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设七个二级标题,涵盖了现代招贴设计发展百年的历史;辐射了欧、亚、美三大洲的精英招贴;包括了传统绘画、现代艺术和招贴设计。把招贴历史与文化史、艺术史、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联系。这样就找到了它的根源。招贴设计的教学既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一家,也不能无分析地博引,而是要整合特色、找到源处、切在点上。
图书 | 招贴设计(附光盘)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设七个二级标题,涵盖了现代招贴设计发展百年的历史;辐射了欧、亚、美三大洲的精英招贴;包括了传统绘画、现代艺术和招贴设计。把招贴历史与文化史、艺术史、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联系。这样就找到了它的根源。招贴设计的教学既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一家,也不能无分析地博引,而是要整合特色、找到源处、切在点上。 内容推荐 本书以最为简单的结构方式——概念与基础、设计与训练、鉴赏与分析组成。第一章将招贴的社会功能、历史与发展、设计原则清晰地做了解读;第二章重点通过三项训练,将十个知识点融于教学实践之中。这种从教学结果出发、重视教学过程、先提出问题后在实践中消化知识点的体验式教学,和传统的先理论后作业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第三章从文化、哲学、科学和自然的角度剖析招贴艺术,贯穿向传统文化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国际大师学习的教学理念。 本书作者治学态度严谨,一线设计经验丰富,曾师从国际项级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霍尔戈·马蒂斯、金特·凯泽等,其经历和经验对本书的出版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 目录 海报万岁! 写在前面 课时安排 第一章 招贴概念与基础 广告的社会功能 招贴历史与发展 1.影响20世纪视觉设计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 2.20世纪有影响的招贴艺术设计大师 3.中西招贴比较 4.招贴与绘画历史的发展 5.奥运精神与奥运招贴 招贴设计的原则 1.广告性——强调视觉表现强烈的原则 2.功能性——强调信息传播的原则 3.文化性——强调设计个性的原则 4.人性——强调美学效果的原则 第二章 招贴设计与训练 训练一——文化类主题招贴设计 设计案例:兰堡28年设计展系列招贴 1.招贴的技术表现 2.招贴的图形创意 3.招贴的文字艺术 4.招贴的色彩表现 训练二——体育类主题招贴设汁 设计案例:“北京2008”全国大学生奥运招贴设计 1.从传统文化中学习视觉语言 2.从生活实践中感悟视觉语言 3.从大师作品中发现设计灵感 训练三——时尚类主题招贴设计 设计案例:贝纳通招贴广告设计 1.组织画面元素 2.营造画面气氛 3.创造画外之音 第三章 招贴鉴赏与分析 国际最具招贴设计特色的国家 1.中国招贴——文化与哲学的升华 2.日本招贴——技术与美学的融合 3.德国招贴——理性与功能的统一 4.法国招贴——自由与浪漫的展示 5.波兰招贴——文化与创造的点击 6.北欧招贴——自然与人性的体现 7.瑞士招贴——文字与图形的交映 8.美国招贴——开拓与探索的典范 写在后面 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国际没计组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招贴设计(附光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家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2250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