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历史小说。共六件事情,全都以古代皇室的秘闻为叙述对象:明宫大喋血、雍正夺嫡真相、皇位继承问题……虽说是小说,但也有史实考据。全书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图书 | 宫闱搜秘/高阳作品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本历史小说。共六件事情,全都以古代皇室的秘闻为叙述对象:明宫大喋血、雍正夺嫡真相、皇位继承问题……虽说是小说,但也有史实考据。全书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内容推荐 宫墙九仞,秘辛千年,有多少惊心动魄,又复几许遗恨,上穷碧落下黄泉,层层帷幕为读者揭开。 目录 烛影斧声 华阳教主 明宫大喋血发秘 朱三太子 雍正夺嫡的真相 清圣主如何解决他的皇位继承问题? 试读章节 这时是八月间,秋风已起,凡是西征北伐与异族交锋,一到秋天,往往要班师,因为塞外秋高马肥,正是胡骑活跃的时候;转眼秋深冬至,中原士兵则不耐苦寒了,两相对照,胜败不卜可知,于是太宗引师南还。 耶律休哥乘胜进击,穷追不舍,太宗狼狈不堪;追到涿州,竟至轻骑脱逃,所有辎重以及随携的宫嫔,都为耶律休哥所俘获。这还不算,太宗屁股上还吃了两箭,弄成个“箭疮”,年年要发;据后来神宗告诉大臣,太宗之崩,就因为箭疮复发的缘故。 在混乱之中,还几乎造成一个动摇国本的大错误;有一天晚上,忽然群情惶惶,奔相走告,说皇帝失踪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有人提议立德昭继位。幸好很快地发觉这是一场误会的虚惊,才把这个提议打消。否则出现了两位大宋天子,后果不堪设想。 伐辽的这一役,为宋朝开国以来,首次遭遇的挫折,损兵折将,大伤天威,太宗心里的不快,可想而知。偏偏少不更事的德昭,不识眉高眼低,只为了一句话,导出了一场绝大的悲剧。 宋初待武将极厚,命将出师以前,征伐作战之中,班师凯旋以后,迭有赏赐;这一年伐辽虽然不利,可是征北汉总算三军用命,克敌致果,应该赏功。但太宗因为征辽大败而归,心境不佳,“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可能听到了将领们在私底下有怨言,便特意提醒太宗,这件事不能再耽搁,应早早处理为佳。 这一下触发了太宗的郁怒,厉声答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赏也不晚!”P1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宫闱搜秘/高阳作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388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5-1476 |
版权提供者 | 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