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安徽的风景、名胜、古迹的诗、词、文相结合,配以古今文化名人的相关字画和实地拍摄的图片,通过扼要的讲解和注释,引导你穿越漫长、广袤的时空,对安徽来一次审美巡旅。打开本书,即可徜徉于山光水色之间,沉浸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之中,于安徽自然与人文的“无尽藏”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无穷乐趣。
| 图书 | 诗情画意的安徽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将安徽的风景、名胜、古迹的诗、词、文相结合,配以古今文化名人的相关字画和实地拍摄的图片,通过扼要的讲解和注释,引导你穿越漫长、广袤的时空,对安徽来一次审美巡旅。打开本书,即可徜徉于山光水色之间,沉浸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之中,于安徽自然与人文的“无尽藏”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无穷乐趣。 后记 本书于2001年开始策划,并着手撰写,前后4稿,历时4年。最初由余恕诚提出设想,文本一、二、三稿皆由周啸天撰写:一、二稿的结构主要依据自然山川的走向和分布,以山脉为支撑,以江湖为襟带,以城市为轴心,编排各处景点,系以诗文;第三稿改为以自然山川和行政区划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编次,按照自南向北、由西向东的顺序,对各地的人文风景,加以介绍。第四稿主要由余恕诚、丁放担任,增补抽换了一些诗文,做了部分的文字加工,对所引文献资料进行了普遍查核校对。最后文字与图片的整合,仍由周啸天担任。周啸天曾于2001、2003、2004年三次自四川来安徽拍摄图片,书中绝大部分图片,皆由周啸天摄制。刘学锴曾参与策划并审读过文本的第一稿。胡传志、汤华泉对三稿中部分章节进行过校阅。谷曙光、袁晓薇、韩正军、马梅、严俊、方春林、曹栓姐、黄皓峰分别协助或参与过图片摄制、文字校对与资料查核,其中黄皓峰担任书稿的二校工作、费时尤多。徐学林、杨树森、尹正昌、方锡求、鄢化志、何家荣、刘凤楼、方心铭、王学龙等先生提供过信息及图文资料。 本书为安徽省社科资金项目和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项目,为了保证质量,并使之尽快与读者见面,编写制作过程:中,各方面齐心协作的精神非常感人。但愿大家的努力能使本书在图文并茂,兼具观赏性、资料性、学术性和文学性方面获得成功,为宣传安徽、推动安徽旅游资源开发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者 2005年5月1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诗情画意的安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丁放//周啸天//余恕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52976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2 |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0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1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