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挚爱卷)
内容
编辑推荐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是一套跨越整个世纪、值得长期保存的高品位散文选本。书中文章选自名家,内含随笔、杂感、小品、游记等;或记事或抒情,或写景或议论,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个人琐事,坦率地表达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记叙所见所闻,可谓字字珠玑,篇篇华章,它是一座智慧宝库,供您探索。

本书为套书中的一本,选录了关于人间真爱的散文数十篇,以飨读者。

人生在世,事实纷扰,无论贫富贵贱,荣辱悲喜,都离不开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乡情、陌生人之间的温情,以真情入文,发乎情性,自然出之,乃成天地玉文。

内容推荐

整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是在艰辛困顿与曲折多变中前进的。它交织着多少辉煌和灾难,凝结着几何欢乐与痛楚。已经发表和出版的许多写得比较成功的散文作品。都鲜明和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个时代中的社会场景、人生踪迹,以及他们灵魂深处的种种波澜。阅读一些这样的篇章。肯定是能够增加见识,开阔视野更为细腻地理解人们心理的动因。从而很有益于升华自己思想的层次与精神的境界。本套丛书分为人生、青春、挚爱、哲理四册,选录多篇散文作品,提供给各行各业中间喜爱阅读此种文体的年轻朋友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浏览。本书为挚爱卷。

目录

序言  林非/001

藤野先生  鲁迅/001

我的母亲  邹韬奋/006

一个人在途上  郁达夫/010

背影  朱自清/015

赠李唯建  庐隐/017

墓畔哀歌  石评梅/019

奠六弟  台静农/023

怀念萧珊  巴金/025

老哥哥  臧克家/036

苏州拾梦记  柯灵/040

祖父  萧红/044

赋得永久的悔  季羡林/049

我的嫂子  李辉英/054

亡人逸事  孙犁/058

祭马思聪文  徐迟/062

外祖父的白胡须  琦君/065

阳光  林海音/069

梦里依稀慈母泪  秦牧/072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077

妻颂  丁耶/080

绵绵土  牛汉/085

父亲  新凤霞/087

哭小弟  宗璞/090

离别  林非/095

我吻女儿的前额  阎纲/098

小小的篝火  潘旭澜/103

凝视孙犁  从维熙/106

乡情三味  石英/110

碗花糕  王充闾/113

人间重晚晴  肖凤/120

与相爱的人共赴天涯  范曾/125

嫂镜  王宗仁/130

母亲的河  尧山壁/135

晶莹的泪滴  陈忠实/140

土地梦  周同宾/145

那一脉蓝色山梁  梅洁/153

云姑  董桥/158

八月的故乡——你好  郭保林/161

姐姐  路遥/163

母子  薛尔康/174

摇曳秋风遗念长  孙晓玲/179

祭父  贾平凹/188

想爱你到老  胡发云/196

耳光  杜卫东/205

轮回  孙建平/208

养母  杨新雨/215

悠悠心会  韩小蕙/219

凝眸  斯妤/224

儿子  何立伟/226

卖白菜  莫言/229

父亲  素素/233

人生麦茬地  张炜/238

情感的秘地  丁建元/242

爱情的守望  蔡桂林/246

不要吵他  烈娃/254

父亲和他用过的农具  李汉荣/264

针  鲍尔吉·原野/270

去看母亲  李登建/272

从俗如流  朱寿桐/275

寸断柔肠  冯秋子/280

四姑  苇岸/288

一次没有表白的爱  朱鸿/291

悠悠长旅妈妈伴我走  丁亚平/302

母亲的阳台  彭程/305

生命打开的窗口  熊育群/308

他乡望月  陈瑞琳/316

大姐  高维生/320

皑如山上雪  张清华/324

与姐姐永别  王兆胜/329

悼三姨夫  迟子建/335

一对沉默寡言人  吴鸿/338

我不认识你,但我记得你  张国龙/340

试读章节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入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不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一九二五年十月在北京

          P015-P016

序言

从上个世纪初期开始的中国散文创作历程,在整部中国散文史上无疑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它于形式和内容方面,都艰苦卓绝地展开过一场重大的革新。当告别了长期运用文言写作的那一部历史之后,白话散文获得了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卓越的作品。这样的书写方法肯定可以使得极大多数的民众更容易接受文化的熏陶,尤为重要的是它所追求的人性解放与现代民主的精神,始终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向前迈进的步伐。

整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是在艰辛困顿与曲折多变中前进的。它交织着多少辉煌和灾难,凝结着几何欢乐与痛楚。已经发表和出版的许多写得比较成功的散文作品。都鲜明和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个时代中的社会场景、人生踪迹,以及他们灵魂深处的种种波澜。阅读一些这样的篇章。肯定是能够增加见识,开阔视野更为细腻地理解人们心理的动因。从而很有益于升华自己思想的层次与精神的境界。

散文是一种充满了主观意识的文体,在描摹社会人寰和自然环境的时候,总是侧重于诉说自己对于这客观世界的印象、体验和感悟,这样就十分容易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跟许多读者朋友进行诚恳与亲切的对话,因此也必然会洋溢出真挚、灼热、浓郁和深沉的感情来。当作者以此种纯真的情愫,去面对和投入生活的激流时.又必然会在不断的碰撞与融汇之间,产生出纷纭的哲思来。将这样由人生的海洋里升腾出来的情感与哲理,通过优美的文字抒写成章,像如此丰富繁复和文采斐然的社会史与心灵史,自然就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了。

我们编纂成的这套丛书,分为人生、青春、挚爱、哲理四册,选录多篇散文作品,提供给各行各业中间喜爱阅读此种文体的年轻朋友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浏览。

任何人都是在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思索的过程,才有可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水准,形成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思想和出色的审美涵养。这样就会对于浏览过的任何作品,在经过认真的揣摩与剖析之后,都能够作出适当的判断来,准确地指出它成功或不足的地方。如果将自己这些珍贵的意见,通过若干不同的渠道,充分地反馈给当今许多撰写散文的作家,引起他们在深入的思考之后,能够更好地进行挥洒,这样就肯定会促进散文创作在二十一世纪的迅速迈进和重大丰收。正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倡接受美学的德国学者尧斯所说的那样,“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其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

如果有更多的读者朋友,除开乐于对阅读过的作品,进行认真的论证和批评之外,还渴望着自己也能够从容与欢快地去撰写散文的话,那么就一定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更为细致地去阅读与钻研人类历史上的许多佳作。汉代学者桓谭在《新论·道赋》中,引用过经常与他相聚论学的扬雄的一句名言,说是“能诵千赋则善赋”。像这种对于自己人生经验的概括,真是具有普遍规律的涵义。如果想要从事某种文体的写作,确乎就必需用心地去阅读与揣摩前人在这方面的许多佳作,不通过这样刻苦的学习与借鉴的过程,那是无法跨出自己最初的步伐的,当然也就谈不上进行创新和超越前人了。

说到阅读有关散文文本的这个话题,二十世纪以来的不少佳篇,自然又是应该作为起步的一项工作,从这儿再上溯和扩展开去,通过不懈的阅读与思索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审美的水准和境界之后,然后再去努力地撰写散文的话,一定会促使二十一世纪散文创作的前景,变得更为开阔和美好起来。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朋友,都来阅读许多优秀的散文篇章,这是多么欢乐地陶冶自己情操的一种过程!

               林非

             二○○六年五月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挚爱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非//李晓虹//王兆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54627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40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8: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