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思想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所载的十三篇论文,从不同人物的传记、著作和历史评价的述析中,显示出宋末至清初儒者或受儒学影响者的一些学术、文化理念和理想。各篇论文曾先后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影响广泛,特此汇成一本精选。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不同人物的传记、著作和历史评价的述析中,显示出宋末至清初儒吝或受儒学影响吝的一些学术、文化理念和理想,他们应对所遇到的身心家国和道德文化问题时的思想和作为,以及他们的构思和体现所受到的历史认受。这些人物的个人表现及其获得的当时及后代反应。客观地反映了中国近世读书人和士大夫对于儒学的实质的思辨、习行和问学情形。

目录

自 序 /1

理论型的经世之学

——真德秀《大学衍义》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 /1

一 引 言 /1

二 《大学衍义》的特别强调——“诚心”理念/3

三 真德秀的政治遭遇与著作《大学衍义》的关系 /6

四 真德秀对宋理宗的观感与《大学衍义》的

  用意的关系 /9

五 《大学衍义》的评价与经世之学内容的争论 /13

元儒熊禾的传记问题 /20

一 前 言 /20

二 熊禾的传记资料检讨 /21

三 熊禾的生平和历史待遇 /24

四 结语 /30

  元儒熊禾的学术思想问题及其从祀孔庙议案 /37

 一 前 言 /37

 二 熊禾的师承问题 /38

 三 熊禾的学术思想和主张 /42

 四 熊禾的学校祀典议论 /46

 五 熊禾的著述 /50

 六 熊禾的文集 /53

 七 熊禾从祀孔庙的议案及其意义 /58

 八 结 语 /64

 明太祖的孔子崇拜 /70

一 引 言 /70

二 野史对明太祖的误会事例 /71

三 元朝的孔子崇拜情况 /74

四 明初的兴学与祭祀先师礼仪 /79

五 明太祖对衍圣公和孔裔的礼遇 /87

六 明太祖朝孔庙祀事的议论 /96

七 结 论 /106

  丘濬《朱子学的》与宋元明初朱子学的相关问题 /120

一 引 言 /120

二 《朱子学的》的内容 /122

三 《朱子学的》的宗旨和编纂理据 /127

四 宋元朱子学读本的编辑和流传 /131

五 结 语 /137

《朱子学的》的流传与评价 /143

一 引 言 /143

二 《朱子学的》的版本与流传情况 /145

三 《朱子学的》的评价 /153

四 结 语 /156

  丘濬《大学衍义补》及其在十六七世纪的影响 /162

一 引 言 /162

二 《大学衍义补》的著作意旨与背景 /163

三 《大学衍义补》的内容梗概 /165

四 《大学衍义补》的影响 /167

五 结 语 /177

  陈白沙的出处经验与道德思考 /185

一 引 言 /185

二 中年以前的遭遇与言论 /187

三 应召人京的始末 /192

四 后期对出处问题的看法 /204

五 结 语 /212

  明儒湛若水撰帝学用书《圣学格物通》的政治背景

  与内容特色 /220

一 引 言 /220

二 湛若水与《格物通》的问题 /221

三 《格物通》的政治背景 /228

四 《格物通》的内容特色 /241

五 结语 /249

  明代嘉靖年间的增城沙堤乡约 /259

一 引 言 /259

二 沙堤乡约时代增城县的问题 /261

三 沙堤乡约的地点 /263

四 组织、成员、经费 /265

五 缘起与实现——湛若水家族与个人历史 /266

六 活动项目和仪式 /272

七 乡约约文和训谕经书讲义 /274

八 目的与特色 /277

九 成效探讨 /281

十 从沙堤乡约看明代乡约的性质与功效等 /286

十一 沙堤乡约所见的乡约明代中叶意义 /297

十二 结语 /300

   《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与王阳明从祀争议的意义/312

一 引 言/312

二 从祀阳明历程的开端/314

三 《王文成公全书》编刊者谢廷杰的事略/315

四 有关杭州本与应天本《王文成公全书》的问题 /317

五 阳明从祀的再议 /322

六 隆万间人对阳明的认识及其意义 /323

七 结 语/328

  略论叶春及之功业和经世政论 /334

一 引 言 /334

二 叶春及的功业 /335

三 叶春及的经世政论 /341

四 余 论 /347

  为学方案

  ——学案著作的性质与意义 /355

一 引 言 /355

二 “学案”的定义与体裁 /356

三 早期学案著作的意旨与性旨 /358

四 《明儒学案》的“学案”意义 /366

五 “学案”观念与获学之道 /37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思想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鸿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96185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05-53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6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