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完成这本书是我的一次意外之喜。
我迷恋这种喜悦的感觉。
有朋友好奇地问我: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也是我想问自己的话: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非常年轻的书……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属于女人的书……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关于城市的书……
在我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不好意思启齿的梦境:在许多年以后的某一天,有人在图书馆里寻找资料,不经意间翻阅到了我的这本书,突然,他有了一种寻觅到知音的感觉……
图书 | 上海女人的动感地图(秀女性图书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能够完成这本书是我的一次意外之喜。 我迷恋这种喜悦的感觉。 有朋友好奇地问我: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也是我想问自己的话: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非常年轻的书……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属于女人的书……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关于城市的书…… 在我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不好意思启齿的梦境:在许多年以后的某一天,有人在图书馆里寻找资料,不经意间翻阅到了我的这本书,突然,他有了一种寻觅到知音的感觉…… 内容推荐 上海这个充满时尚元素、新鲜玩意的都市,总给人们带来意外和惊喜。一位诗人说:城市是女人的恋人。一位哲人说:女人是城市的镜子。女人和城市,就是这样一种令人遐想的浪漫关系。 《上海女人地图》中出现了广播主持人淳子和锦江饭店、著名配音演员曹雷和甜爱路、庄泳和恒隆广场、辛丽丽和她最喜欢的新天地。女人与城市的联系千丝万缕。女人的行踪星星点点地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因为她们的行走,城市显得更加动感十足和魅力十足。林华以一个“在场者”的姿态在写这本书,她试图用一种积极行走的方式来发现这座城市的种种好处。有时候,她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有时候,她则是一个投入的体验者。 目录 快乐圆舞曲 “背包族”的美眉们出发啦 御风而行 上海的沙龙女人 今夜无人入眠——上海派对生活一瞥 一张独特的上海女人地图 喜欢哪里去哪里——告诉你几个女人约会的好地方 建个网站自己玩 这是一群到地球上来嬉戏的孩子——泰康路上的女人们 午夜精灵——酒口巴女主人 你在上海还好吗?——在沪上生活的外国女人 青春的又一种美丽姿态 都市寻梦人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隐居时代 性情中人在行动 当慈善成了时尚 35岁怎么啦? 解读女人的美丽密码 给心情做一次沐浴 有一种学习会让你痴迷 试读章节 有一位在海外颇有名气的女学者回上海度假。一天,她邀请了一些昔日的同窗好友叙旧。闲聊中得知,在座的6位女同学中,居然有5位在学舞蹈。这位女学者惊讶极了:“怎么这座城市的女人都在跳舞?” 就是因为这句话,我开始走近了一个又一个舞者。 有诗人日:一座动感的城市必定是一座舞蹈的城市! 在上海专门从事业余舞蹈教育的领域里,有三位声望很高的女掌门人。凑巧我和她们都比较熟悉。 这三个人的背景非常相似:原先都是顶尖的专业人士,后来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舞蹈学校。 汪齐风——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她创办的“汪齐风芭蕾专修学校”是我国第一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舞蹈学校。 周洁一一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她创办了“周洁(国际)舞蹈学校”。 杨晓敏——原上海芭蕾舞团高级编导。早在十多年前,她就创办了“小天鹅芭蕾艺术教育中心”。 这三个人的类型也很接近:都有着很深的艺术造诣,都与国外的同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她们那儿,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舞蹈的最前沿的信息。P1 序言 能够完成这本书是我的一次意外之喜。 我迷恋这种喜悦的感觉。 有朋友曾经好奇地问我: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也是我想问自己的话: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非常年轻的书—— 我把这本书的写作看作是我人到中年之后的一次奇特的青春旅行。我发现,我的生命跨度因为这样的写作而在短时间内被拉大了许多。让我很愉快地重温了一次年轻时代的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为了这本书的写作,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全盘颠覆了我原有的生活方式。每一天都过得匆匆又匆匆,一直处在一种眼花缭乱的快节奏之中。已经不再年轻的我居然做成了这样一件充满着青春活力的事情。我有点兴奋,还有点得意。 当这本书中的内容以专栏的形式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可以说是好评连连,这不禁让我对成书后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属于女人的书—— 这本书好似一幅上海女人的肖像画卷。 我发现,上海女人很像一个有趣的谜面,通过不同的读解方法绝对会引出不同的谜底来。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学者和作家对这道谜题乐此不疲、兴味盎然。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了解读这道谜题的人,甚至将这一爱好渐渐地变成了我的一种职业。 我承认,我对上海女人的解读方式似乎过于明亮了一点。但没有办法,一直以来,我就是欣赏阳光明媚的女人。在我解读的每一个版本上,都有着属于我的鲜明的印记。 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生命像花一样的开放,而思想则是美丽的花瓣。”我觉得思想对于女人而言有着一种奇特的效应:会帮助女人让她们的心境跃离生活的常态,处于一种上升感,这可是我非常向往的一种生命状态。 我想,这应该是一本关于城市的书—— 我把这本书看作是我在都市里完成的一次非常有意思的田野作业!因为这本书的缘故使我与我所居住的城市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亲近感。 我是以一个“在场者”的姿态在写这本书的,我试图用一种积极行走的方式来发现我们这座城市的种种好处。有时候,我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有时候,我则是一个投入的体验者。 我发现,我们身边的一切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了动感,这让我们不得不常常进入一种临战状态。我们需要有敏锐的触觉,我们需要瞬间的悟性。我们需要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新元素做出及时的解释。当然,前提是我们必须让自己拥有一份丰盈而饱满的生活。 在我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不好意思启齿的梦境:在许多年后的某一天,有一位读者在图书馆里寻找资料,不经意间翻阅到了我的这本书。突然,他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当年在我们这座城市里曾经发生过的种种生动的场景在他眼前渐渐地复活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海女人的动感地图(秀女性图书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295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2-01 |
首版时间 | 2006-02-01 |
印刷时间 | 200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5 |
宽 | 144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