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出于间巷的民歌日渐活跃,由成、弘而嘉、隆而万历,以自然清新的魅力直接影响了其时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文人开始积极主动地汲取民歌的营养,在重性情、重个人体验的层面,完成了对各种形式主义的冲击和反拨,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具有人文启蒙意义的晚明文学革新思潮的内涵。本书在文学、文化演进的总体格局中,对明代民歌发生、发展、壮大的轨迹及其与晚明文学革新思潮的互动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图书 | 明代民歌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有明一代,出于间巷的民歌日渐活跃,由成、弘而嘉、隆而万历,以自然清新的魅力直接影响了其时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文人开始积极主动地汲取民歌的营养,在重性情、重个人体验的层面,完成了对各种形式主义的冲击和反拨,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具有人文启蒙意义的晚明文学革新思潮的内涵。本书在文学、文化演进的总体格局中,对明代民歌发生、发展、壮大的轨迹及其与晚明文学革新思潮的互动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目录 序 陈美林(1) 序 陈书录(1)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导论"我明一绝"是民歌--明代民歌价值的重新确认(1) 第一章:天真而悲壮的求索--明代民歌的诗学解读(17) 第二章:从小心翼翼到"率性而行"--对李东阳、李梦阳、袁宏道关于民歌的态度及其拟乐府民歌作品的考察(32) 第三章:势不可挡的洪流--明代民歌的地域特征和演进轨迹(48) 第四章:情胆大如天--明代民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上)(62) 第五章:情胆大如天--明代民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下)(78) 第六章:人情以放荡为快--从"跳槽"类民歌看晚明社会的性爱风气 (92) 第七章:天作地合的"联姻"--明代娼妓和民歌关系论略(103) 第八章:另一种视角--以《金瓶梅》中的"小曲""研究为个案(115) 第九章:令人欣喜的"刺激"--晚明韵文创作的民歌化倾向(128) 第十章:胜造七级浮图--略论李开先、冯梦龙等人在民歌传播史上的贡献和地位(147) 第十一章:风起于青萍之末--明代民歌兴起的接受美学研究(163) 第十二章: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明代民歌文献辑要(174) 结 语(203) 附录一明代民歌辑目(206) 附录二开史书风气之先--《左传》引用谣谚现象略说(259) 附录三谛听历史脉动的声音--民歌三题(273) 附录四别样的狂欢--关于喜话的另类诠释(286) 附录五跨越时空的暗合与偶中--明代民歌的后现代观照(299) 参考文献(310) 后 记(31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代民歌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玉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43778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8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7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1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