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卢卡斯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卢卡斯27篇散文代表作,文笔机俏,底蕴浑厚,在平凡琐事中,在俗而又俗的题材中发掘出事物的文化和社会内涵,塑造了一个个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特点或怪癖,常常使人哭笑不得的人物形象,为推动英国文学随笔这一体裁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内容推荐

卢卡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是兰姆之后,英国散文卓有成就的传人。他视野开阔,学识渊博,文笔机俏,底蕴浑厚,尤其善于在平凡琐事中发掘出事物的文化和社会内涵,精彩之处,令人击节。  本书从杂感、随笔、游记、作家传记与追忆等几方面精选了卢卡斯的散文代表作,共计27篇。

目录

杂感与随笔

杂感与隽语(摘录)(3)

说吐司(54)

说早餐(63)

人行的小径与远足的手杖(71)

神圣的茶叶(79)

新衣与旧衣(85)

父母的兄弟们(92)

闲人(96)

菊花(100)

鸽子(104)

别人的书(108)

贪便宜(112)

挂号信(116)

伦敦的市声(120)

准时(127)

笼子之间的思考(130)

一次葬礼(136)

委员会(141)

游 记

印度之旅(147)

无声的脚(147)

匆匆的印象(148)

阿格拉与法特赫普尔一西克里(152)

虎(157)

圣城——贝拿勒斯(163)

日本行(166)

小小的国土(166)

小艺妓(168)

戏剧(168)

宫下(169)

富士山(171)

美国印象(174)

旧金山(174)

芝加哥(175)

高空广告牌(178)

艺术宝库(179)

弗尔农山(183)

传记与追忆

北国的魔法师(187)

兰姆传(195)

1775(195)

1782--1789基督慈幼学校(196)

1790—1794(197)

1794--1796爱情(199)

1796悲剧(200)

1800兰姆与伦敦(202)

1806--1807《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203)

1817海登家的宴会(206)

1819佛兰西丝·玛丽亚·凯利 (210)

1820--1823《伊利亚随笔集》(213)

1825解脱(220)

1834晚年(222)

回忆康拉德(225)

记霍斯曼(230)

记高尔斯华绥(232)

回忆阿诺德·本涅特(234)

译后记(241)

试读章节

在一个穿着你的旧衣的人背后散步,那是一种奇特的经验,最近我曾经有过这种经验。你产生一个你自己的幻影,或你愿那么看的话,你瞥见了你自己的翻版,它提醒你,那不是别人而就是你自己。这是我头一次从背面看我的那身衣服,有一种模糊的似曾相识之感,后来我瞪眼直视它的款式,我记得那是一套多么宽松自由的衣服,穿在里面的肢体的动作又是多么随便和无拘无束,在这之前穿了多少年都是这样,我伤心地明白过来我丢掉了一套多么宝贵的穿惯了的旧衣。这证明我们丢弃旧衣服时该如何慎重,梭罗断言旧衣服该烧掉:有人认为衣服应含有自传的意味,从他们的观点而言,这没错;因为花呢服怎么能交给另外一个人而继续保持自传的意义呢?但梭罗的论点是一种要求尽美尽善的想法——也就是说,只对梭罗这类人提供的意见,——再说,也没有几个人写自传,所以我们不妨坚持把旧衣服保藏好。

在一切旧衣服当中,什么也比不上旧皮里上衣的神气那么窝囊,一件新皮里上衣是够气派的。它是奢华的象征,跟苦行者或忏悔者贴身穿的刚毛衬衣恰好相反。与其说它是衣服不如说是防御工事。英国人的皮衣乃是他的城堡。可是一旦开始朽坏,部分脱毛,饱经风雨,那么皮衣就是文明最糟的玩意儿。甚至连字谜也比不上。虽然在它的黄金时代真是好处多端!间或它曾经是动物园内大部分较大的动物身体上的一部分(毛在外)。它的这种多方面适用性往往是谨慎的父亲在儿童晚会上使用的关键的一招,让孩子穿着它参加晚会,既御寒又漂亮。皮里上衣从来也不是惯常穿的旧衣;大衣也不是。这些可以卖掉或丢掉连心也不跳;然而普通的大衣却不应该轻易抛弃。一件旧大衣是随人海行的好伙伴,在风波险恶或多雨的晚上穿着到甲板上去。P85-86

后记

爱德华·维拉尔·卢卡斯(1868—1938)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埃尔萨姆。他在进入伦敦大学前就踏进社会,先是在布莱顿一家书店当学徒,后来在苏塞克斯郡一家地方报纸当记者。在伦敦他先后担任过《环球报》与幽默杂志《笨拙》的编辑,最后又担任麦休恩出版公司的负责人。从本世纪初至30年代,卢卡斯不但作为作家,也以编辑和出版家的身份,对推动英国文学随笔这一体裁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著名的散文集有《炉边与阳光》 (1906)、《人物与喜剧》(1907)、《闲逛者的收获》(1913)、《冒险与热情》(1920)等。此外他还写过一些幽默小说。

卢卡斯对兰姆深有研究,他是兰姆传记的作者和兰姆作品和书信全集的编者,他自己的随笔也受到兰姆的影响,他们的风格有一些共同之处,如题材都围绕身边琐事,淡薄的政治色彩,机智与轻松的幽默调侃,对生活的广泛兴趣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这些在本集选译的《说吐司》、《说早餐》、《新衣与旧衣》、《神圣的茶叶》等文中都有所反映。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个人生活经历与气质也不尽相同,他们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兰姆是在浪漫主义全盛时期写作的,加以他生活中的不幸,他常常逃避到幻想中寻求慰藉与解脱,因此有时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与抒情色彩,而卢卡斯则没有这些生活经历,他如实地面对人生,用犀利的眼光发现对别人来说司空见惯和荒唐可笑,或并不荒唐但却可笑的人事,浪漫的感伤色彩比兰姆的淡薄,而现实的喜剧色彩则较浓。我们从《一次葬礼》这篇作品可以看出,其内容虽然是悼念一位朋友的去世,其中的基调与其说是悲伤的,毋宁说是含有幽默的笑意的。但是这不意味卢卡斯不能写抒情的东西,《菊花》便是一篇相当优美的作品。

卢卡斯的一部分随笔是谈衣食住行的,他从这些俗而又俗的题材中发现其情趣,例如《新衣与旧衣》;人们在追求高消费的今天,都去追逐时装新潮,但实际上穿新衣远不如穿旧衣舒服,新衣其实是穿给别人看,旧衣才是求自己舒服的。这一经验一般人都有,但像卢卡斯那样谈得头头是道,情趣盎然,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它使你觉得穿旧衣不但不显得寒酸,反而是生活中潇洒的表现。这类本来是很通俗的题材,在他的笔下显得雅致,高雅的题材也显得通俗,能雅俗共赏。如果《新衣与旧衣》属于前者,《神圣的茶叶》则属于后者,他从茶叶引进英国的历史谈起,英国上等社会是如何讲究茶道的,一直谈到公共场所的卖茶,使我们了解英国社会各层次背景上的茶文化,做到优秀的随笔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的特色,各类读者都能接受。

卢卡斯的另一部分随笔则是写世态人情的,有的集中刻画一个人物,如《一次葬礼》,有的则刻画某种人物类型,如《父母的兄弟》、《闲人》。这些人物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点或怪癖,常常使人哭笑不得。写怪人,英国文学是有这个传统的,读过狄更斯小说的读者就熟悉狄氏创造了许多这类人物的难忘的形象,他们有的精神不正常,有的并没有精神病,不过总是有某种古怪脾气。卢卡斯则是以疏淡的散文手法(没有细节的夸张)来刻画他们,有的是以幽默的小故事的形式出现。以《闲人》这篇小品为例,他冷眼旁观,把伦敦闲人的群像素描式地介绍了一番。所谓闲人,其特点是凡有热闹看的地方总有他们在场,你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事先又如何得到消息,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找到那么多时间的,这已如种花下棋一样成为他们的一种兴趣爱好,甚至成为他们生活的目的;你不但对他们追逐无聊的热闹场面的闲心感到诧异,而且不禁为他们的消息灵通感到佩服,这些精炼生动的小品常常是一幅幅精彩的漫画。我想“闲人”这种类型大概是国际性的吧,无论哪个国家都有,但以我的孤陋寡闻只看过卢卡斯这篇专文,可惜他没有深入地去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父母的兄弟们》也是一篇读者读后要露出微笑的妙文。假如说你有这样的亲戚,几十年来就以自己的卧室为活动的天地不让人进去,吃完饭餐具放在一边,下一顿你又得给他拿新的去,结果房间里全是用过的碗碟,你拿他怎么办?卢卡斯以这篇散文证明狄更斯的许多这类人物并非凭空虚构。

卢卡斯还以他的系列“漫游者”游记知名,这些游记虽然令人眼花缭乱,却是浮光掠影地记流水账,可以作为导游手册,却不能说是优美的散文。然而他作为一位艺术鉴赏家,对这些世界名城的文化设施,尤其是建筑绘画记载详尽;尽管有蜻蜓点水之嫌,与一般的通俗游记比较,还是显示了他的深厚的文化修养,例如他写芝加哥、纽约,就着重介绍了这些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的藏书藏画,使我们认识到美国并不是一个完全追求物欲的国家,它的物质文明固然达到了世界高峰,但精神文明也没有忽视,这一点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的文化修养是认识不到的。美国虽然历史较短,它的文化遗产远远赶不上旧大陆,但它以雄厚的财富为欧洲保存了大量的文物,以致某些学术研究领域的学者都需要来美国寻求原始的资料,如手稿实物等等,美国的富豪们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些地方颇值得我们深思。另外,他的印度与日本游记也值得一读,让游记渗透文化历史的气氛,这是游记作者的学者气质所决定的,非一般的旅游观光者所能做到。

卢卡斯最有分量的代表作当然是他的《兰姆传》,从1893年开始收集材料,到1905年初版问世,他经营了十二年之久。1921年发表的第七版又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这部传记,作者采用的是传统的形式,即以编年的方式引录传主的书信作品以及同时代人的记载,由作者串连并加以诠释评述。与他的同时代人斯特莱彻、莫洛亚、路德维希等人的现代传记相比,即由作者把原始材料加以消化,用小说的叙事方式再现人物的性格与形象和历史背景,风格显然迥异,我们如果习惯于读斯特莱彻诸人的现代传记,会觉得这种旧式的写法颇为枯燥,但从学术价值而言,《兰姆传》无疑是权威之作,其材料的丰富翔实,旁征博引,学术界评价极高。

《兰姆传》虽是卢卡斯最为重要的传世之作,但由于它包含的是大量别人的文字(引文),作为他个人的散文集,许多章节全译出来不合适,而且需要许多额外的注释,然而我又舍不得割爱,只好采用零敲碎打的方式,让读者认识兰姆的许多趣事,以及作者对兰姆的许多独到的评价,还是有可读性的。

《兰姆传》不但详细记述了兰姆的生平,也记载了兰姆的许多朋友跟他交往的情况,包括当时许多著名的作家,如浪漫派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骚塞和散文家哈兹里特、德·昆西等,具有很大的文学史价值。如果说《伊利亚随笔集》使我们看到作品中的兰姆,《兰姆传》则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兰姆。我们知道兰姆不仅以他的随笔使读者神往,许多评论家指出兰姆最使人神往的还是他的个性。《兰姆传》让我们直接接触到兰姆其人,记载了他的许多轶闻趣事,他如何承受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打击,在悲苦中寻找乐趣,使我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伊利亚随笔集》,为什么作者称他为“英国文学中最讨人喜欢的人物”。尤其是他把兰姆跟他的同时代人作的比较,比如雪莱和哈兹里特,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为鲜明地突出了兰姆的个性,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兰姆其人和他的作品的关系。

卢卡斯的自传《阅读、写作和回忆》(1932),我也选译了若干片段,例如对同时代人的一些回忆;这本书由于剪裁不很恰当,显得有些杂乱,但是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现代英国文字史料。

作为译者,我对卢卡斯的总的看法是他写得太多,有时近于滥(hack),文字推敲不够,算不得文体家,但是当他写得最好的时候,在英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一席地,毫无疑问的。

1996年春于南开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卢卡斯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E.V.卢卡斯
译者 倪庆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27990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4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2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