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感悟苍凉(西北旧影往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盛唐的挽歌、羊皮筏子漂黄河、塔尔寺的佛光、穆斯林的生活、黄土地红摇篮……本书为你一笔笔描绘了这幅西北风情画卷。本书的许多老照片,定格了西北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凝固着西北的层层记忆,记录下许许多多的西北往事,它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把这些属于西北的精神留下来。

目录

第一章 激越与沉寂

 汉朝的故事/2

 盛唐的挽歌/7

 沉默的边关/13

 流放的身影/16

第二章 乱世风云

 牧边的记忆/24

 “中世纪”的家族/35

 “刀客”传奇/44

 最后的王牌/56

第三章 黄土地红摇篮

 山坳里的转折/66

 延安的魅力/75

第四章 苦难与风流

 三十年代的印象/88

 羊皮筏子漂黄河/95

 民间的歌谣/100

 山民的狂欢/104

第五章 穆斯林的生活/108

第六章 塔尔寺的佛光/116

第七章 发现西部

 探险的旅程/126

 斯坦因的挫折/137

 斯文·赫定的转变/142

第八章 天下与苍生

 蒋介石的西北梦/150

 于右任的桑梓情/160

试读章节

匈奴人对汉朝的侵扰稍稍止歇了一些,可是,刘邦的梦想却没能成为现实,只能在屈辱中默默地忍耐。

在历史悲壮的色彩中,汉武帝登场了,决意与匈奴决一死战。他听说在祁连山以北游牧的大月氏部落被匈奴人驱逐,被迫向西迁徙,于是下诏征募勇士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一个小人物承担起了拯救汉朝的使命。陕西汉中的愣娃张骞应召,出任汉朝的使节,率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辞别长安,循着一星半点的传闻,一路打探,前往遥远的西域。张骞一行刚进入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扣押了,一押就是10年。10年的羁押生涯,没能消磨张骞心中的意志,他终于寻找到机会逃脱,继续西行,越过葱岭,在阿姆河北岸,找到了大月氏部落。阿姆河一带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大月氏人已无意东归。张骞带着满心的失落,历经干辛万苦,返回了长安。

张骞没能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远交近攻的使命,却走出了一条由长安通向西域的道路,将汉朝的视野引向辽阔的远方。汉武帝壮心难抑,决意打通河西走廊,搬掉匈奴这座大山。

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出征,率领汉朝的大军西出长安,沿渭水河谷进发,一路扫荡天水、陇西一带的匈奴骑兵。汉军长驱追击,直捣匈奴昆邪王部驻牧地焉支山。P3令玄宗大喜。最别致的是贵妃汤,又名“海棠汤”,池边有两层台阶,用券石砌成盛开的海棠花形状,别有风味。唐玄宗在位40余年,除5次东巡洛阳外,几乎每年冬天都要到华清宫休憩。杨贵妃还带着一帮兄弟姐妹同行,在华清宫内宴饮游戏,尽情享乐。

华清宫建成了“盛唐第一华美”的皇家园林,满山松柏郁郁葱葱,楼台殿阁迤逦而立。唐玄宗浸泡在温软的汤泉里,直泡得迷迷糊糊,忘了一切。他将朝廷细务委以宰臣,把军戎大事付之边将。他最倚重的宰相是外戚杨国忠,最信任的边将是胡儿安禄山。

开元盛世,四海安宁,唐朝各道节度使尽用胡人,边将10余年不易人,以示信任。唐玄宗以为,这些出身贫寒的胡人,孤立无党,只要能恩洽其心,必能为朝廷卖命。安禄山为柳城(今辽宁朝阳)杂种胡,出身如此低贱,能为边关大吏,也是盛唐气象。安禄山通晓6种蕃语,骁勇善战,一度发兵大破契丹,深得唐玄宗的宠爱,让他一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统兵20万,占全国镇兵的40%。在唐玄宗的心目中,有安禄山为他镇守北疆,犹如一道万里长城。唐玄宗对安禄山格外恩宠,在兴庆宫大宴群臣时,百官列坐楼下,唯独让安禄山坐在勤政楼上皇帝御座的东间,那里摆了画金鸡为饰的坐障,还命卷帘以示荣宠,气势胜过太子。P9

序言

读过蒋经国抗战时期的著作《伟大的西北》,开篇就愣住了:“蒋太子”曾远赴苏联,不知怎么,却觉得西安比天边还远。西北给他的印象是窑洞、麦子、大轮子的马车,还有小脚。他在书中感叹:西北什么东西都大,只有一样是小的,那就是女人的脚。

近代游历西北的西洋人说过,西北这地方是天之所忘。其实,中国人对西北的印象,在幼小发蒙读书时,就从私塾、学堂的先生们阴阳怪气的吟读声中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糟蹋西北、渲染西北苍凉景象的诗句可以信手拈来,脱口而出。

尽情享受现代文明的人们,面对古老文明的衰落,心头总会掠过一丝震颤,答案又该到哪里去寻找呢?

有幸从事历史档案管理的行当,无丝竹之乱耳,有案牍之劳形。知道司马迁也管过档案,写出了《史记》,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常记得西方档案学家说,档案是官方之言,是政治的分泌物。档案里当然有西北的事由,杨虎城哭穷,盛世才斗狠、蒋介石抖威风,一律都套装着“等因奉此”的公文程式,读多了令人头昏脑涨。揉一揉眼睛,调整一下视野,看到了档案中的另类——老照片。

这些年,老照片风光一时,成为公众阅读的时尚。时尚也是一种轮回,落后于时尚会被冷落、被抛弃、被不屑一顾,甚至会被诅咒为背时的东西,而背时背到了极点,也就成了稀罕物。背时的老照片一经发现,文化人便对其竞相包装,作一番煞有介事的阐释。有人借题发挥,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有人细说从前,着意将读者拉回历史现场。总之,经过一番操作、一轮炒作,新鲜出炉的老照片立即成为时尚阅读的新潮流。其实,档案馆本与时尚无缘,保存一些背时的东西,是文明社会的一种职责,既不会嫌它过时,也不刻意追赶潮流的步伐。这是一种行当,以不变应万变,有人因此赞誉档案馆是历史的保护神。言重了,档案馆之所以保存老照片,只是为了延伸纸墨文书以外的记忆。  1837年,法国人达盖尔奇迹般地发明了银版摄影法,记忆的魔术从此风靡世界,也传到了古老的中国。宫廷里玩腻了“九九消寒图”,慈禧和光绪都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洋玩意儿,在镜头前摆出了各种姿态。后来再从宫廷流入民间,说是民间,起先也不过是指十里洋场,渐渐才成为近代都市世俗生活的一种时尚。

那么西北呢?西北有窑洞、有麦子、有骡马大车,还有小脚,也会有这时髦的玩意儿吗?西北鲜活的历史早已被风沙掩埋在沙漠的废墟里,被浓缩在单调的纸墨文书中,也能被记录在照片上吗?

不幸或是万幸,老照片的确与西北有缘。

来西域探险的西洋人拍起了照片。看守藏经洞的王道士,面对斯坦因的镜头,面对后人,一个劲地傻笑;西域的废墟、壁画被拍成照片,在伦敦、在巴黎放幻灯,每每溅起绅士、淑女们的一片狂呼与尖叫。

被流放的贵族也拍起了照片。嘉庆帝的曾孙、光绪帝的堂弟载澜被流放到乌鲁木齐,把这洋玩意儿从宫中带到了荒凉的边地,他醉心于摄影以消磨时光,与西方探险队的摄影师们交往甚笃,常在一起切磋。流人中,纪晓岚是落魄的文人,只会饮酒浇愁,写诗解闷;载澜是贵族,当然要有贵族的享受,除了喝酒,还要拍拍照片。

青海藏边大山里的杨土司,没见过几个从内地去的中国人,却常见外国人到他的领地里去探什么险,每次都少不了要拍照,引以为奇。于是,他从上海柯达公司邮购了一应器材,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对着他的番兵、他的牛羊、他的山峦河谷,架起了照相机。

应邀捧场的内地记者,拍下了盛世才阴鸷、恐惧的目光。西安的银行职员去陕北放贷,无意中拍下了毛泽东生活过的窑洞。

阴差阳错的老照片,定格了西北的一个个瞬间,凝固着西北的一层层记忆,记录下许许多多的西北往事。据此推论文明衰落的答案,或许是一种奢求,却也能依稀看见文明衰落的片断过程,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挣扎与无奈。埋首典籍绝不是公众阅读的选择,追寻逝去的生活,感悟人生的情愫,或者仅仅作为一种文化消遣,很是可以读读图片的。

凝望老照片,那些原本陌生的历史顿时变得鲜活起来,而那些曾经似乎很熟悉的历史却又变得陌生起来。兴奋与茫然中,时时会生发出丝丝缕缕的感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感悟苍凉(西北旧影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52715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4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1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