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政是明朝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因为每年要通过大运河调运数百万石粮食到北京等地,因而修造漕船成为明朝的军国大计。而《漕船志》是记载明代漕船的一部专志,所记载的船只以清江船厂为主,对于明代漕船的修造和管理,《漕船志》保存了丰富翔实的资料。本书是《漕船志》上海玄览居士辑明嘉靖甲辰(二十三年)席书编次、朱家相的增修刊影印本。
图书 | 漕船志王家营志钵池山志/淮安文献丛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漕政是明朝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因为每年要通过大运河调运数百万石粮食到北京等地,因而修造漕船成为明朝的军国大计。而《漕船志》是记载明代漕船的一部专志,所记载的船只以清江船厂为主,对于明代漕船的修造和管理,《漕船志》保存了丰富翔实的资料。本书是《漕船志》上海玄览居士辑明嘉靖甲辰(二十三年)席书编次、朱家相的增修刊影印本。 目录 《淮安文献丛刻》编辑说明 《淮安文献丛刻》点校凡例 漕船志 前 言 潘埙增修《清江漕船志》叙 席书《漕船志》叙 朱家相增修《漕船志》叙 增修《漕船志》凡例 卷之一 建置 厂地 草场 闸坝附 卷之二 奉使 卷之三 船纪 船数 船式 船号 船等 船限附 卷之四 料额 芜杭岁办 抽分税办 人匠工办 军余工办 减存料办附 卷之五 公署 官属 人役 卷之六 法例 卷之七 兴革 条约附 卷之八 艺文 王家营志 前言 《王家营志》序 凡例 卷一 建置 河渠 建置第一 沿革 圩寨 坊市 疆域 天文 里甲 河渠第二 河水 淮水 盐河 鲍营河 营河 文渠沟 各项工程 卷二 军政警卫 军政第三 明清兵事 清军制沿革 职官姓氏 警卫第四 警政沿革 警官姓氏 民团 保卫团 街政事务所 镇公所 卷三 职业 交通 职业第五 河徙前概观 工技 行贩 细民生计 近郊农业 关税 地方杂捐 交通第六 舟航 驿递 盐河津渡 旧黄河津渡 桥梁 道路 邮政 卷四 礼俗 宗教 学校 礼俗第七 古今习尚 婚丧诸礼 义行 方言 宗教第八 僧徒 巫术 回教 耶稣教 在理教 学校第九 义学 小学 宣讲所 阅报社 民众学校 农民教育馆 卷五 人物 古迹 人物第十 士行 列女 古迹第十一 故镇 署宅 坊井 陵墓 碑识 卷六 杂记叙传 杂记第十二 叙传第十三 钵池山志 前 言 贺 诗 《钵池山志》叙 山水志第一 建置志第二 古迹志第三 金石志第四 人物志第五 方外志第六 附 志余 《钵池山志·补遗》自序 山水志第一 建置志第二 古迹志第三 金石志第四 人物志第五 访外志第六 附 志余 重刊《钵池山志》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漕船志王家营志钵池山志/淮安文献丛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明)席书//张煦侯//冒广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方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9275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3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552.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