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邂逅大师/文汇原创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书业和读者中颇具影响的“文汇原创丛书”,又推出新作,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记录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贾鸿图近年来游历世界名胜之地,每每“邂逅”那些大师的经历。在人生中,与大师同行,你会像钢铁一样坚强,你会像大海一样坦荡,你会因像他们一样献身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永远幸福。

内容推荐

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肖斯塔科维奇。

作家:歌德、雨果、奥斯特洛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卡夫卡、伏契克、裴多菲,还有中国的刘白羽、徐迟、林语堂等等,华裔女作家陈若曦、聂华苓。

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建筑家:菲迪亚斯、埃菲尔、贝聿铭。

还有科学家兼政治家的富兰克林、思想家杰弗逊、探险家哈得孙。

在我这本浅薄的小册子里,你会望见这些大师们的背影,你会分享他们幸福和痛苦,你会领略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目录

自序:历史因你而精彩/1

施特劳斯和维也纳/1

贝多芬只有一个/6

倾听莫扎特/11

走近歌德/16

滑铁卢——失败者的丰碑/21

向埃菲尔致敬/26

香榭丽舍的风华/31

找寻梦想/35

维纳斯和蒙娜丽莎/40

那一堵老墙/48

惨烈的辉煌/53

会见大师/59

巴特农神庙/66

荷马的传人/71

历史凝聚的红场/76

不屈灵魂的家园/81

彼得大帝和兔子岛/86

英雄城市的交响/91

拜访柏林/95

绚丽的大广场/100

卡夫卡的黄金小道/104

伏契克,不该被忘记/110

布拉格的旋律/115

不死的裴多菲/121

一言难尽肯尼迪/127

费城不是废都/132

哈罗,富兰克林/138

哈得孙的悲壮和纽约的奇迹/143

大都会的风景/149

密西西比河,老人河/154

南方“名记”罗尔那/158

福克纳的那片静静的柏树林/162

爱荷华有个“五月花楼”/167

我们的皮肤曾有颜色/172

陈若曦和“可来居”/176

雄浑落基山/181

神女露易斯/186

婆罗浮屠—一“石块上的史诗”/189

人和神对话的平台/194

夜深酒酣时/198

写在激情燃烧的大地上/20l

玫瑰色的青春/210

冬季在台北的一次邂逅/215

诗人在严冬离去/221

其实我心里一直懂你/226

试读章节

教堂的钟声、树林中的鸟鸣和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声,组成了维也纳的晨曲。这个音乐之城春天的美丽,有声有色。树林全绿了,比北京的还浓郁;花全开了,黄色的迎春花,白色的梨花,还有高大的满树花朵的白玉兰、粉玉兰,开得如火如荼。

对维也纳的描述是画家、作曲家的拿手戏,作家简直无能为力,因为所有形容词都黯然失色。“太美丽了!”“太漂亮了!”这是我们在这个城市使用最多的词汇。我们的导游元先生最权威的说法是:维也纳和日内瓦是全世界环境最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我想这应该首先感谢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对这个城市的选址——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四周环绕着森林,南面是幽深的山谷和开阔的平原。罗马人最先在这山水秀丽的地方建筑城堡,15世纪后又把这里建成了罗马帝国的首都,尽管他们占领了许多美丽的城市,还是对维也纳情有独钟。后来这里又成了奥匈帝国的首都。

滨河伴山的城市之美是得天独厚的。城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花中,是这个城市的特色。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已延伸到城中,河畔路旁都是高大的松柏,不远处就是成片的森林。从皇家园林到家庭花园遍布全城,许多住宅的窗台上都摆着花盆。花园和建筑互相装扮,不分主次。虽然还是早春时节,园中栽下的郁金香已花蕾初绽,红黄蓝白紫各显神采。我看到园中跪在地下精心栽花的工人,好像正在绘画的艺术家,他们把每一个花坛装饰成一个大花篮或在其中栽出几何图形、音乐五线谱中的一个音符。

维也纳的景色是看不完的,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这里的音乐。到维也纳可参观之处数不胜数,但市民公园是不能不去的,因为那里立着这个音乐之城的“城标”——约翰·施特劳斯的雕像。这个人及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两个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爱德华·施特劳斯是这个城市永远的骄傲,他们创造的旋律让这个城市走向世界,让这个世界的许多人经常跟着维也纳的旋律纵情歌唱翩翩起舞。金色的约翰·施特劳斯,站在公园中心位置一座白色大理石柱上,他身着燕尾服,左手抚琴,右手拉弦,头微倾,神情痴迷。我们仿佛听到了《蓝色的多瑙河》那熟悉的旋律,听到了“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那深情的歌声。施特劳斯的背后,是用白色的大理石雕成的门形花环,那花环由飞翔的乐神和女神组成,展示了施特劳斯华尔兹圆舞曲美轮美奂的生命的旋律。雕塑前是一座红白相间的花园,其后树林环抱,郁郁葱葱。

在市民公园漫步时刻,元先生和我们一起感怀这个音乐之家奇异的人生轨迹。生于1804年的老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个酒店老板之子。店里一群潦倒的乐手每天的演奏,使他迷上了音乐。15岁他就成了其中的小提琴手,以后成了乐队指挥,又自己作曲。1825年,老施特劳斯爱上了比他大两岁的酒店小姐安娜,并与她结婚,同年生下了长子,他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他,这就是后来成了“圆舞曲之王”的约翰·施特劳斯。1827年他们生下了约瑟夫。1835年生下了爱德华。后来,三个儿子都成了享誉世界的圆舞曲大师。老施特劳斯很快走出维也纳,不断穿梭演出于欧洲各地,他的乐团和他的音乐名扬世界。1849年,老施特劳斯从英国演出归来后,由于旅途劳累,染上了猩红热,9月25日以45岁的英年病逝于维也纳。他为这个城市留下了250部作品,其中有18首进行曲、152首圆舞曲、13首波尔卡舞曲。著名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是金色大厅每年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无论哪位指挥家执棒,在音乐会最后都要演奏这首曲子,随着指挥家的手势,全场有节奏地鼓掌,这是老施特劳斯创作的歌颂拉德茨基元帅战胜侵略者的爱国进行曲。在人民大会堂的北京新年音乐会上,我曾被这首曲子激动过,也在随着老施特劳斯的节奏,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地鼓掌,和全场听众一起心潮澎湃。这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最难忘的时刻。……P1-3

序言

这些年,也走过了许多地方,那国内域外的名山大川、绮丽风景,使我不禁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相信大自然是有生命的,是有灵性的,是最伟大的设计师,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我寄情于水光山色之中,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深深地感恩于大自然;这才觉得人生在世,不走一走看一看,岂不枉活一次!现在网上经常介绍“一生必看的十大风景”“一生必去的若干地方”,那些美丽图景还是让自以为见多识广的我艳羡不止,并下载在心里,盘算着何日走近它,再圆那无数个梦。到那时我还会与朋友、与读者分享我的艳福,继续我的《边走边写》的专栏。

在走过许多风景,看过许多山水之后,我恍然大悟,真正让我感动的,真正让我留连忘返的,真正让我刻骨铭心的是那风景中的人,是那使风景增色的人。因为风景几乎是相同的,无论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巴西的伊瓜苏大瀑布,还是中国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都是飞流直下,疑似银河,只是山势和水流的形态不同而已。我们有这样的旅行经验,在欧洲你走过几个城市之后,你会感觉到似曾相识,房屋、教堂、公园、街道好像都差不多,回到家里再翻看照片,你分不清这到底是在哪国哪城拍的。最终让你回忆起的还是与这个城市与这个建筑与这个风景有关的人和故事。我真的是很“形而上学”。

维也纳让我们记住,是因为施特劳斯家族的“波尔卡”的荣光,约翰·施特劳斯拉小提琴那金色的雕像,让《蓝色的多瑙河》的旋律响遍全世界的金色大厅。而让萨尔茨堡这座宁静的小城名闻遐迩,是因为音乐神童莫扎特在这里诞生,在这里创造了辉煌也饱尝了苦难。巴黎圣母院幽深神秘了数百年,是因为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埃丝美拉达、卡西莫多、克洛德之间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的故事。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举世瞩目,不仅是因为其宏大和壮丽,让全世界文化人趋之若鹜的是它珍藏着的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雕塑和绘画作品。美国遥远的南方有一个“邮票那样大小的”的小城牛津,我和许多游人走进那小城边一片静静的柏树林,是因为那里曾住过引领过美国和世界文学潮流的作家福克纳。他在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仪式上说过,作家的“特殊的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人类昔日的荣耀。”

我真的很荣幸,这些年在行走中,有意无意地和许多大师邂逅,也许只是远远地凝望,也许只是擦肩而过,也许轻轻走进留过他们遗迹的老房子,也许久久仰望他们创造的那一座落满灰尘的雕塑,也许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只言片语,也许只是听到了他们的一段故事……但是我总觉得和他们神交已久,对他们心领神会,在他们的感召下自己的生命也有了光彩。这之后我总是很虔诚很仔细地记录了和他们“会见”的时刻,深藏在自己的心库里,并想拷贝出来,和朋友们分享,这正是我要出版这本书的本意。

现在一想起他们的名字,还让我激动——

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肖斯塔科维奇。

作家:歌德、雨果、奥斯特洛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卡夫卡、伏契克、裴多菲,还有中国的刘白羽、徐迟、林语堂等等,华裔女作家陈若曦、聂华苓。

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建筑家:菲迪亚斯、埃菲尔、贝聿铭。

还有科学家兼政治家的富兰克林、思想家杰弗逊、探险家哈得孙。

在我这本浅薄的小册子里,你会望见这些大师们的背影,你会分享他们幸福和痛苦,你会领略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喜马拉雅山的高度是由一串数字来铭记的,现代文明的高度是由一个个名字来镌刻的。镌刻在世界人文历史上的这些大师们的名字肯定标志着他们代表的那个时代文化艺术思想精神的最高水准。我想起来我们的一句行话:新闻因人而精彩。现在我要说,历史因大师而精彩!

对艺术大师的尊敬,是一个时代价值取向的标志。

我在书中《贝多芬只有一个》中记录了这样的故事:1812年夏天,贝多芬携着歌德的手,漫步在捷克温泉城泰普里茨,他们相谈甚欢之时,奥地利皇后和亲王迎面走来,歌德出于礼节摘帽恭立路边。贝多芬不以为然地说,他们应该给我们让路,而不是我们让他们。然后袖着手旁若无人地穿过那些王公。王公们赶紧给他让路,并向他致敬。贝多芬这时轻轻地推了一下帽子,以示回敬。等到歌德低着头让过人们赶上来时,贝多芬激动地说:我等着你是因为尊重你,你应该受到尊重,可你也太抬举那些人了!贝多芬曾给一位想雇用他的亲王写信说:“你之所以是亲王,是因为环境与出身,而我不是。亲王过去有,未来也会有成千上万个,可贝多芬只有一个。”

我以为贝多芬做的和说的,都是对的。他维护了一个艺术家的尊严,因为他知道一个艺术家自身的价值。就对人类的进步而言,艺术家不比任何王公贵族差,不比官员差,不比有钱的人差。当然王公贵族中也不乏杰出的人物,我在书中还写到了点燃了西方文明之火的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虽败犹荣的法国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让俄罗斯民族走向世界的彼得大帝,让美国在冷战时代扬眉吐气的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他在就职演说中讲的那句话:“我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仍然鼓舞着自己的人民。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承认艺术家、也承认所有杰出的人物为人类文明和进步做出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和思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才华超群的艺术家,总是命运多舛。压制和贬损艺术家是一些没落的政治家的统治术。那些贪官、庸官和艺术家相比,是粪土和高山之别。人们记住的总是那些大师的名字。

罗曼·罗兰说过:“艺术家好比一支罗盘针,外边尽管狂风暴雨,它始终指着北斗星。”他大概是在说,艺术家理想信念的坚定。我一直以艺术大师为自己的人生榜样,把他们当做自己人生的罗盘针。因胜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想到他们你会感觉自己是多么渺小;因失败而悲观失望的时候,想起他们你会觉得自己是多么懦弱和自私!

书中还收进了对母亲的祭文《其实我心里一直懂你》,她是我一生中最伟大的导师。此书权当是献在母亲墓前的一束鲜花。

在人生中,与大师同行,你会像钢铁一样坚强,你会像大海一样坦荡,你会因像他们一样献身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永远幸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邂逅大师/文汇原创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宏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0676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5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