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倒宰相冯道
内容
编辑推荐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发,朝代更迭、皇帝更换频繁,冯道不仅能明哲保身还能稳坐皇帝之下第一把交椅,历经四个朝代、十个皇帝而不动如山,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中最饱受争议、被儒生辱骂次数最多,也是最传奇的一位。天马行空编著的《不倒宰相冯道》概述了冯道从籍籍无名到位高权重的奋斗历程,多角度展现冯道的生存智慧、职场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冯道独到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当今的公务员、职场人士仍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冯道是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号称“十朝宰相”、“官场不倒翁”。古代史书是把他当成一个反面人物来写的,而现在不少史学家却发现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非常大,很值得重新研究。就像唐浩明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一样,本书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冯道。

冯道号称“官圣”“官场不倒翁”,他的为官心得,他的权谋之术颇值得研究。《不倒宰相冯道》也把那种朝廷内外的政治斗争描写得惊心动魄。虽然时代是在五代十国时期,但中国人的官场智慧几千年来到今天都是一样的。

天马行空出道较早,几乎跟当年明月在同一个时期,在网络上也是比较红的作者之一。这部《冯道》作者写的时间却很长。早年在网络上登过的几篇样章深受追捧。因题材敏感一直未能出版,直到最近作者完成并修正了全稿,冲破阻力终得出版。

作者对史料的把握非常精准,却又不拘泥于史料,想象丰富,人物刻画有血有肉。是一部不输于《鬼谷子的局》《司马懿吃三国》《卑鄙的圣人曹操》等书的畅销历史小说。作者的文字很风趣、生动,本小说可读性很强。

《不倒宰相冯道》虽然是小说,将历史和人际关系相结合,在故事的发展中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操作,以及为人处事的经验,对今天的人仍然有借鉴意义。

本书收录了冯道本人的作品附在书后。并且附有有黄仁宇、南怀瑾等大师对冯道的研究和点评。

目录

一、“打工时代”的到来

二、从小兵做起

三、忽悠了一官半职

四、生存之道

五、纵横捭阖

六、第一次跳槽

七、面试成功的秘籍

八、竞争上岗

九、做机要秘书的那些事儿

十、播种春天的种子

十一、发力连升三级

十二、一边整人一边被人整

十三、天作棋盘地作子

十四、官场浮沉

十五、与狼共舞

十六、虎狼丛中也立身

十七、稳坐钓鱼台

十八、盖棺未定论

附一:冯道文作选录

附二:冯道诗作选录

附三:四位国学和史学大师对冯道的评论

试读章节

三、忽悠了一官半职

朱温这次攻沧州,可以说是快、准、狠。在魏州吃完大餐就马上行动,而且选择在九月,田里的小麦快成熟,但又没有成熟。沧州城里还没有收到新粮,他就把城围上了。他军队的人数是沧州军的好几倍,占了压倒性优势。

朱温把沧州城围起来后,发动进攻之前,就派一部分队伍去拔刘守文在沧州城附近的据点,一部分队伍则到处溜达,看哪里的麦子成熟,就割下来充当军粮。主力部队攻打沧州城未遂,其他两部分队伍却大有收获。沧州附近的小据点纷纷被拔下,强割小麦连连不断运过来,在大营前堆积如山。

因为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开仗,沧州本身的粮草储备也不多,打了两个月仗,沧州的粮库很快就要见底了。更要命的是,朱温强割小麦和在外围进行扫荡的队伍如果完成任务后,则会和大部队三合为之。这时候攻击力会大大增强,用如此的雄壮之师攻击沧州的饥饿之旅,简直瓮中捉鳖,手到擒来。现在,沧州军真的打仗有危机感,收兵有饥饿感。

军士吃饭都吃不饱,饿得摇摇晃晃,却要出去作战。人都如此,马就更不用说了。驴马在街上相见,看到对方的尾巴,都以为是干草,使劲去啃。

冯道是个军事盲,这一切他都无从知晓。但是,沧州形势危急,却是谁都可以感到的。他搬运矢石,累得几乎要虚脱,一天只能吃三四两粗粮,饿得几乎想把自己的胳膊都砍下来吃掉。朱温的兵越来多,城头上兵不少,缺胳膊少腿的兵越来越多。沧州城高壕深,但已经有彪悍的汴州军爬上城头。虽然都被沧州军格杀或者逼得跳下城墙,但这样的日子持续下去,汴州军有增无减,此消彼长,形势对沧州十分不利。

很快,朱温在外围抢割粮草,拔据点的兵马胜利完成任务。大军全部集合,不全力出击等待何时。朱温下令,发动总攻。

朱温攻城的方法还是那么几招,射箭,搭云梯爬墙,用洞屋掩护挖墙,毫无新意。理论上,守城的沧州军还是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参与攻城的队伍人数众多,兵强马壮,胜于往昔。相反,沧州军连日作战,又没有饭吃,全部军马病弱伤残,奄奄一息。很快,大批汴州军爬上城头,沧州城立即险象环生。

刘守文带着亲兵来回冲杀,把剑也砍断了,浑身上下有如血洗,终于全歼爬上城头的来敌。敌人退却之后,刘守文再也站立不稳,坐在地上。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汴州军发动总攻之后的第一波攻击,后面还会有更狠的攻击,沧州岌岌可危,指日即下。

就这这个时候,军师孙鹤宣布了一个利好消息:大家不要害怕,朱温的死对头李克用,现在放下和幽州的历史恩怨,和我们联合。我们幽州军和晋军的联军已经攻下了潞州。朱温现在腹背受敌,日子比我们还不好过。只要我们坚持十天,他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胜利就在于最后一刻,大家顶住啊!

孙鹤乃一介书生,手无抓鸡之力。众士卒看到他大敌当前,竟岿然不动,没有丝毫畏惧。他说朱温腹背受敌,都完全相信他了。

当天晚上,刘守文把自己的战马杀了,犒劳各位连日作战的将士。并且宣布,军中所有战马,分十日屠杀,全部用来犒劳各位将士。这些战马早就瘦得皮包骨头,而且这么多将士吃这点战马,还不够塞牙缝。但对于饥饿已久的将士来说,无异于一顿人生难遇的美味佳肴,顿时沧州全军欢欣鼓舞,士气百倍。

随后几天,朱温发起一波比一波强的攻击,但是都被沧州守军狠狠打压下去。无论日子怎样难熬,大家都不希望沧州城被攻破。上次刘仁恭、刘守文父子攻击魏州不下,曾经对魏州属下的贝州进行屠城。现在罗绍威也参与攻打沧州,如果沧州被攻破,大家只能引首受戮了。况且已经知道朱温其实也快顶不住了,更没有理由在这时候向他低头认输。因此大家都用尽吃奶的力,拼命守城

据说孙鹤的预言向来很准确,在沧州威望很高,大家这次也相信他。而且,守城成功后,一定有重重镐赏。坚决抵抗却守城失败,往往招来屠杀。或者就算保了一命,被对手辱骂的滋味也是不好受的。所以,大家都用尽吃奶的力,拼命守城。朱温屡次进攻,都不能得逞。

朱温发动总攻的第八天晨曦,已经在夜战中疲惫不堪的守军,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汴州军更激烈的攻击。

冯道搬矢石走上城头,看见城下有不少汴州军在结集,但是却没有发动进攻。他心中一动,莫非如孙鹤所说,朱温腹背受敌,现在必须撤退了?突然,他发现前面一个大营冒出浓浓黑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冯道早就知道这是这是一个粮草营。朱温这家伙真的要走了,而且走得很仓促,所以从各地征集来的粮草也来不及运走,干脆一把火烧了了事。

第一个粮仓起火不久,接着第二个粮仓起火,不久第三个、第四个起火。看着一个个粮仓起火,冯道内心有说不出之痛。因为他是农民,知道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而且,沧州城被围困了三个多月,大家都已经饿得两眼发软,饿病饿死的人不在少数,却看到别人把大量的粮食烧成灰,更是难受。

冯道想起几个月前因为孙鹤的几句话让朱温放缓进攻的步伐,今天何不照样画葫芦,和朱温队对话呢?于是他大叫:“朱将军以仁义打天下,沧州老百姓已经几个月没有吃东西了,请朱将军留粮救人。”他虽然喊得声嘶力竭,但是人吵马喧,他的声音完全被淹没,朱温的人马怎么听得见?他身边的军士倒听得一清二楚,大家嘲笑他:“冯书吏,不要做青天白日梦啦。朱温不要你的命就谢天谢地了,怎么能让他给你粮食呢?”  冯道没有驳斥,看一个人喊话不行,就央求几十个军士和他一起喊这话。军士们虽然觉得他是在痴人说梦,但禁不住他一再要求,也就答应了。果然人多力量大,几十个军士一齐喊几次之后,喧吵的场面慢慢静下来,大家都在听他们喊什么。听清楚后,又恶言相敬或者出言讽刺。内容和众军士的话差不多,意思是冯道在做白日梦。众军士帮冯道喊完话之后,又嘲笑他一番。

冯道不甘如此就罢手,找来孙鹤,把他的意思说了。孙鹤听了,大为赞许,立即禀告刘守文。刘守文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首先,拍了朱温一通马屁:将军因为怜悯人民的缘故,赦免了我的罪。解除保卫,光荣班师,是将军最大的恩典。然后,谨慎地提出他的要求:现在,城里男女老幼,已经饿得双眼发黑,双脚发软。将军与其把粮食烧成尘土,不如用来救成里几万条性命,这样将军功德无量。再次感谢朱将军。

现在人心不古,为了防止朱温趁机攻城,当然不能打开城门把信送出去,只好把信使从城上吊下来。信使派出去之后,当天并没有返回。夜间朱温破天荒没有发动攻击,但冯道也一夜无眠。

第二天发现,朱温已经把兵马连夜开走。刘守文把小心翼翼地城门开了一条缝,放出斥侯进行侦探,发现方圆几十里,已经没有了朱温兵马的足迹。原来因为沧州被围,刘仁恭的信使不能近来。现在得到确切信息,李克用和幽州的联军确实已经攻克潞州。沧州城外朱温的兵马已经撤退,他们带来的辎重或者毁了或者搬了,留下一地鸡毛。但是,令人惊奇的是,朱温虽然把大部分军粮烧光,却留下几仓库粮食。前一天派出的信使告诉大家,这是朱温留给沧州军民的。

消息传来,沧州从节度使刘守文到普通老百姓一遍欢腾。现在兵荒马乱,平时大家也吃不饱。这个遭瘟的朱温趁着快到收割季节来攻城,围城的时候,家家无余粮,可把大家都饿惨了。朱温围城几个月,老弱病残的已经饿死无数。现在虽然已经解围,如果找不到吃的,大家依然会饿死。有了几仓粮食,就可以渡过难关了。冯道因为几句话,立了大功。

当着刘守文的面,孙鹤再三夸奖冯道:“小冯不错,年轻人头脑活络,应该给予重用”。刘守文也非常高兴,当场拍板任命冯道做参军。参军相当于现在军队中的参谋。尽管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可是,冯家祖宗三代以来,也没有做过级别这么高的官。

冯道又是高兴,又是疑惑。自己能立此军功,还是托孙鹤的福。如果不是孙鹤说李克用已经攻下潞州,看到朱温烧粮草,还以为朱温想破釜沉舟攻沧州呢。但是沧州城被围得水泄不通,鸟也飞不过。刘守文和孙鹤在沧州城里,不可能知道朱温被李克用攻击的。那么,孙鹤怎么能料事如神呢?

沧州城中老兵很多,朱温、刘仁恭、李克用之间的恩怨,冯道已经打听清楚。

李克用其实和朱温一样,是个经历相当复杂的人。他的父亲李国昌,说是大唐帝国的高干,其实是沙陀人,本名朱邪赤心。早在黄巢造反之前,政府就觉得镇压农民暴动力不从心,把朱邪赤心请过来做外援。朱邪赤心来到中原后,打仗很卖力,也立了不少战功,大唐皇帝很高兴,亲自给这个国际友人起了个中国名“李国昌”。因此,李克用这个外籍人士就成为了大唐高干子弟。

P23-26

书评(媒体评论)

五代史中的冯道,是一位相当离奇的人物。他历事四朝,三入中书。保全原始史料的人都一致承认冯道并非因谀见宠,而他在朝野生活之中,先已造成了一种贤良的名誉。而且新旧两史一致认为契丹之没有夷灭中国人,冯道之力为多。这故事赋予我们一种印象:传统历史家以“褒贬”为己任。也就是认为盈天地的事迹都可以用同一道德的尺度衡量。可是在其窄狭的历史观里也终产生例外之情事有如冯道者。今日我们企图放宽历史的眼界,更应当避免随便作道德的评议。

——黄仁宇(历史学家)

古今中外的政治总是非常现实的,政治圈中的是非纷争也总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当时没有一个人攻击冯道。如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他,可太不简单。而且最后活到那么大年纪,自称“长乐老人”,牛真吹大了。历史上只有两个人敢这么吹牛,其中一个是当皇帝的——清朝的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做了六十几年皇帝,活到八十几岁死,样样都好,所以自称人生已经十全了。做人臣的只有冯道,自称“长乐老人”。在五代这八十余年大乱中,他对于保存中国文化、保留国家的元气,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为了顾全大局,背上了千秋的罪名。你们要研究研究五代的冯道,在乱世中间拨乱反正,能做到这样,太难太难。

——南怀瑾(国学大师)

在一种时局变动甚大的时代,出现冯道式的大臣,并非咄咄怪事。批评冯道不知廉耻,主要都是从忠君的观念去看,而从务实的角度来看,冯道的累受重用对五代政局与官僚体制的稳定反而起着正面作用。

——樊树志(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冯道的出现确实是中国仕宦史上的一个奇迹。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做官学”。他本人就是一位官场常胜将军,是一部活的教材。他一生的意义也许就是教人怎样做官。

——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倒宰相冯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天马行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06926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2013249737
中图分类号 K827=43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