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人地图(中国商人的地域性格与文化精神)/地缘中国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一个商人身上都烙有自己的文化胎记:江浙商人精明,东北商人胆大,山东商人尚义,广东省商人重利。徽帮、晋帮、洞庭帮……十大商帮,各显本色。本书为你带了了关于中国各地商人的一个个文化片断,让你中感受中国商人们的商业精神!

目录

序言 中国商人的地域性格/1

浙江商人 最会做生意的部落/7

广东商人 对政治的淡漠与对经商的热衷/45

上海商人 最前沿的商人/99

山西商人 他们的名字叫晋商/155

北京商人 权力与商道的双重运作/229

东北商人 在酒不言商/265

河南商人 憨与奸/321

试读章节

1999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了112家,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4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前10强,而在2001年,500强中的浙江企业达到188家,一省就占1/3强。在全国丁商联公布的2001年度全国民营经济10强中,浙江占了半壁江山,其中万向集团公司、正泰集团连续4年名列前10名。

2001年9月底,浙江民营企业突破20万户,全省民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已超过1 600亿元,其中注册资本在百万元以上的已达2,46万家,位居全国第一。浙江年销售额超亿元的民营企业数也居全国首位。全省私营企业总户数、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个体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额、社会商品零额均居全国第一。

浙江商人成了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经营群体。

浙江人经商的历史十分悠久,浙江人的经商本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显露出来了。春秋时期,有个叫范蠡的河南人服务越国,在辅佐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后,毅然辞官下海,因经营有术,富甲天下,成为中国商人的开山鼻祖。范蠡虽不是浙江人,但受着浙江人文环境的影响。晋时,宁波“商贾已北至青、徐,南至交广”。从唐朝一直到南宋,宁波、温州都是有名的贸易港口。白帆蔽日般的商船往来于日本、高丽、真腊(柬埔寨)等国,江南的丝绸和瓷器被源源不断地泛海运出。李邻德、李廷赤、张支信、李处人等精明能干的大商人的船队依靠航海发了大财。明清时,官方厉行海禁,公开合法的贸易虽然受阻,但宁波、温州一带的走私贸易却相当活跃,商人甚至还把硫磺、丝棉等违禁物品贩运到了日本、西欧等国和地区。“宁波商帮”在此时期巾,形成了。P10

提起河南人,人们恐怕很难将他与“商”字联系在一起。几千年的农业文明造就了河南人封闭保守、因循守旧的“内陆意识”。中原自古轻商,再加上河南经济落后,因而在中国商界几乎没有河南人的一席之地。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年,河南在外知名度较高的“特产”,也不过是少林寺和红薯馍而已!

然而,河南人不甘落后,眼看着东南沿海与周边各省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经济呼啦啦地直往上蹿,他们再也坐不住了,也开始盘算着如何赚钱,但又不知道如何赚钱。前几年,纵贯南北的交通动脉107国道建成通车了。在一千多公里的国道上,南方人都围绕着107国道做生意赚钱。为了赢得过往旅客的好印象,服务员往往彻夜不眠,给旅客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有几位记者从深圳赴河南采访,在南方各地,沿途是一座座供旅客食宿的小楼。虽然是在雨夜,但这些小楼都亮着明丽而温和的灯光,~排排服务员(一般都是3到4个)或站或坐在灯光里,面对着马路。当汽车经过时,他们便立即起来,朝旅客高声呼唤着,或者向旅客微笑着招手。他们的热情和礼貌好客,几乎使那些长期在北方生活的人感到盛情难却。旅客每到一地,服务员都是笑脸相迎,服务殷勤周到,使人有宾至如归之感。临走的时候几个服务员都到门口欢送,祝旅客一路顺风。但一进河南境内,路边虽然也有供人们食宿的小楼,但从外观看上去,就十分简陋,而且黑灯瞎火,使人不禁想起那些小说里令人恐怖的神秘古堡。P323

序言

中国商人的地域性格

中国商人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各地域商人自成流派,逐渐形成了十大商帮。十大商帮中,南方居多,有徽州商帮、洞庭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等;北方少之,有山西商帮、陕西商帮等。各帮商人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价值观念等并不完全一样。比如近代山西商帮以善理财、独创票号著称;徽州商帮则表现为亦贾亦儒,贾儒结合;广东、福建两帮商人以海商为主体,表现出亦商亦盗的组织形式。异彩纷呈,各显英雄本色,给中国社会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缘何中国商人集团呈现出区域特征?说到底,从商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文化的地域色彩是比较明显的。这一点不但中国的学究夫子多有论述,就是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也有亲身感受。19世纪,几度来华的德国地质学家利希霍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写成《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的研究成果》一书,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中国19个省的人的文化性格特点。虽失偏颇,却也道出了一些真实。商人经商是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观念支配下进行的,他们的经营原则与方式、经营品种与特色,必然会打上地域文化的痕迹,往往会形成一个流派。

我们说明代商人的地位与以前相比,有变化。但总的来说,仍然处于最低等。洪武时期,统治者曾蛮不讲理地规定,农家可穿绸纱、绢布,商贾只能穿绢布。绸纱是高级品,绢布则是粗厚的丝织品,可见在明代的观念上仍然是贱商。在政治上,尽管有的商贾已家财万贯,居室豪华,交结官宦,与文人学士互相来往,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大官僚、大地主那显赫的地位。明朝商人,虽可向政府购买官爵,但得到的荣衔多于实权。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只能作为一种观念存在,不可能实际操作。整个明代商人被官府敲诈、勒索、鱼肉之现象仍比比皆是。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国商人赚了钱后,为何不愿继续扩大生意,而是转向买田置地,或者用于个人享受,或者干脆把钱储藏起来;我们也不难理解中国早有资本主义萌芽却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我们还不难理解十大商帮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后,为何显得那般茫然无措而一败涂地。

到了近代,中国商人除了遭受封建势力的勒索外,还要受外国殖民势力的欺压。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其境况之险恶便可想而知。为摆脱封建官府的敲诈,中国商人或在外国注册,或挂洋行的牌子;为摆脱西方殖民势力的欺压,中国商人不得不采取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与官府进行“合作”。因此,近代中国商人表现出双重人格。

特别应当提及的是,虽然历代专制统治者非常憎恶商人,但中国官商却一直很兴旺发达。皇帝本人就是最大的官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与中国官商“兴隆”可能有着内在的联系。官商“兴旺”,民间商人就“萎缩”。官商一般凭借特权、地位、靠山垄断市场经营。权力渗透市场,市场上就不可能有公平自由的竞争。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企业一切都由国家包起来,厂长、经理只不过是政府政策的执行者而已。因而,计划经济时代只有工人,而无严格意义上的商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开始了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共“十四大”又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市场经济呼唤商人的涌现,同时市场经济又是铸造商人的大熔炉。可喜的是,中国商人虽不成熟,但已形成一个阶层,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前商业部长胡平先生说:“新商人已形成京派、海派、港派三种不同风格的流派。他们既竞争又联合,成为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胡平说,京派商人一般从传统商人和政府官员中脱颖而出,经商方式比较多地表现为权力的转移。权力与信息构成了京派商人的一大特点。海派商人的特点是精明、但有的地方不高明,当然这一现象也在改变。港派商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比较成功地对接起来,形成了一种很有时代特色和开放特色的商业文化模式。港派的特点是开放,市场经济意识强。

应当说,胡平先生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无疑对商业文化的研究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们就是受胡平先生的启发,撮成这部拙作的。就中国大陆商人而言,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三大流派,即江浙商人、岭南商人及北方商人。

江浙商人是指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商人,这一地区历史上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有重商之传统。近代以来,江浙一带处于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之地,故商业活动带有西化和传统的双重角色,如同“上海滩”这个概念一样,处于内陆,同时又经受西方文明的涤荡、洗礼。如近代上海商人和浙江宁波商帮等,他们受西方经营思想熏陶,具有西方商人的手腕和现代技术专长,对新事物极为敏感,能不失时机地开拓新领域,不失时机地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在商务活动中,适应和吸收能力特强。因此,近代江浙商人中出现一大批著名的实业家和金融家,形成近代史上特有的金融工商阶层。从近代意义上讲,他们是中国真正的商人,具有商人的现代素质和经营思想,他们精明灵活、富于机变、注重市场、注重实利,同时又较有文化涵养和品位。

岭南商人,是指广东、福建一带的商人,近代岭南是最早向外开放,最早受西方文明的侵淫和较少地受到传统文化束缚的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同时又面向海洋,经常与海打交道,所以这一带历来重商不重农,有着商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有人说,他们是商人的后代,具有天赋“商”才。尤其自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岭南商人显得更为活跃,更为开放,表现的海商特色浓厚。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福建一带深受港台文化和商风的熏陶,岭南商人以开拓性、冒险性、敢为天下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善于竞争著称于大陆;他们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经营观念,接近港派商人;由于他们自身文化素质大多不高,受教育程度较浅,给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所以,有人说他们是纯粹的“经济动物”。岭南商人的未来发展面临挑战!另外,由于香港商人与岭南商人同属一地域,历史上又同属岭南文化,而岭南商人又多受其影响,所以,我们把香港商人也划归岭南商人。

北方商人是指黄河流域、关东一带的商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商人介于北方商人与江浙商人之间,但相对于江浙商人,他们受传统文化影响更深些,其特征更接近北方商人,所以我们也将这一地区的商人划归北方商人。北方商人是某种意义上的传统商人,他们重义轻利,吃苦耐劳,经商往往是被动的,有着非经济因素制约之背景。由于深受农业文化、小农经济的长期束缚,他们大部分商业头脑不够灵活,不太注重市场信息,不大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不善竞争,缺乏对商业的忠诚和执著追求;商人身份不明确,今天可能做生意,明天可能小富即安,或买田盖房,或从政为官。由于深受重本抑末、重农轻商的传统影响,在他们的观念里,商业是政治的附属物,做生意就是挣钱,缺乏大商业头脑和现代意义上的商人素质。即使出现少数大商人也都与政治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商人眼里,官商一体,始终难舍难分。

以上,对中国大陆三大商人流派的划分,会在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中,引起不同见解,我们旨在抛砖引玉。当然,在各派商人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商业精神和经营风格上会有一些小地域特色。如北方商人中,山东商人奉行以苦为乐,苦干实干;山西商人善于理财,有金融之才,山西票号,曾经执中国金融界牛耳;江西商人小本经营,擅长小本买卖;安徽商人,亦贾亦文,贾而好儒等等。而这种差异正是本书研究的重点。读者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关于中国大陆商人三个流派划分的脉络。

然而,无论是北方商人、江浙商人还是岭南商人,都是黄皮肤的中国商人。与西方商人比,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他们之间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在餐桌上,西方商人吃美食,中国商人谈生意;在谈判桌上,西方商人是利益大于人情,中国商人是人情大于利益;在用人上,西方商人雇能赚钱的人,中国商人雇家族里的人;在对待下级方面,西方商人出于目标管理,中国商人是出于培养下属成才;面对成绩,西方商人坦然肯定自我,中国商人谨守谦虚原则;等等。这一问题,我们在《商是论衡——中西商人的商运契机与商业精神》一书中已做了论述。

需要说明的是,江浙、岭南、北方三派商人的经营风格与商业精神,没有绝对的好坏优劣之分,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南北文化交流的频繁活跃,商人的地域色彩也会日趋弱化,但终不会消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人地图(中国商人的地域性格与文化精神)/地缘中国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欧人//葛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60720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8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8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0
15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