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开创性的新著中,埃里克·欧林·赖特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概念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重建。《阶级》为阶级的抽象结构概念和对特定历史环境中阶级角色的描述之间的断裂搭起了一座桥梁。它将剥削概念恢复为阶级分析的核心,在某种程度上它既容纳了中间阶级的经验复杂性,也涵盖了国家社会主义阶级结构的存在性。论证有力,逻辑简洁,文笔清晰,这些优点使得《阶级》成为当代社会学的一个意义重大的文献。
| 图书 | 阶级/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这一开创性的新著中,埃里克·欧林·赖特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概念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重建。《阶级》为阶级的抽象结构概念和对特定历史环境中阶级角色的描述之间的断裂搭起了一座桥梁。它将剥削概念恢复为阶级分析的核心,在某种程度上它既容纳了中间阶级的经验复杂性,也涵盖了国家社会主义阶级结构的存在性。论证有力,逻辑简洁,文笔清晰,这些优点使得《阶级》成为当代社会学的一个意义重大的文献。 目录 前言 1 提出问题:阶级分析的议程 马克思的遗产 当代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议程 第一篇 概念议题 2 一个概念的变迁——矛盾的阶级定位 概念构建的逻辑 构建矛盾定位概念的分析步骤 经验背景 理论约束 备选方案 建立一个新概念 概念构建的问题 3 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 罗默对阶级与剥削的阐述 走向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 再次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4 一般框架的内在含义和细节阐述 备选阶级理论 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历史理论 合法性与动机 阶级结构和国家的形式 阶级结构和阶级构成 阶级联盟 阶级结构中的妇女 结论 第二篇 经验调查 5 相互竞争的阶级定义的经验判别 经验研究的策略 判别的可操作化 重新对假说进行公式化阐述 统计过程的说明 经验结果 结论 6 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瑞典和美国的比较 阶级分布 对阶级结构中差别的解释 阶级和家庭 阶级结构和收入 7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意识 什么是阶级意识? 因果逻辑 可操作化 统计过程的说明 经验结果 结论 结论 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概念 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 阶级结构与政治 政治含义 附录I 变革概念的实际策略 附录Ⅱ 变量构建 附录Ⅲ 所用表格的完全数据 参考文献 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阶级/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埃里克·欧林·赖特 |
| 译者 | 刘磊//吕梁山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18378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0 |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A811.6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6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