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台北的美丽和忧伤
内容
编辑推荐

《台北的美丽与哀愁》——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耶稣喜爱的小孩》,时报文学百万小说最佳人气奖《疑惑与诱惑》小说家裴在美创作的又一里程碑。

这是一个关於性与政治的剥削和压抑的小说。经由一个女子相距十五、六年的两段现实,相互交叉折射,叠印出一个政治与情欲皆粗暴、焦虑而紧张的城市生活表象与内心的图像。这也是一个女性自我价值追求和认定的小说。透过一个女性身体与情欲的历程,呼应边缘化的真相,正义,人性与道德。在一个无法脱逃的城市禁锢中,犹如流放的野狼般;独自承受掠夺、攻击、斲伤与绝望,以及单纯的生之美丽与忧伤。作者通过一个女性的处境影射庞大芜杂的诡谲政治,继又由围绕319引爆高度政治与族群的对立、焦虑和困惑,回归到极端的个人。这既是一部犀利炙热如诗篇的小说,也是反思台湾现实、命运与台湾人民困窘呐喊的作品。

内容推荐

本书是台湾著名小说家裴在美首部在大陆问世的小说精选集。作者曾获台湾时报文学奖小说首奖与时报文学百万小说最佳人气奖,书中收入其获奖作品及最新中短篇力作。作者以细腻而犀透的笔调,刻画了那些在欲望与负罪、现实与回忆中挣扎的人物,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描摹尤为出色;最新作品跨越台北、大陆、美国,男性与女性,希望和破灭,白日碌碌之生与夜晚荒靡的梦境……以乐章般的旋律与节奏、电影化的视觉和语言、优雅透明的文体,重奏出希望与现实,幻觉与真相之间交溶、扦格、颉颃的交响。

目录

耶稣喜爱的小孩

车夫之妻

关乎命运的快感

小河儿女二三事:阿幸与阿娈

台北的美丽和忧伤

一个陌生城市的房间

发生在某个冬天

圣诞快乐

夏日已尽

牙痛

试读章节

我们隔壁住的是家有钱人,他们的墙上爬满了迎风招展粉色的蔷薇,后面竹篱覆着厚厚的牵牛,开满紫色如星斗般的喇叭花朵。院内高大的柚子、芭乐、莲雾、芒果,一到春夏,枝茎上满是香气袭人、预兆结实累累的小花。园里栽植的桂树、栀子、杜鹃、芍药、色董、剑兰、扶桑、美人蕉等.不时从竹篱空里透出团团秀色。清晨薄雾中,小河边的浅滩上,开遍野生的姜花,滚滚绿叶簇里冒出洁白的花穗,晨雾里一径散放幽甜的芬芳。我妈总要打发我去,甘冒掉进河里的危险,掐几枝回来浸着。

隔壁姓叶,我们一道篱笆之隔,他们后院一株高大的芙蓉正好倚在篱边倾身墙外,一树嫩生生的芙蓉花朵便整个斜进我们院里来了。若不是因我爸曾藉修补篱笆之名趁便侵占叶家边邻一溜地的不愉快,我还可以像以往一样,猴儿似的在他家前厅后屋乱转,任意爬上棵树专摘又熟又大的果子来吃。现在,却连我妈也少与他家的杨嫂往来,更别说上他家走动了。

叶老头在党里做官,又是我们同乡会的头头。听杨嫂说当年我爸来台举目无亲,便是得了他的照应才在叶家边邻地带搭了一问棚屋,发展至今,一式三问,又将屋前人来人往的过道圈划起来,成了院落。可据我爸说,咱家的地是他花了几个银元向叶家买下来的。而我却记得他曾一再声明他来台湾时一文不名。不论如何,叶家既认为我爸得寸进尺,后来便索性盖上一道砖墙,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

在砖墙尚未建造之前,一个星期日的午后,我为什么记得是星期日呢,原因在每个周末,叶妈妈总会领着孩子们上西门町、东门町这些热闹地方看电影、逛店铺买东西或上餐馆之类,享受全套他们富人的娱乐,是我们这类人家从来舍不得花费的。所以。那日当我看见叶家那辆墨绿喷漆、擦得雪亮,后头漆着“自用”白色楷书的三轮车开出车房时,就知道又是他们周末出街的时刻了。

下午我两个哥哥照例关在矮小的房里复习功课,所不同的是,这日我爸没上牯岭街洽谈生意,他刻意空出时间来管教儿子。我爸盯他们课业极严,一有松懈打盹或成绩不合理想,便毫不客气的抽上一顿,一直到他俩考取国立大学第一志愿之后,才停止了这漫长的体罚教育。

我爸紧绷着脸,身上穿了件破洞的旧汗衫坐在床沿上,正对我那两个可怜哥哥的背后。一旁桌上摆了那把令人望而生畏的细竹棍、一杯酽茶、一叠旧报纸。看这光景就知道,必然是他们月考成绩未尽理想,而这意味着,我最好断了去找哥哥们胡缠的妄想,他俩除了晚饭之外,不到夜里十一二点,是休想下桌的。我矮着身子从窗户底下溜过,却正看见我妈打扫鸡笼子呢,还好鸡毛鸡屎的尘灰逼得她眯了眼,我一闪身便溜进屋后的夹道,抽了根松动的竹篱笆竿子,就钻进了叶家。

这个时候叶老头不是不在(他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几乎都是晚上应酬完了才回来),便是破例在家午睡。此刻既没听见他极响的鼾声,想必是不在的。他家杨嫂一大早便拎着小包袱放假回家了,不到夜里不回。

P6-7

序言

人其实相当程度活在内心的世界,文学或任何一种创作都是内心的延伸。对我而言,就是对世界以及人的理解、同情、好奇和反映。

其实人也是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汉字这个符号对我的意义,便是故乡。

当我写下这段话时,想起的是stephen King(美国一个惊悚小说家)的访问纪录片。

他走在老家的路上,家乡的景物一切如旧,完全是他小时候的样子,同时也是他许多小说中的场景。他指着一条青草围绕的小河沟,说:“这儿!就是某某泳裤爬满蚂蟥的地方。”那也是他将之写进小说的景象。

看到访问片的那一刻,我的感觉是复杂的。因为我再也没法回到从前,在小田埂上、小河道边,远望潮湿天空的云瑷,看看菜田抽出的嫩芽。我更无法指着某些景物说:“那,这就是我写的那条小河、那座鱼池、那块空地、那片竹林……”旧时邻里,早被不断扩张膨胀的都市水泥丛林吞噬了。

至于故乡对我的意义,也从来都是模糊、混淆、流失,无法辨认的。我出生的地方,是父母眼中的异乡,他们的老家——我们的故乡,却又是个我从未谋面的地方。我自己住了超过半生的地方,正是个不折不扣的异国。回到出生成长地吧,那儿的变化,何止景物而已!

但现在好了,让这个象征化了的故乡——汉字,取代地球上某一城乡和某个坐标的定点。无论我身在何处,都能够不断的回去,不仅为了安顿和到达,其实更多的,是得到同情和释放的力量。

写小说,便是借着回到故乡重整后的安顿,所释放出的能量吧。

现在想来有些可笑,那时,我还深深执著于某些东西的消逝和流失。一条河,几条街,一块小菜田,某座荒坟,几株老榕,可以遥望的稻田,扔石头打野战的草地,刺耳却又让人着迷的午后蝉声……以及流动其上的人与事。

其实不就因为消逝和流失,它们才得以另外的方式重现么。经过内心重组过的,当然已非原来的风景。但我想这并不要紧,现实不过是一条通往内心的甬道。一部作品,最初总是从某个内心出发;借着它,读者又走回作者以及他们自己的内心。恐怕正是如此,写作和创作才别具意义吧。

《台北的美丽和忧伤》部分内容来自一部旧作,十多年后因缘际遇巧合,成就了另一部小说的诞生。其实,所有我们创造出来的东西;不是已经浮现,便早就埋伏在周遭所有的可能性里,我们不过是从现实中挑选加工而已。艺术之所以独特、锐利和动人,并不在于它对现实的描摹和琢磨,却来自于它对事物的处置和发现,以及赋予的诸多想象。

书评(媒体评论)

裴在美是连着土地的,但她的小说世界,却并不平静。裴在美的小蜕也是与众不同的,它仿佛有个非常坚硬的内核,卡在你心里,让你震惊。

——台湾著名作家刘大任

这本小说对台湾战后新生代的成长过程,生活内容与社会情况等,皆有相当代表性的描述。

——台湾著名作家东年

作者用温暖拥抱的胸怀,冷严具体的观察,贯彻的人道精神,追觅已逝去的往昔时光。

——著名作家、台湾成功大学教授叶石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台北的美丽和忧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裴在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0528
开本 32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03
14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