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藩,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曾经任国务院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198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法制史学的带头人。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中国法律史学会的专业顾问、中国法文化研究会会长等社会职务。著有:《中国法制史》第一卷,《中国法律史论》、《法史鉴略》、《法律制度》等。主编多种法制史教材及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有些专著已被译成英、日、韩等国文字出版。
本书即为对此人著作、治学等的述评文集。
图书 | 读书读人(张晋藩学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晋藩,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曾经任国务院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198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法制史学的带头人。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中国法律史学会的专业顾问、中国法文化研究会会长等社会职务。著有:《中国法制史》第一卷,《中国法律史论》、《法史鉴略》、《法律制度》等。主编多种法制史教材及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有些专著已被译成英、日、韩等国文字出版。 本书即为对此人著作、治学等的述评文集。 目录 1.初创与奠基:张晋藩先生两部早期著作的价值 2.从《涓滴集》到《青蓝集》——张晋藩先生的治学经历 3.为学术的人生——读《张晋藩文选》有感 4.开拓与创新:《求索集——张晋藩先生与中国法制史学四十年》读后 5.《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述评 6.究五千年法制轨迹,集一百年学术大成——评张晋藩先生主编的《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 7.《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述评 8.法制史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评介张晋藩教授总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法制通史》 9.关于中国古代“民法”问题:借题发挥——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读后之随想 10.读其书 见其人 11.《清代民法综论》述评 12.《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简评 13.文以载道 道以载人——《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讲》述评 14.究法制之源流 显文明之转承——《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讲》述评 15.世纪的回眸,深刻的反思——张晋藩先生与《二十世纪中国法治回眸》 16.积累·自觉·创新——读张晋藩先生的《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 17.中国近代法制文明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读后 18.一个学者的坚实脚步——评张晋藩先生《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19.传统律学的回眸与探析——张晋藩先生 传统律学论著读后 20.张晋藩教授:新中国法律史学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 21.愿假双翅凌绝顶,囊括群山入襟怀——著名法学家张晋藩先生治学生涯 22.十卷通史终付梓 廿载艰辛不寻常——访《中国法律通史》十卷本总主编张晋藩教授 23.鉴古观今论法制——访法学家、博士生导师张晋藩教授 24.史与诗和谐的人生——读张晋藩先生《思悠集》有感 25.林园求学记——记我的导师、著名法学家张晋藩先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读书读人(张晋藩学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勇//王人博//张中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67933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4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1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