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为加强和改进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对策和实施方案,唤起医科大学生和临床医生对于医学本质与功能的反思,有必要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当前实际,借鉴美加经验,在人文素质教育上进行新的探索,尝试开拓一条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序言

在结识本书作者之前,我与医院或者医生所有的关系仅仅是医患关系,从没有过医生朋友,对医生没有过个人的亲朋般的体验。年轻时,对医院或医生充满了敬畏之感,医院大楼上的红十字不管疾风暴雨、世态炎凉或者时代变迁总是让人感到安全,感到那是可以托付自己生命的地方;穿着白大褂、带着听诊器、脚步轻轻、步履匆匆、不苟言笑的医生对我而言是如此之圣洁,不管他们是多么纤巧,在我心中却是罩着光环悬壶济世的圣灵。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与日俱增,本应经常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但是我却怕去医院,怕医院那难民营般嘈杂的环境,那污浊、令人窒息的空气,怕见病人那无助的眼神,怕见医生那麻木和冷漠的表情,怕听医生和护士近乎训斥的腔调,怕那冷冰冰、硬邦邦的医疗器械,怕面对那种明知不得不送红包又不敢送和不知如何送的尴尬场面和负罪心理……怎一个怕字了得,每天早起,只要感到今天还凑合,就绝不去医院。

2000年忽听一位医生、医学教授和医学院院长要到我这里来做博士生,我不禁诚惶诚恐,他到我这个搞教育研究的人、完完全全的医学盲、对医院和医生敬而远之的人这里学什么?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与本书作者马存根医生做了第一次交谈,在交谈之后我才感到一丝释然。他所关注的问题正是广大患者和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什么样的医生才算是好医生,如何培养好医生。我赞赏他对医学本质特征的认识,他认为医学的特殊性在于医学有鲜明的人文性,医学不只是科学,更是人学。我同意他对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他认为高等医学教育越来越追求技术知识的攀升,追求工具性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医生职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及伦理特征。于是,在第一次谈话中我们就确定了他博士阶段研究的选题,即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

在三年半的艰苦努力中,他修习了必要的教育理论课程,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进行了实证研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终于圆满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获得了教育学博士。但是,他对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满足,又进行了修订增补,现在终于付梓出版,真是可喜可贺。

这部著作首先从医学的学科特点、医生的职业特点及医学教育的现状出发,论证了医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通,从而为整部著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紧接着,作者考察了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对美加医学教育的特点及优势做了比较详尽和准确的介绍,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临床诊疗正在远离人文精神的倾向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最后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课程体系构建为核心的加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和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在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和方法、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都有比较完整的设想。

作者尝试回答了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和如何培养好医生这一问题,简单说来答案正如他在著作中所引用的爱因斯坦的一段讲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人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最基本的是,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医生应该是具有专门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和谐发展的人。我们要培养好的医生就必须倡导和实施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的医学教育和以医学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我们的医学院不仅要成为科学的殿堂,还要成为给人类以终极关怀的精神家园。

马存根博士对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尽管他的探索还是初步的,在理论层面,对医学进行人学的思考还不够深人,在实践层面,他所提出的对策和改革方案还缺乏实践检验。因此,我希望他能够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也希望医学和教育工作者都来关注这一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全部问题,更不能期望解决这个问题就能解决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但是我希望,我相信整个社会也希望,我们的医学院校未来能培养出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的好医生;希望有一天,当我们求助医生的时候,失却一切怕的心理,坦然地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生——能够给予人类终极关怀的医生。

王英杰

于北京师范大学

二00四年九月一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存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7064712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4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