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态容量及环境价值损失评价
内容
编辑推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如何对这些在经济发展中损失的环境资源进行评价和评估呢?本书基于此,应运而生,全书介绍了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生态容量、生态赤字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以及生态环境价值损失的经济分析方法,探索以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两种形式定量表征项目建设和运行对其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框架和新的生态容量计算方法——资源产量。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个案进行了理论研究,很有说服力。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生态容量、生态赤字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以及生态环境价值损失的经济分析方法,探索以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两种形式定量表征项目建设和运行对其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提出了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框架和新的生态容量计算方法——资源产量法,以及基于最小生态赤字的新的决策分析准则。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为范例,定量地预测了中线工程对襄樊市生态容量、生态赤字的影响和环境价值的经济损失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本书可供各级政府、环保、规划、管理、统计、资源等部门的规划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参阅,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序言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在经历了规范建设、强化和完善、提高阶段后进人了以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正式实施为标志的法制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并正在我国的环境与发展、生态管理与战略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不仅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制度化,同时方法也已趋于规范化。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多以环境介质(如水环境、大气环境等)为评价对象,分析、预测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破坏是主要内容之一;其优点是简明直观,针对性强,便于污染控制和管理。

通过借鉴、发展相关技术方法,定量地表征建设项目对环境(如水环境、大气环境等)所造成的影响,已取得一些瞩目的成绩,相对比较成熟。但是,生态评价却常常是我们工作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特别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建设项目对敏感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即生态容量)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损失等方面。

广义的生态承载力或生态容量、环境承载力一般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所能支持的健康有机体即在维持它的生产力、适应能力和再生能力的容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因而是近年来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承载力都是一个比较宏观、泛化的概念,实施和操作性不强;如何量化承载力一直是生态环境评价的难点之一,更深入的研究目前还不够。

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在国际上虽然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应用,但在我国迄今为止仍然较薄弱。经济评价的发展,首先必须改变对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价值的一系列错误观念,从不同的层面荡涤环境、资源无价论的深刻影响,才能从理论上建立一套科学进步的生态环境价值论,在技术方法上制度上建立价值评价体系,并在社会发展中实践、检验和完善。

环境影响评价特别是生态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必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有价观的逐渐树立,对环境、生态价值的衡量,特别是间接的潜在的生态和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以及生态承载力的定量化计算等研究,在国内外已成热点。因此,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量化及项目影响的损失、补偿货币化评价将会顺应发展趋势,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2002年,受襄樊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委托,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接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和对策研究”课题。

本书是在作者完成该课题(技术负责人),并主编课题报告书,对襄樊生态环境影响价值损失进行了经济分析之后,进一步以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又译为生态占用)分析方法完成的博士论文“基于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基础之上编著的。

本书的目的一是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采用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推荐使用的:Economic: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Impacts等环境经济学较成熟的环境价值评价方法进行量化研究;二是尝试将生态足迹分析这一量化生态容量的技术手段引入环境影响的生态评价中,以敏感区域项目建设前后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的变化来衡量对生态的影响程度。试图从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两个方面探讨生态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本书在生态足迹分析中,引入空间信息以提高生态足迹分析的精确性;提出了基于资源产量的新的生态容量计算方法;探讨了基于最小生态赤字准则的生态产品、生态服务选择方法。

本书共分为三篇16章。第一篇是介绍基于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框架,其中第1章阐述了生态足迹分析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章到第5章阐述生态足迹分析计算方法的改进,在此基础上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框架,并提出最小生态赤字决策准则。第二篇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评价共有3章,在对传统的以及现代的生态环境价值观评述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常采用的一系列评价技术和方法,并重点介绍环境容量价值损失的计算方法。第三篇是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案例,用生态足迹法分析并以生态容量和生态赤字为表征,对其进行了非货币化的评价,同时用环境经济分析方法进行了货币化的评价;其中,第9章到第12章是中线工程对襄樊生态环境多方面影响的分析和辨识;第13章和第14章是利用空间综合生态足迹分析,进行生态赤字现状分析、项目对生态赤字影响分析和生态赤字预测分析;第15章是生态环境影响的货币化计算;第16章是全书的结论。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世界银行环境部首席环境经济学家John.A.Dixon先生,美国西雅图公共事业局佘年博士,环境经济学家、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代表李金昌先生,环境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马中教授,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姜文来博士,我国资深的土壤学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李学垣教授,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老院长杨启文先生、总工沈晓鲤高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沈韫芬院士、刘建康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殷鸿福院士,长江水资源保护局总工、资深水利专家方子云先生,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唐惠明副院长、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院长许明祥高工,武汉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邓南圣教授、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孟令奎教授等专家学者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得到了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办公室、交通规划设计院、水文资源局、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襄樊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局、水利局、交通局、统计局、林业局、农业局、气象局、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供水总公司、水文局、水产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襄阳区、老河口市、谷城县、宜城市、樊城区、襄城区发展计划局,宜城市林业局等部门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得到了田庆芳、陈昌义、赵宝莲、颜新安、李静、马荣辉、郭建武、王荣联、柯剑、彭占银、王雷、任一、孙正辉、田玉成、周羽、陈家联、张力、刘耀兴、丁维龙、吕克正、黄清涛、鲍东生、王丽丽、郝福新、薛辉、胡颐新、彭显明、何胜国、闵国雄、灰克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章北平教授、陈朱蕾教授、周敬宣教授、解清杰博士及任苇、侯红勋、陈云峰、李进军、任大军、幽景元、肖杰、张建锋、熊尚凌、孟春霖、何归丽、刘真、刘玉珠、刘礼祥、宋巍巍等同志,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刘良明教授和宋杨同志,武汉市环境环保局信息中心的王杰芳主任,湖北省测绘局的黄国清先生等广大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目前的认知水平来诠释项目对生态环境具有的潜在性、长期性、不可预见性的影响,的确是困难的;生态影响的货币化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用生态足迹来分析生态容量损失只是一个尝试;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敬请不吝指教。

  刘年丰

  

2005年1月于喻家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态容量及环境价值损失评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年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570200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826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