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会计公共关系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着重探讨了会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会计公共关系的性质、方位、构成要素等,以期对会计公共关系初步构建一个完整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又展开了对会计公共关系应用理论的研究,包括会计公共关系的规范、方法、组织内部和外部会计公共关系等,以便在会计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一座畅通的桥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序言

时代在进步,会计在发展。当今世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投资多元化,股权分散化,社会组织面临着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影响和需求,投资者、债权人、客户、组织领导者、职工、政府机关等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组织与它们之间的交往,已不再是单纯的人际交往,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公共关系。会计部门,作为联结着社会组织与各方面社会公众经济利益的重要环节和纽带,是各方经济利益集中分配的核算和管理中心,自然成为了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由它来对会计公众开展会计公共关系——这种专业公关活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密切相互的联系和合作,实乃是最合适不过了。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化”时代,我国也已加入wTO,社会组织所面临的会计关系也日趋复杂化和国际化,各国企业之间越来越多的经济往来和贸易活动也需要相互之间提供更多的商务谈判和信息沟通,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正是各方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而要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沟通,必然需要一种科学的会计公共关系理论的指导。

根据我多年来与会计人员的交往,尤其是与会计机构负责人的接触来看,他们普遍反映自己主要的工作并不是忙于记账、算账、报账或参与经营管理,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与银行、财政机关、税务机关、投资者、债权人等公众之间的沟通协调上。据来自南京大学面向企业会计人员所开展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外部协调关系和与企业领导沟通作为两项重要的会计管理工作,日益得到会计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普及度分别达到了97.9%和51.1%,而且花费了会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里所提到的沟通、协调工作正是会计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科学的会计公共关系理论的指导,沟通、协调工作在实务中更多地还是盲目的和随意的,甚至步入“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的公关误区,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大量浪费,甚至直接诱发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各种经济犯罪。让我们再看看会计工作现状吧,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大公司频频曝出财务舞弊丑闻,究其根源虽说是主观上的自身利益驱动和客观上的制度缺陷,但实际上还与他们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会计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以正确处理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有莫大关系。它们对社会公众传播虚假会计信息,这与会计公共关系的宗旨和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已严重违背了会计公共关系的真实性和诚信的原则性要求。谁欺骗公众,公众最终就将抛弃谁。这些公司的可悲下场,或破产,或倒闭,已经验证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背负着社会的重任和寻求理论突破的勇气,我开始了漫长的求索之路。会计公共关系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会计学研究的新视角,是会计与公共关系相互结合的一个重要领域。要想使此项研究取得突破,不仅要系统地掌握会计学和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充分借鉴和吸收系统科学、管理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面临坚持还是放弃的关键时刻,是我尊敬的导师给了我信心和勇气,并用他那博大精深的“大”会计观鼓励和启发了我,使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会计公共关系”这一超越传统会计观念的研究领域作为我博士论文的选题,并决定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

会计公共关系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边缘性研究课题,以往的理论研究很少,且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书首先着重探讨了会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会计公共关系的性质、方位、构成要素等,以期对会计公共关系初步构建一个完整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本书又展开了对会计公共关系应用理论的研究,包括会计公共关系的规范、方法、组织内部和外部会计公共关系等,以便在会计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一座畅通的桥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本书研究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所构成: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探讨了会计公共关系研究的必要性、意义、现状综述、方法、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以及突破和创新,为会计公共关系的本论研究做个铺垫;

第二部分总论,包括第一章会计公共关系的性质和第二章会计公共关系的方位,从总体上研究会计公共关系的本质、特点、职能、学科性质,以及历史方位和学科方位等;

第三部分分论,包括第三章会计公共关系主体、第四章会计公共关系客体、第五章会计公共关系手段、第六章会计公共关系规范和第七章会计公共关系方法,分别论述了会计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以及开展会计公共关系所必须依据的规范和方法;

第四部分专论,包括第八章组织内部会计公共关系和第九章组织外部会计公共关系,作为两个专题专门探讨了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会计公共关系。

本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理论上的创新:

1.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研究会计公共关系,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2.对会计公共关系的本质赋予了最新的解释,首次探讨了会计公共关系的特点,科学分析了会计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3.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会计公共关系的历史方位,首次探讨了会计公共关系的学科方位。

4.首次以系统论的观点,诠释了会计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手段,其中会计公共关系手段的研究也属于开拓性的探索。

5.首次探讨了会计公共关系规范,这对于会计公共关系研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6.对会计公共关系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抽象形成了三大工作方法,这在国内外研究中也尚属首次。

7.概括和总结出组织内部、外部会计公共关系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各种内、外部会计公共关系的特点、意义、方法或措施等。  虽然说,本书的写作已经完成,研究也暂时告一段落,但这绝不意味着会计公共关系的研究也就到此结束,恰恰相反,它仅仅是我系统研究会计公共关系的起点。虽然我在书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构想,但它是否在理论上得以成立,能否在实践中经受住考验,尚不得而知;而且由于本人学识、能力水平所限,书中纰漏、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助我提升学力,为会计公共关系的后续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万晓文

 2005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会计公共关系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万晓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849242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3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