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魂旧梦录/远东瞭望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概分四辑:“诗魂篇”、“旧梦篇”、“历史人物篇”、“书话序跋篇”。书中既有情趣盎然之作,又有沉痛哀感的史论,20多万字的随笔杂记,处处可以感知他优渥的论文心境。其中,“诗魂篇”所写的20世纪30年代的10位诗人,包括蒋光慈、辛笛、俞平伯、虞琰、王统照、李金发、赵景深、关露、陈敬容、阿英。文中处处充盈着作者的忧心之论,读后,使人备感诗人的个人命运,在时代的涡流中迥荡。同时,书中附有《哀中国》、《手掌集》、《西还》、《湖风》、《童心》、《食客与凶年》、《荷花》、《太平洋上的歌声》、《盈盈集》、《荒土》等旧衣书影,是张建智先生平日收藏旧版书的一次展示,亦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内容推荐

本书系南浔学者张建智先生的历史文化随笔精选。透过历史时空,作者用纵横捭阖之笔,品评古今历史人物,令人读之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张建智为湖州南浔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在“旧梦篇”中,他以纵横捭阖的健笔,拓写当地人情风物,为读者快速而方便的了解湖州南浔那方风水人情,提供了一个较佳的契入点。他笔下的的嘉业堂藏书楼、小莲庄、鹧鸪溪、张静江故居、卞山精舍、天龙山,莫不引人遐想,激人深思,亦使人仿佛感到他的心灵探索之路和文化朝圣之旅。说来也巧,在获读此书之前,我曾有机缘睹获湖州那美丽的夜景,对那一闪即逝的胜景,实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却不料,这种心愿,竟从张建智先生的笔下先行获取,可以说,读完他的书,好像已去那一方风水游走过。随带说一下,无独有偶,当我沉浸于书中所写南浔张承干建藏书楼一节时,媒体上正大肆宣扬着南浔的四象八牛、嘉业堂藏书楼等嘉物。而我,明显儿有些偷着乐了,好像提前品尝到了美味大餐一般。

目录

辑一:诗魂篇

人类的歌童

辛笛与他的《手掌集》

表现自我的诗人俞平伯

湖风,一只破船和她的追寻

读王统照《童心》和《江南曲》

李金发与《食客与凶年》

赵景深和诗集《荷花》

关露和她的诗

法源寺中的女诗人陈敬容

死去了的阿Q时代

辑二:旧梦篇

谈章克标先生

记梁衡

记启功

想起丰子恺

真实与幻影

鹧鸪溪畔话莲庄

遨游“鲭鱼世界”的董说

郑超麟与苏州

寻叶梦得遗踪

文学,还是写真善美——悼陆文夫

两乡思隔悼钱老

人间憔悴客

在沈家本故居前的沉思

书魂何在

杨光注和他的女儿们

辑三:历史人物篇

沈约:一个漂泊的灵魂

瑞典王子寻根记——罗伯特·章王子访问记

从张静江故居想到的

沈家本:中国近代法律的改革家

奇人凌漾初之死

辑四:书话序跋篇

《尤利西斯》在中国找到知音

施蛰存记“墨妙亭”

再说宗璞的“一个健康的细胞”

移动的影子——读葛剑雄、周筱赞《历史学是什么》

我写《中国神秘的狱神庙》

我写《易经与经营之道》

我写《嘉业南浔》

我写《伤寒名方解析》

我写《墨耕雅趣》

一部透过墓碑的史书

文人的资质——读陆谷孙的《余墨集》

认识的高墙——读《勒内·莱斯》

琴遗石匣音初绝——读《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

试读章节

我问他:“记得几年前我们来看你,你身体不错,隔了三四年你已经百岁多了,如今看你身体却越来越好了。”

他笑对我说:“我想建议你把这‘好’字改成‘年轻’。因为,我身子是越来越年轻了。”

“这样说,章先生是逢到了生命的春天了。”我对他说道。

他道出了新意:“我的生命是从百岁开始转向青春的。”于是我略带调侃地说:“那么你真像你的学牛金庸写的武侠小说中的‘老顽童’了!”

他却对我说:“我活着,还比较/卜够‘顽’!”

我故意对他说:“如果你还那么顽固不化,我们应该打倒你吗?”

章克标的回答更幽默,且带有挑战性:“应该被打倒,但怕打不倒,不是吗?因为,我早已倒在地上了!”

接着转到生命问题上来,我问他:“一个人活了100多年,一个多世纪了,什么都经历过了,这样的生命是长了呢,还是‘人生苦短’了呢?”

他的回答似乎也很得体和辩证:“不长呵,可也不短了,这样的生命倒合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呢!”

他的回答,牵涉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要做什么的问题。是要立功,还是立德,抑或是立言呢?从章克标先生对生命的体悟可以看出,似乎只要合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便可以长寿,抑或是“中庸”和“乐天”使这位知识分子活过了一个多世纪。

后来我们谈到生活的美满和爱情,也许和百岁老人说“爱情”有些滑稽,但他是一个文学家,一定还有爱情留存心灵深处。我问他:“你最近喜结良缘,你是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家,而且是倾向于‘唯美派’文学的,你如今的生活有爱情吗?生活美满吗?,”

他毫不思考便回答说:“我现在没有爱情,但没有爱情也要生活,生活也可以不要爱情,而只要亲情……”

人间温暖是真情,章克标先生已垂垂老矣,如今他生活要靠林青来服侍,他也只能反其传统,“妇唱夫随”了。不久他便要离开乡土,去一个陌生的山坳农场生活。而当我写这篇文章时,他已从远方来信,说山坳里空气清新,上午看看书,下午搓麻将,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生我在。我想,这兴许便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老作家,在他活过了一个世纪之后惟一能选择的生活吧。如今,他老已高寿106岁,可谓中国现代作家活得最长的一位了。

P54-56

序言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这是苏东坡1071年于太湖之滨所留下之诗。去年春,正是在这般的诗境中,我和上海远东出版社编辑伍启润先生沿此山谷上道场山麓。那日,我们一边徜徉于山中胜景,一边聊谈起当前读书与出版的事。伍先生说,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过一套《火凤凰文库》丛书,十年前曾风行国内外,很受读者青睐。的确,那套丛书有20多本,如今我还摆放在书橱里,常常翻阅,开卷有益。他说,上海远东出版社正想编一套新的丛书出版。于是,我们就此话题相谈,颇为投机。我们沿着东坡之足迹,从道场山顶徐徐行走至幽谷,然后,在那高高的山冈上小坐休息。就在那一刻,有一片美丽的白云,从我们头顶悠然地飘浮过去,我们的目光远眺它慢慢地移动,此时,我若有所悟,对坐在我面前的伍先生说:“如果出一套丛书的话,就叫远东瞭望丛书》如何?”他听后,略一沉吟,随即赞同说“”好啊,我们不就是在东海之滨的上海嘹望这世界吗?”那日,我们就在这”尚爱此山看不足”的山冈上,定下出版计划。

《远东嘹望丛书》的出版,应算是一种缘分。之后,我把这套丛书的另外四位作者相约起来。当然,无论在学术界或文坛上,这几位作者,我心仪已久。那是因为他们所发表的文章,抑或他们出版的著作,都曾深深地吸引过我,也给予过我阅读上的愉悦。他们是学者型作者,且都是才、学、识兼备之人。如唐代刘知几所说,“才”指天赋睿智之气质,“学”是学术功底素养,“识”具理性思维的光芒,那么,这套丛书中的几位作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可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学人。如今,这套丛书,终于在隔了一年之后的第二个春天,在大家的互动相助下与读者见面。而拙著《诗魂旧梦录》也有幸忝列其中。

《诗魂旧梦录》所收篇章,大都于2000年后刊发于《读书》、《随笔》、《寻根》、《江南》以及《文汇报·笔会》、《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等各类报刊杂志上。由于所收之文,在写作时间上的不同,在内容与风格上的不同,所以乘这次出版之际,重新作了修润和编排。现把它辑成:“诗魂篇”、“旧梦篇”、“历史人物篇”、“书话序跋篇’’四辑。此次我选入集子中的散文随笔,虽有长有短、不拘一格,但无论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均自有来历与出处,保留了时代之烙印。同时,文中还插入20世纪30年代之初版本“书衣旧影”、“人物图片”,或“人文历史”之景,以让读者赏析回味。

近日,当我在小小的书屋,把这些书稿递寄之前夕,在一盏灯下,夜籁人静,我又把一摞打字稿,重新细读一遍,在那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似又重和自己一颗激动之心碰撞了一次。就在这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令人遥想和让人思索的那些年代,从而使我又重温了昔日之旧梦并读出了不尽之思绵……  今日正处科技发达之时代,要不了多时,此书就能付梓。于是我想,当读者在灯下展读此书时,书中那虽早已远去了的旧梦与诗魂,也会沿着你那盏灯的光亮,向你慢慢走来,而我与读者之间,也定会因灵犀相通而欣慰不已。

2006年3月5日,写于湖州苕溪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魂旧梦录/远东瞭望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建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62295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5: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