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洛阳女儿行(卷3)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何处不离群,众中俯仰不材身;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高天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青牛久已辞辕轭,鸣玉朝来散紫宕……太子贽华在东宫的楼顶望着太极殿:日要升了,这是不是他的时候终于轮到了?今天的太阳已是他的太阳——他,一个年过四十的少帝,终于要——少帝长安开紫宸了……

内容推荐

洛阳古都风起云涌,轮回诡巷陈年辛秘,紫宸高手突现穷街僻巷,大荒山秘术鬼神莫测,在世家与权利的追逐中,爱情又能占有多少分量?历史底蕴浓郁深远,字里行问古意深厚。新武侠大师小椴如椽巨笔,重现汉唐风貌!

目录

第五部·日色赋

题记:日色欲尽花含嫣

第一章.浩浩长安车辗尘

第二章.短鬓差池不及群

第三章.苍龙阙下驰骓马

第四章.紫阁峰头占白云

第五章.二星檄外通蛮服

第六章.午夜灯前草御文

第七章.千杯绿酒何辞醉

第八章.一面红妆恼煞人

第九章.思子台边风自急 

第十章.玉娘湖上月应沉

十一章.家散万金酬士死

十二章.身留一剑答君恩 

十三章.若教解语应倾国

十四章.任是无情也动人

十五章.淡墨罗巾灯畔字 

十六章.小风玲佩梦中吟

十七章.玉检赐书迷凤篆

十八章.金华归架冷龙鳞

十九章.曾经沧海难为水

二十章.少帝长安开紫宸 

第六部·五候散

题记: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一章.上帝深宫闭九阍 

第二章.海路无尘边草新

第三章.何必更寻无主骨

第四章.可知曾有弄权人 

第五章.南郭子綦初丧我 

第六章.西来达摩求本心

第七章.云过门间老病死 

第八章.一弹指倾去来今 

第九章.求诸流辈岂易得 

第十章.行矣关山方独吟

十一章.府县尽为门下客

十二章.王候皆是平交人 

十三章.骞驴瘦马尘中伴、

十四章.紫绶朱衣梦里身 

十五章.青娥已落淮边月

十六章.白骨甘为泉下尘

十七章.某水某山迷姓氏 

十八章.一钗一佩断知闻 

十九章.凭君莫话封候事

二十章.金玉堂中寂寞人

试读章节

    第十七章·玉检赐书迷凤篆

“小计,你想不想和我回塞上去?”

韩锷轻叹般地说出了这一句。

他也知这种愿望简直像一个梦一样,但正因为它的遥远。在他的疲惫中,他才会突然地冒出了这么一句。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忙。三天前,他曾午夜出城,暗地里飞马去了新丰一趟。这一去,是为了私下约见王横海,他与他有好多事必须面商。

 他出门办事,惟一的顾虑就是小计,但现在,他对小计的安危倒真的不用那么担心了。因为,他已请漠上玫助守这个大宅。

得漠上玫助力之后,大宅内此时已密布了她们大荒山的十诧图。看到那阵式,韩锷就知道,以东宫之力,就算加上龙门异与北氓鬼,要想攻入这宅院,刺杀小计,就算倾尽全力,怕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何况他们还未见得就敢那么明来。

但由此让他心惊的却是漠上玫手下的实力——他现在心中想到余婕时,首先想到的称呼总是漠上玫。对于他而言,在他心中那个柔婉的余婕当真早已经死去,活着的却是杀伐决断的女匪漠上玫。

余婕调来的人并不多,.一共只有十六个,但人人俱是高手。韩锷真是一见心惊,大荒山居然还留有如此实力?看来余国丈当年所图也大,他们当日送余簌儿入宫想来就非无意了!只怕当年就是因为这个,东宫太子与洛阳城中的韦杜二姓在余皇后死后还一意对余家斩草除根。

这些人布就的阵法,让韩锷一见也是心寒——就算他倚仗长庚之利,与这历年苦修所得,面对这样的一群人,这样一个阵,他也毫无自信能走出去。

而余婕的实力断非仅此。她的“来仪”门秘传消息之能更足以让韩锷心惊,且其势力密匝长安洛阳两都之境。

朴厄绯呀朴厄绯,余婕呀余婕,她们的事安排得可真是妥当啊!出面的只是余婕这一个小女子,但她的背后,究竟藏了多少大荒山当年劫后残存的实力?

余小计听得,眼中却突地一亮,“想,怎么不想!”

他面色急切,似乎想马上跟着他锷哥回到塞上一般。

但韩锷却心中一叹:哪有那么容易走得开?目下的长安,与平时看起来无异,但他已深深觉察,这锅水已经将沸!也许是自己和小计的到来,加快了那矛盾的爆发吧?

长安城中,暗流涌动,东宫与仆射堂均已蠢蠢欲动了。他惟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古超卓之军已至洛阳。他与王横海俱在局中,消息灵敏,传回的关于仆射堂与东宫透给他们的信息都是:两边都已准备发动了,却又都有所顾忌。

难道,他们真的不惜玉碎宫倾,毁生民平静于一旦?只为一求自保,一逞己欲!

韩锷与王横海、古超卓的联系目下靠的却是余婕的“来仪”一门了。韩锷心中一叹:这混水,自己已是越趟越深了。

他静了静,才道:“那,小计,你想不想当皇帝?”

他又加重了一句, “你是更想回塞上,还是更想当皇帝?”

他这话像是在玩笑地说的,余小计却知他不是玩笑。这还是他兄弟间第一次正式提起这个话题。韩锷看着小计的脸,看着他唇上微微的唇髭,看着他突起的硬硬的喉结——小计真的长大了。他在等着他的一个回答,见小计半天不吭声,自己又静静半笑着续道: “你只当锷哥说的是笑话。你要是真想,咱们真的还有那么点机会。你一朝坐镇九五之基,那威风,可就大了。”

然后,他心底猛地就似轻松了一截,而且吃惊地发现:如果小计真的有那份野心,那谋求继位之举的选择似乎比退归塞外的选择还来得轻松些。为只为,这趟混水他们已涉入太深吧!他头一次感到,原来这世上的选择,进比退反而更容易!因为有无数推波逐澜的世道就逼着你那么前行着。而退,要想洒然一笑而退,原来才真的是这般不易。

余小计的面色也难得地正经起来。他抱着膝盖坐着,想起自己如真的黄袍加身,位正紫薇,坐拥天下,高居九五,以一种俯视的姿态看着这世间万物——锷哥既然如此郑重地提及,想来不会是全无把握——那倒真的也算威风。

可他这么想着,却觉得,他并没什么获得,而是一切都空了。他所拥有的一切实在的生活的感受都空了。九五至尊的位置离这人世有多远?离那星空有多远?离所有真正的欢乐哀愁又有多远——跟它相比,那哀愁起码也是切实的。又……会让自己离锷哥有多远?

他想了好久,才肯定地道: “我不愿意。”

韩锷拿眼看着他, “真的不愿意?”

余小计点点头,却没有多做解释。

他与韩锷之间,本已只需一个回答,而不需解释。

韩锷脸上微微一笑,似乎轻轻松了口气。但他笑着道:“你给锷哥出了个大难题呀。现在这个长安,咱们想波澜不惊地全身而退,只怕比想争夺什么还要不易。”

 他摇摇头,“因为进,只有成与败的两个结局,那结局都是咱们自己的,自己选择,自己承负,那还好说,顶多是个死。但退,我们已经来了,麻烦已经种下,成与败却是要留给剐^担负的。那一场动乱,你我怕也担负不起。”

他们正说着,却忽见连玉走来,只见他在韩锷耳边耳语了几句,韩锷的脸色就微变了。连玉说的是:前日御使台已经有御使上书,参洛阳韦家不法之事;今日情况更恶,又有御使上书,参太子妃之父曹蓄厚诸多不法之事。更有参卖官贪赃之事,关联到东宫太子,并有实据若干,一一详列。

这事没那么简单——仆射堂忍不住了,已经发动。

接下来的几天,韩锷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因为,朝中那参太子的折子与谏书雪片般飞来,从各州各府到朝中谏官,御使台,乃至三省六部,都有奏议。

陈希载已经发动了他属下的文官系统,看来这一次打定主意要适机扳倒太子。而圣上的旨意也颇为严切,似极为动怒,已令详查太子妃之父曹蓄厚被所有谏官所参之事是否属实。

三天之内,旨意频下,命逮捕曹蓄厚,查证其实;接着又命封其家产,拿其党羽;后来甚至已圣谕严斥太子妃,令其幽居。  让韩锷万没料到的是,这本属大理寺的事,圣上居然下谕命他参同办理。这一下等于将他卷入漩涡的正中。韩锷一时只觉风云色变。没想,这日晚间,肖珏突然深夜来见韩锷,从怀中掏出了一卷密旨。

韩锷看罢,沉吟不语。圣旨大意是说:近日圣闻,当日余皇后产子时曾遭陷害,幸邀天之幸,并未身死。命韩卿着意访查其下落,又闻余皇后死前曾留有血书一纸,望韩卿详查云云。

韩锷心头细想之下:难道,当日余家灭门,为的就是这纸血书?那当日紫宸所想要的,洛阳王也想要的,甚至曾与方柠引起争夺的,还有于自望为其身死的,最后为杜方柠从利与君手中抢走的,是不是就是这卷血书?

——那血书内容会关联什么?

韩锷想起皇上身边的那个内侍,也想起余婕与朴厄绯倾力所图之事,难道——那血书的内容,就是可以证明小计真的是皇子?  P122-125

后记

 很多时候,我总是先看到色彩,然后才感受到故事。

《洛阳》的缘起就是如此。当时,我只是隐隐约约地看到了眼前蓬起了一蓬闹哄哄的橙红,那还是小时读残唐五代诗歌时在意识里留下的残影:是烛烟、是壁画、是庙堂上的钟鼎与旁边的香火,是所谓“近来县令加朱绂,尽是苍生血染成”的咏叹,也是隋唐交替之际那一十八路反王、七十二处烟尘犹未落尽的尘嚣。

最初动笔的起因可能还出于一句玩笑。那时,我的编辑张晓华曾多次转达她们编辑部的意见,说我的稿子里“爱情”总嫌太少。我当时大笑,许下承诺,要写一个一男多女的故事。没想如今《洛阳》付梓之际,无论是张晓华,还是我最初的编辑郑保纯,都已离开了原来的工作。世事沧海桑田,变化无休无止。

稿子连载以来,许多评者以为稿子是“架空”的。这个词最近似乎很流行,叫作“架空历史”。我却一直不太喜欢,我宁可称之为“虚指”。

但无论如何称呼,都不过是为了逃避稿子中那随处可见的谬误吧?历史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太过宏观也太过微观的主题。我有时站得太远,如同看着一幅巨大无比的彩绸,只笼笼统统地得出一些色彩的印象;有时又站得太近,痴迷于上面一枝半蔓细节的纹路与一星半点的血迹。我无法高屋建瓴地总结出历史发展的什么必然性的规律,让我更多触心的却总是那些“偶然”,那些偶然中可能造就的小小的自我实现、自我苛责与自我脱逸。

我没有能力,也乏学养书写所谓真正的历史,我只能书写一些“自己眼中的历史”而已。

所以,《洛阳》一文,在述及西域时,我也深知,在地理关系上是相当失控的。无论是和阗、居延、乌孙、焉耆……还是巴丹吉林沙漠,它们相互之间的地理距离都远非我所书写的那个样子。但怎么办呢?仅仅一句“小说家言”似乎太过无赖与逃避,更真实的原因怕还是:我折服于那些名字所传达出的素朴的美感,而无法自诩架空地来生造出一些可以替代的词句。

一直很喜欢罗隐《秦妇吟》中的那两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想像中那是一场文明铺张扬厉后的腐烂与溃散。但我无法甘于那种腐烂与溃散,总还想在一幅糜烂的古帛上再发现一两处保存完好的花纹,在“锦衾烂兮”中感觉到一点穿透时光的力。

 ——那才是我关注于历史的动力。

 而诗歌就是那些断绢碎帛中残存下来的令人惊心的美丽。无论是“架空”,还是“虚指”,我们逃不出过往的传统,美感是有承继性的。我们都不过是用过往留下来的印象把那些碎茧残绸勉强拼就出一个背景,然后,在其上,有人歌、有人哭,有人挣扎、有人喘息,有那一剑奋起,也有奋起后的衰疲,有一种情感曾那么认真地存在这……我看到了它们,它们最多的是遗留在那些传承下来的诗篇里。

所以一如既往,《洛阳》的好多场景与构思都是由诗词起兴的。

《洛阳》的各部标题和章节题目都是引自古诗,回目是依着韵而集的,算是集古的一个小尝试。

作为余兴,试着标注于下。(见附录)

都是一些如此美丽的句子。《洛阳》最初设定的行文风格是“细致绵密,诡异深艳”。有时,我会回想起这个稿子,自顾自回诵起那些集成的词句: “……人生何处不离群,众中俯仰不材身;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高天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青牛久已辞辕轭,鸣玉朝来散紫宕……”还是能够感到一种长吟的风慨,感到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愿去来今尽本心”式的感动。

而所谓后记,是必须对自己犯下的种种谬误作出交代的时候了。本书《洛阳》起初原本是为了杂志连载而写的,在我交出前五部的稿子时,编辑部跟我说,因为版面原因,这个稿子有些太长了,所以最后一部只有略写,把本定十几万字的篇幅压缩在五万字内交代完了。自己曾一度发愿,在结集出版时,一定要补写最后一部,不可以让它荒疏如此。

可真正开始修改时,自己突然惊异于当初在写完前五部后,书写最后一部时那种无可挽回的衰飒心境。那真的是一种绝望,而这种绝望在我成稿后直到两年后的今天也不知是否完全地平复了过来。  所以最终,竟没有依言增补上十万字,而只是理顺增润了一下而已。因为,突然感觉,宁可留着那字里行间的萧索的心情,作为一种真实,留给自己他年来看,也让读者们尽可能真实地感觉我当时书写的心境。

今年年初,与红书坊签订了协议。《洛阳》出版的事也总算尘埃落定了。回首这几年的“江湖”历程,春上的某一天,忽然发兴,填了一首不协律的词,把这些年书写过的篇目都集中在一起了:

井畔青丝柳;到如今、江湖墟散,隙中驹走。并世几人歌古意,碌碌长安糊口,忏对你,清瞳如旧。驿外桥边人自语,想脂剑奇僧归远岫。平生刺,抛得否?

洛阳消息今春又。道如今:女儿不再,石榴开透。尘镜蛛奁自顾懒。一自兰烬落后。飘斜的,且由添新皱。欲把弓箫行大漠,耐龙城古塞今何有?待浩雪,挹杯酒。

这算是对自己这几年作品的一个总的回顾。

借这个后记,把自己写过的文章列名于下: 《青丝井的传说》、《江湖墟》、《隙中驹》、《长安古意》、《忏》、《魔瞳》、《人语驿边桥》、《脂剑奇僧录》、《刺》、《洛阳女儿行》、《石榴记》、《尘镜蛛奁》、《兰烬落》、《飘斜的》、《弓箫缘》、《龙城》,很多未完稿,以及我最初的《杯雪》……  《洛阳》之后,连年怠慢,两年了,竟没有认真写过什么文字。  今春,我又重新拾起《杯雪》,如拾起久违的笔与最初的心志。这是一本叫做《络绎》的小说,可以称之为《杯雪》的后传。  同时,我开始写一篇叫做《卜》的文字。我要把它归人《一字》。

人生如此的长,而一切缘起络绎不绝。如何自卜呢?想到这儿,不由猛觉怆然地想起下面的一句:他生未卜此生休……

 纵算我临春击键,待雪回眸,秋来相顾,一痛扶头;又怎奈“云过门间老病死”,也总不外“他生未卜此生休”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洛阳女儿行(卷3)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0823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