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人小说玄怪录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一名韩国学者,短短的十年中,作者凭着她的勤奋和刻苦努力,终于结出丰硕成果。本书对《玄怪录》中所固有的情节、主题、人物和叙事结构进行了独有的多样化的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牛僧孺在创作过程中的小说观点和文学心历路程;并对叙事结构采取了普洛普对俄罗斯幻想故事的分析法,也令人耳目一新。本书分析论证与作品紧密结合,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笔触,娓娓道来,逻辑严密,推论合理,令人心服。

内容推荐

有关《玄怪录》的研究论文和论著,中外多有,然多偏重于版本和作者经历、著述时期的考证,目前尚缺乏一部从文学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传奇小说集《玄怪录》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而本书就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书中结合具体作品,对《玄怪录》所固有的情节、主题、人物和叙事结构进行了独有的多样化的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牛僧孺在创作过程中的小说观点和文学心历路程,构成了本书最大特色。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现有研究情况和研究目的……………………………………1

第二节《玄怪录》的版本和研究范围………………………………6

1.《太平广记》里收录的《玄怪录》的佚文……………………13

2.《类说》里收录的佚文…………………………………………14

3.《绀珠集》与重编《说郛》里收录的佚文……………………15

4.中华书局刊《玄怪录·续玄怪录》里辑合的佚文……………17

第三节研究方法……………………………………………………21

第二章《玄怪录》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25

第一节作者牛僧孺的生平…………………………………………25

第二节政治、社会背景……………………………………………29

第三章《玄怪录》的情节(plot)…………………………………34

第一节上升式………………………………………………………35

第二节下降式………………………………………………………41

第三节转祸为福式…………………………………………………48

第四节相互交叉式…………………………………………………53

第五节循次还元式…………………………………………………54

第四章《玄怪录》的主题…………………………………………65

第一节对神仙的憧憬………………………………………………65

1.渴望自由………………………………………………………65

2.追求财色………………………………………………………68

第二节确信鬼神世界………………………………………………70

1.死亡的具体化…………………………………………………70

2.宇宙的共有……………………………………………………78

第三节精怪的人性化………………………………………………81

1.精怪变化说……………………………………………………81

2.附加在精怪思想的内容………………………………………84

第四节定命观的指向………………………………………………87

1.定命观的由来…………………………………………………87

2.定命观的内容…………………………………………………88

第五节轮回报应的宣扬……………………………………………97

1.轮回报应的证明………………………………………………97

2.佛教的宣扬……………………………………………………103

第五章鬈玄怪录》的人物………………………………………110

第一节神仙……………………………………………………110

1.神仙的条件与形象……………………………………………111

2.神仙的行为类型………………………………………………120

(1>神仙术的表现…………………………………………………120

<2>仙食和仙药的服用 …………………………………………127

<3>人仙交往……………………………………………………130

<4>神仙的治罪…………………………………………………132

第二节鬼神………………………………………………………133

1.鬼神的形象……………………………………………………134

2.鬼神的行为类型………………………………………………136

(1>归还判决 ……………………………………………………136

<2>报答……………………………………………………………139

<3>报复 …………………………………………………………141

(4>预言 …………………………………………………………142

(5>人鬼交往………………………………………………………144

第三节精怪…………………………………………………………147

1.精怪的形象……………………………………………………147

(1>动物的精怪……………………………………………………148

(2>无生物的精怪…………………………………………………150

2.精怪的行为类型………………………………………………152

(1>神通术的表现…………………………………………………152

(2>非意图的报答…………………………………………………155

<3>报复 …………………………………………………………157

<4>精鬼婚姻………………………………………………………158

第六章《玄怪录》的叙事结构(Structure)……………………161

第一节关于叙事文学……………………………………………161

第二节 关于普洛普(V.Propp)的《民间故事形态论》 …165

第三节《玄怪录》叙事结构的顺序性图式……………………169

1.通过H(斗争)一I(胜利)展开………………………………173

<1>《杜子春》…………………………………………………173

(2>《尼妙寂》…………………………………………………176

<3>《尹纵之》…………………………………………………178

2.通过M(难题)一N(解决)展开………………………………179

<l>《袁洪儿夸郎》……………………………………………180

<2>《吴全素》…………………………………………………182

<3>《华山客》…………………………………………………183

3.通过H(斗争)一I(胜利)和M(难题)一N(解决)展开………185

<1>《韦氏女》…………………………………………………185

(2>《郭代公》…………………………………………………186

<3>《党氏女》…………………………………………………188

第四节格雷马斯(A.J.Greimas)的模式……………………189

第七章结论………………………………………………………195

附 录……………………………………………………………198

参考书目…………………………………………………………270

试读章节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知《玄怪录》是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社会文化,带有浓厚幻想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唐代神怪类小说。在中国历史上,汉代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将儒教作为治国的政治理念。但是,到了唐代初期,当时的皇帝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开始崇尚道教,推崇与皇帝同姓的李氏老子,这就自然使整个社会文化都渗透着浓厚的道教色彩。所以,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倾向的《玄怪录》一书。书名中的“玄”字与《老子》第一章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和第六章中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等处的“玄”字均是同义词。“怪”字就像明代胡应麒的《少室山房笔丛》第三十六章中说的“唐人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那样,是以小说的形式充分表现了该时期好奇的社会风气。即,六朝玄学潮流与中晚唐崇尚好奇的审美风潮相吻合,由此产生了以道教思想为内容,具有志怪形式的传奇小说集《玄怪录》。

牛僧孺虽然位居宰相之位,但仍将道教作为《玄怪录》的基本理念,其理由是由于汉朝末期以后道教吸收了儒家、道家、阴阳家、神仙家和佛家思想,形成相互融合的宗教理念,包含着更加广泛的思想内容。牛僧孺集中思考并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里存在的神仙、鬼神、精怪等神秘对象,将作者的创作意识和满足读者的兴趣相结合,将超现实世界观作为主题来表现自我,并强调了文学的现实性。即,《玄怪录》作品中表现的主题是通过神仙、鬼神、精怪世界宣扬当时道教影响下的所谓“冥府决定人间所有事情”之“定命观”。同时对受佛教影响的“轮回报应说”从道教的角度做了重新解释。

与六朝小说相比,《玄怪录》包含更加丰富的神仙、鬼神、精怪内容,并注入了小说技巧。安史之乱以后随着贵族的衰退,靠实力通过科举进入政界的进士科出身的势力受到了社会的尊敬。因此,可以说《玄怪录》所表现的这种人物是进士科出身的人所具有的浮华、佻薄特征和当时兴盛的神仙道教相结合所创造的。《玄怪录》里描写的鬼神世界与人间一样具有相同的社会组织和政治体系,并体现了鬼神人性化的特点。依据原始社会万物精灵思想所产生的精怪,在唐代喜好文学快感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作者不受任何理念约束,自由自在地表现了谐谑美。

《玄怪录》各篇作品的情节,大多采用了史传式,按照时间、人物和地名等叙述,作品中间常常有诗句、末尾常常带有议论部分。例如:正如赵彦卫在《云麓漫钞》第八卷里所记录的那样,《玄怪录》将史才、诗笔、议论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玄怪录》的情节方式全部整理如下:在58篇中,上升式情节有13篇,下降式情节有15篇,转祸为福式情节有8篇,相互交叉式情节有3篇,循次还元式情节有19篇。在《玄怪录》中经历了神仙、鬼神、精怪世界以后又返回的循次还元式最多,这与“小说的真实性在于给读者留下充分幻想的余地”相吻合。

《玄怪录》中,与普洛普理论的对比,不是针对主题或内容分析作品,而是针对功能这一行动,对作品的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内在的分析。换言之,通过在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论》中对理论的追求,比起对内容表层结构的探索更为彻底,并试图以此对《玄怪录》进行人文科学上的接近。通过H(斗争)一I(胜利)、M(难题)一N(解决)、H(斗争)一I(胜利)和M(难题)一N(解决)展开,将《玄怪录》作品分类后,依次地进行了分析。这三种范畴的分类,是借鉴了动植物学中动植物的类或种的分类,是以相互排斥性特征为依据的分类方法。普洛普将此方法引入到对俄罗斯幻想故事的分析,规定了H(斗争)一I(胜利)和M(难题)一N(解决)为排斥性的规则特性。但是并未指出这种形态上的特性有什么意义。对唐代传奇小说集《玄怪录》的结构分析的结果,发现了这种结构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并露出了当时的时代理念和文化现象。这正是从H(斗争)一I(胜利)和M(难题)一N(解决)两个功能相对立的结构得出的结论。作者通过超现实的构想创造真实的效果以赢得读者的信赖,从而相信神仙、鬼神、精怪的存在,并充分享受幻想其中的乐趣。同时,在相同的文化内涵里,作者与读者积极的沟通。因此可以说格雷马斯(A.J.Greimas)所主张的“真实合约”是成立的。

被认为是广义上的历史著作物的志怪的叙述与历史修撰技术完全相同。牛僧孺继承了这一传统,吸收了当时大众的文学嗜好,通过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和叙事结构的多样化,追求以神怪为内容的虚构小说之美。《玄怪录》通过虚构的想像力在唐代小说史上确立了重要的地位。作者在生与死的世界里承认了神仙世界与冥府,在精怪世界寻找文学娱乐性,而读者将体验读书的乐趣作为文学活动的一环。牛僧孺在《玄怪录》里描写的故事全部都是幻想,他通过幻想故事开拓了新的天地,创造了在现实中被认为是不可能的超现实的世界视野,在现实中生存而在幻想中解决问题。通过作品活灵活现地表现了现实与幻想的双重关系。

序言

毅中

《玄怪录》是一部优秀的唐代小说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说:“造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牛僧孺之《玄怪录》。”这部小说集产生于中唐时期,比著名的单篇传奇《任氏传》、《李娃传》、《莺莺传》等略晚,比更早的灵怪类小说集有了显著的进步。早在《聊斋志异》之前八百年就初步形成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写作方法,因此在中国小说史上有重大的影响,在它之后不久就出现了如《续玄怪录》、《河东记》等续书,后世的小说戏曲取材于《玄怪录》的也不少。《玄怪录》原书久已失传,现存的刻本与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又有混淆,疑问很多。此书很值得我们做深入的研究。

韩国的宋伦美女士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对《玄怪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承她好意,把她的博士论文及有关著作寄给我看。我了解她的研究情况,觉得很有意义。首先是这个课题对于中韩文化的交流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韩国朋友对中国古代小说有了很大的兴趣和很多的了解,在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与我们互相参考和补充。其次是她充分运用了文化学、宗教学及叙事学的新方法来研究唐代小说,对我们中国学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启发,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我衷心祝愿她将这个课题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取得更多的成就。

2004年4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人小说玄怪录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伦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91852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