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窃息壤以堙洪水”、“大禹治水”……这些古老的故事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常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可是你知道这些故事出自哪里吗?它们的出处就是本书。本书是先秦文献中一部集大成的百科全书,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它内容十分丰富,囊括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
图书 | 山海经/中国古代闲情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窃息壤以堙洪水”、“大禹治水”……这些古老的故事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常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可是你知道这些故事出自哪里吗?它们的出处就是本书。本书是先秦文献中一部集大成的百科全书,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它内容十分丰富,囊括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 目录 前言/1 刘歆 上《山海经》表/1 卷一 南山经/1 卷二 西山经/18 卷三 北山经/52 卷四 东山经/80 卷五 中山经/96 卷六 海外南经/147 卷七 海外西经/155 卷八 海外北经/163 卷九 海外东经/163 卷十 海内南经/178 卷十一 海内西经/183 卷十二 海内北经/188 卷十三 海内北经/197 卷十四 大荒东经/200 卷十五 大荒南经/207 卷十六 大荒西经/214 卷十七 大荒北经/227 卷十八 海内经/237 试读章节 又北百二十里,日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加,以其髯飞,食之不■目。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北百八十里,日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又北百八十里,日号山,其木多漆、棕,其草多药、■、芎■。多泠石。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二十里,日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其鸟多白雉白翟。生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P45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 又南三百里,曰缑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曰■■,见则天下大旱。P85 序言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旧说本书为夏禹时作,不可信,大约出于周秦间人的记载;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到西汉刘秀(歆)校书之时才合编在一起。 《山海经》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作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及书末海内经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为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话句相承接,这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 《山海经》所记的内容,范围很广,刘歆《上(山海经)表》说:“(《山海经》)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全书记载了约一百以外的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以及这些邦国、山水的地理关系,风土民俗和重要物产。它还记载了百来个历史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活动或世系。其中原始神话、原始宗教的材料尤多。许多散亡的中国古代传说,都有赖此书得以保存其大概。 《山海经》所载的神话传说更多地反映了我国上古劳动人民和自然界的斗争和社会斗争。例如“精卫填海”(《北山经》)、 “夸父逐日”(《大荒北经》)、 “鲧窃息壤以堙洪水”(《海内经》)、 “大禹治水”(《大荒北经》)等,就是向自然作斗争的有名神话。又如“骥头国”、“长臂国”、 “羽民国”、 “奇肱国”等神话,更是上古劳动人民根据现实加以幻想而创造出来的神话。又如黄帝与蚩尤作战(《大荒北经》)的神话,反映出中国古代北方两大部族之间的战争;刑天操干戚以舞(《海外西经》)的神话,则代表了人民的反抗行动和对上古的最高统治者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山海经》中所记神话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大多比较原始,情节比较完整,这在先秦古籍乃至后代典籍中都是较为少见的。它在神话学、宗教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对后世的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可以帮助我们对于后世文学作品的理解,如《楚辞》等。 《山海经》曾弓J起历代学者的考订、注释和研究,如晋代郭璞,明代杨慎、王崇庆,清代吴任臣、汪绂、毕沅、郝懿行等,其中以郭璞的《(山海经)注》和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较为完备而为后代研究者所注目。 郭璞字景纯,晋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东晋初渡江,官著作佐郎,以诗赋著名,后为王敦所杀。 《山海经》在流传的过程中,曾多次被增删羼改,既有散佚,又有增补,而讹字、错简、古字、古语等都存在不少问题。郭璞既为本书作注,又作了一卷《图赞》,其开创对《山海经》的注疏、研究之功,为后人所赞誉。 郝懿行字恂九,清代山东栖霞县人,曾官户部主事,对古文物训诂有精深的造诣。 《山海经》经清代毕沅作《校注》、吴任臣作《广注》,方便了读者的阅读。郝氏作《笔疏》,特采毕、吴二家之所长,以笺补注,以疏证经,又另作《订讹》一卷,附在书末,这才为研究者作好了桥梁工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山海经/中国古代闲情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史礼心//李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376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8.63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6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