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阿·冯·勒柯克的《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德国第四次吐鲁番考察记》。勒柯克率领的这次考察自1913年4月中抵达喀什起,到1914年3月初离开图木舒克经喀什出境,历时11个月。本书既是记载此次考察行动经过的“实录”,又附了百余幅当时所拍摄的照片、线图,其十分宝贵的资料价值自不待言;同时作为“盗宝者的自白”,书中也暴露了他们的政治与文化偏见。
| 图书 | 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吐鲁番学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阿·冯·勒柯克的《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德国第四次吐鲁番考察记》。勒柯克率领的这次考察自1913年4月中抵达喀什起,到1914年3月初离开图木舒克经喀什出境,历时11个月。本书既是记载此次考察行动经过的“实录”,又附了百余幅当时所拍摄的照片、线图,其十分宝贵的资料价值自不待言;同时作为“盗宝者的自白”,书中也暴露了他们的政治与文化偏见。 内容推荐 《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是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民族学家和维吾尔学家勒柯克为“德国第四次吐鲁番考察”(1913—1914)写的纪行式报告,其德文本于1928年在莱比锡出版。本书详细记述了近百年前勒柯克一行在我国新疆库车—巴楚地区进行考古发掘的情况,附5幅地图、48张照片和36幅插图,历史资料价值十分巨大。本书为第一个中译本。 目录 前言 导论 安集延旅行与逗留 前往喀什噶尔 在喀什噶尔逗留 赴库车的旅程,第一次在那里逗留 在克孜尔逗留与工作 克孜尔明屋石窟逗留 在库车逗留 在苏巴什村驿工作 在克里希停留 在阿赤赫—伊莱克工作 森木塞姆的发掘工作 逗留在库姆阿里克 库姆阿里克的发掘工作 回库车 运输首批70个箱子 逗留在库木吐拉 中国人来访(据1918年《土兰》杂志上的文章) 前往巴楚以及在图木舒克寺窟里 工作 启程赴喀什噶尔 在那里逗留 柏林归程 结束语 文化与艺术史的成果 库车毡毯 照片 附录 古代新疆一所寺院图书馆及其命运 阿·冯·勒柯克及德国吐鲁番考古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新疆的土地和人民/吐鲁番学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勒柯克 |
| 译者 | 齐树仁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836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0 |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2.4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85 |
| 宽 | 208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