与影响,这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特别是新金融发展理论的理论深化和拓展。其二,新古典范式的根本性特征之一是其货币外生性假定,而在本研究中,特别是在研究股票市场发展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时,则以货币内生性作为理论基础。从货币内生性角度研究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能是对现有金融发展理论的一次突破与创新。其三,至今为止的理论研究中,对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制度变迁的研究还显零乱和不全面,而本书则集中性地、全面地研究了股票市场发展与制度变迁的相互作用与机制,这也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与新金融发展理论的补充与完善。 序言 目前经济学研究的状况很难令人满意,无论是在理论经济学,还是在应用经济学领域的争论似乎都没有获得明确的答案,经济学家不得不更多地依赖数理统计工具对所面临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而其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往往受到人们的质疑。对此,人们有理由怀疑作为经济研究思路出发点的基本理论可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柳欣教授主编的《货币与资本市场研究前沿丛书》的最大特点是,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理论经济学体系,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各个不同层面展示一种完全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思路。目前的经济分析完全为主流经济学所支配,其出发点是建立在以生产函数和消费偏好为基础的技术分析之上,即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为代表的新古典范式,其对所有国民收入统计变量和我们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解释都用资源最优配置的技术关系来分析。柳欣教授建立的经济分析体系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所有以货币量值表示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与技术关系是完全无关的,而是由马克思阐述的社会关系和凯恩斯强调的“货币经济”的货币金融体系所决定的。如果柳欣教授的上述论点能够成立的话,必将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柳欣教授从1982年随我读硕士研究生,后来随我读博士研究生,并和我一起工作,前前后后已经二十多年了。他一直锲而不舍地研究理论经济学,很早就试图推翻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他的博士论文选择了理论经济学中最难的题目之一,即“剑桥资本争论”,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异质的资本品和消费品能否加总为一个总量而采用新古典生产函数进行分析。1992年,他完成了一本50万字的专著《资本理论——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这本书虽然没有完成对“剑桥资本争论”问题的最终证明和解答,但其中对许多问题的讨论都集中在一点上,即新古典理论的逻辑悖论在于其技术关系的体系中盲目地加入了社会关系的假设,从而导致其基本命题不再成立。学习过马克思经济学的人都知道,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和争论就在于是把社会关系还是技术关系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这个基点上,只不过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 柳欣教授在1996年完成了《资本理论——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下卷的初稿《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他通过对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批判主流经济学,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初稿完成后不久,柳欣教授发现目前经济学存在的所有理论和经验上的问题都来自于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教条,即把目前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完全连接到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并通过货币数量论把货币实际上排除在理论经济学体系之外。然而,柳欣教授得到的结论是,所有这些以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与技术或实物的生产是完全无关的,而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所决定的。得出这一结论后,柳欣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用了几年的时间从理论和经验上来证明这一命题,并认为从这一命题出发,可以对所有主要的理论和经验问题给予逻辑一致性的解释,从而可以建立起新的理论经济学体系。 这套丛书正是柳欣教授的学术团队通过几年的努力完成的研究成果,它试图完全从新的理念和理论体系出发对理论经济学和现实问题给予新的解释。柳欣教授的新著《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也收到这套丛书中,这套丛书对“剑桥资本争论”和货币理论争论进行反思,对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等主要现实问题进行重新阐述。我认为,他们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后反映在书中的新观念和分析思路是值得学术界高度重视的。我希望经济学界能够对这种新的观点和思路展开讨论和争论,毕竟真理越辩越明。我期待着这套丛书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产生应有的影响。 2003年11月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资本市场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以中国股票市场为例的研究/货币与资本市场研究前沿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学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04769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6 |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832.5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6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