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
内容
编辑推荐

生育水平降低带来的各级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对教育普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师资数量与质量等有何影响?在人口迁移流动规模扩大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形势下,既有教学网点的布局如何适应人口空间变动或学龄人口再分布的新要求?未来20年中国各级教育面对怎样的人口规模?本书全面研究了中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明确的解答和预测。

序言

石人炳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书稿《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就要付梓了,他请我为本书作序,该书的问世是作为导师我的心愿。特别在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党全民把“三农”作为我国当前“重中之重”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把人口和教育联系起来有特殊重要意义,我欣然命笔。

人口变动对教育影响的问题过去一直没有得到人口学界和实际部门的足够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对策探讨。石人炳从人口学的角度,全面而系统地对人口和教育这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系统进行分析,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据说该书稿在送某位专家评审时,得到了“填补空白”的盛誉。我一向不赞成动辄以“填补空白”自诩或誉人,但我要说,该书确实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创新。这里仅列举部分:

首先,作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对大量中外人口和教育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育率的下降对教育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发达国家消极的影响一般甚于积极的影响,而在发展中国家积极的影响甚于消极的影响。就中国而言,由于我国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的特点,生育率的下降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有所不同。这些结论是对以往研究的完善。

其次,本书在对中印两国人口和教育发展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下降对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的“四大效应”,减负效应、浓缩效应、增容效应和提升效应。并论证在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下降不仅有利于子代的教育,而且对父代的教育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是本书的又一很有价值的创新。

第三,书中就学龄人口的再分布与教育资源利用及教育网点布局调整、学龄人口减少与教师教育的“结构重心上移”和“重点后移”的必然趋势、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学龄人口减少和人口城市化与教育投资结构的调整等进行的研究,其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且其中不乏思想的闪光点。

第四,作者在书中讨论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多种可能方式及其适应条件,特别是首次提出了撤并学校要考虑的“四种距离”。论证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中心”和“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统筹教育内部各教育形式的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卓识。

第五,作者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制度性因素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

此外,作者将人口学队列分析和时期分析方法用于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分析,使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金字塔”分析人口受教育的年龄性别差异,这些都是方法上的创新。

书中的创新远非上面所列举的这些,这也正是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之所在。同时,正如作者本人坦言,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全面考察我国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等。

相信本书能给关注人口和教育相关问题的读者以启发,也能给教育决策者们以参考。

2005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人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69193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52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1: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