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季刊》为纪念李方桂先生中国语言学研究学会和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共同选编,以中国语言、汉藏语或其它与汉语相关语言为对象,发表中国语言学领域的尖端学术论文,重点在历史比较与方言研究。全球范围征稿,退稿率高。本期收录了梅祖麟、魏培泉、潘秋平、杨秀方、岩田礼、沈钟伟等的学术文章。
| 图书 | 中国语言学集刊(第1卷第2期)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语言学季刊》为纪念李方桂先生中国语言学研究学会和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共同选编,以中国语言、汉藏语或其它与汉语相关语言为对象,发表中国语言学领域的尖端学术论文,重点在历史比较与方言研究。全球范围征稿,退稿率高。本期收录了梅祖麟、魏培泉、潘秋平、杨秀方、岩田礼、沈钟伟等的学术文章。 目录 Articles 古文字与上古音札三则 从否定词到疑问助词 从构式看上古汉语的双重结构:一个初步的讨论 论动词“■”的语义发展 方言接触及混淆形式的产生——论汉语方言“膝盖”一词的历史演变 汉-契丹语音系 藏缅语族的多样性和汉语的语言隶属 Appendices Appendix Ⅰ:编者附录 Appendix Ⅱ:庆祝《李方桂全集》出版及《中国语言学集刊》 Appendix Ⅲ:The Li Fang-Kuei Society for Chinese inguistics:The 2006 Book Award Appendix Ⅳ:李方桂语言学论著奖申请办法 Appendix Ⅴ:纪念李方桂先生中国语言学研究学会的公开信 Appendix Ⅵ:Donors to the Li Fang-Kuei Society Endowment Fund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语言学集刊(第1卷第2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何大安//张洪年//余霭芹//张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821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7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1 |
| 宽 | 186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