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审美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篇写得潇洒自如、汪洋恣肆的博士论文,选题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它的优点还特别在于贴近中国的现实——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作者从中国的文化背景、西方的哲学影响、文艺的自身规律来把握先锋文艺中存在的“审丑”的“感性”意义,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勇气。

序言

20世纪80年代前后,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文坛上兴起一股不大不小的先锋文艺思潮。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股新思潮搅得人心浮动,一时间有惊异,有赞美;也有诘难和声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时间”真是个宝贝。当年创作界千帆竞发的活跃场景,理论界众声喧哗的论战气氛,都已成为过去。当尘埃落定,蓦然回首,人们细细咀嚼回味着那场文坛风波的始末,这才渐渐地心平气和,仿佛达成了更多默契,取得了更多共识。其中之一就是,创作实践提供的正反面经验需要理性的思考;聚讼纷纭的论争有待严肃认真的理论总结。在这方面,王洪岳多年来孜孜以求,扩展充实他的博士论文写成《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一书。可以说,这是一部从美学高度审视先锋文艺成败得失的学术专著,其选题的难度和论著的挑战性,必将引起学术界的瞩目。

先锋文艺喊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口号——审丑。中国和西方传统美学向来把美丑当成两个判然分明的对立范畴给以界定。现实中的丑往往同假恶共生,自不具备一丁点审美的资质;即使是艺术中的丑,它也必须经过艺术家化丑为美的理想烛照,现实的丑转化为艺术的美,这才获得了新的生命。这么说,现实丑对人的感官刺激,对人的意义,都只能限于负面效应;或者只能作为美的陪衬,自身不具独立地位。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界中丑的事物如穷山恶水,凄风苦雨,毒蛇恶枭,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它们的怪异或能振奋精神,激发悲情;或能触发联想,磨砺意志。即使如鲁迅所称的纯粹的丑物,如盘曲的蛇,蠕动的毛毛虫等等,它们作为大千世界、自然规律不可或缺的一环,也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对人而言,它们刺激求知欲、好奇心与陌生感,多方面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社会生活中的丑更具独特性、深刻性,也更富人文价值。诸如奴役压迫,摧残弱小,尔虞我诈,巧取豪夺,以及人老珠黄,病人膏肓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异化给劳动者造成的畸形与精神创伤。这种千百年来不断上演的人间悲剧固然使人产生恐怖痛感,但同时也激发人的怜悯同情和爱心,提升人的道德感。这恰恰是审美与审丑合题而呈现出来的心理综合效应。苟子称:“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雨果也说:“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生。”一生沉溺于“温柔富贵之乡”、“钟鸣鼎食之家”的纨绔子弟,恐怕永难体验到这种复杂深刻的情感。

至于艺术中的丑,它的价值也不仅仅限于“化丑为美”。丑就是丑,丑自有它自身的资质与特殊效应。伏羲人首蛇身激起人对远古祖先以幻想征服自然力的敬畏膜拜,龙的怪异昭示着神奇与威力。商周青铜器古拙沉雄的造型和吓人的饕餮纹样铸造成一种“狞厉之美”——激荡着神秘野性的历史超人伟力,又焕发出人类童年时期纯真稚拙的生命之光。还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巨人们对人性善恶淋漓尽致的揭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笔下“人对人像狼一样”的殖民战争所呈现出来的残酷场景。这些“丑”作为历史,作为真实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各类艺术中的性质和位置是确定了的,是无可替代的。同西方现代派遥相呼应,中国先锋文艺明目张胆地试图突破传统的美学原则,对杀戮、乱伦、性虐待、心理变态等进行活灵活现的展示。“审丑”成为作者们摒弃静观而竞相追求的艺术理想。这种感性学意义上的审丑使中国人的神经受到莫大的刺激,一向神圣辉煌的审美理想国被“玷污”,甚至被蛮横地“解构”了。

审丑是一个历史范畴。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回顾西方百余年审丑主潮的崛起,对照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理解审丑的内涵及其必然产生的社会根源,我们就会对中国先锋文艺的评判更加切实,更加公正。如果承认丑在现实生活,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们就可以进而认定,审丑大大扩展了人的感性认知领域,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无论对个人或对一个民族来说,不去回避丑,敢于正视丑,欣赏丑,这是其感性世界丰富性和趣味性多样化趋于成熟的标志。人类愈是进步,社会愈是向前发展,精神的渴求就愈是向多层次、高品位的方向迈进。如突破形式美的一般规律,从整齐、对称、平衡、和谐走向杂乱、无序、粗厉、变形;感性体验从单纯到繁复,从具象到抽象,从精致到朴拙,从雕琢回归自然,从美扩展到丑。这种带规律性的普遍现象已经为近代美学发展所证实。

当然,审丑的前提是心理的健康纯正,而不是一味地放纵施虐。专注于对读者施行“精神上的苦刑”完全违背了艺术的天职,这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审丑。

洪岳这部著作抓住中国先锋文艺的审丑本质而给以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表现出他理论上的勇气。这一点对于立志献身学术的人既是一种禀赋,更是一种学养。因为不论审美或审丑,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涉险”于未知领域而需要独立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舍此不足以论学或治学。洪岳天性淳厚质朴,于学问挚著严谨。这种精神在当前浮躁短视、急功近利的风气下弥足珍贵。下一步,我期待他对包括先锋文艺在内的任何美学思潮或文艺现象,更深入地从历史哲学的高度加以审视和评判。

2004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审美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洪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05451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1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