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铁甲悍将(古德里安1888-1954)/二战风云人物
内容
试读章节

维斯瓦河畔的军人之家

在漫长的中世纪,德国的广大地区一直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神圣罗马帝国始建于962年,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帝国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意为这个国家享有教皇的保护,“罗马”意为它可以与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媲美,并且是其后继者。但这个幅员辽阔的帝国根本无法同曾经的罗马帝国相提并论。它既没有完善的中央机构,也没有常备军、财政与税务机构,甚至连帝国的皇帝也由帝国境内势力最为强大的7个诸侯选举产生的。

到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沦为了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其境内的诸侯国、自由城市多达300多个,直属帝国的骑士领地更是多达1700多个。各诸侯国、自由城市和骑士领地各自为政。在众多的诸侯之中,奥地利是最强大的王国,国王兼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头衔。普鲁士王国次之。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欧洲各国君主十分惶恐,很快组成了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趁势而起,统帅法军横扫了包括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内的整个欧洲大陆。1806年8月6日,在拿破仑的强迫之下,奥地利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了。

不过,民族意识渐已觉醒的德意志人并没有放弃战斗!奥地利、普鲁士等国联合沙俄、英国等国,终于在1814年4月打败了拿破仑。拿破仑一手建立起来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解体了。英、俄、普、奥等战胜国遂于当年10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外交会议。这次会议大体恢复了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欧洲的旧秩序。

不过,神圣罗马帝国并没有恢复,而是被一个更为松散的德意志联邦所替代了。原先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300多个诸侯国被合并成了35个邦国,自由城市也只保留了4个。由于奥地利的实力最强,德意志联邦的主席便由奥地利国王兼任。实力次之的普鲁士则取得了联邦副主席的席位。

这时,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加快,德意志的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猛发展。大部分邦国都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了工业国。国家的分裂状况已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民族意识已经觉醒的德意志人开始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富强的德国。历史将这一伟大的使命放在了普鲁士人的肩上。

1861年1月2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他的弟弟威廉亲王登基为普鲁士国王,称威廉一世。次年,威廉一世在军事改革问题上与众议院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政治上相对保守的威廉一世感到十分绝望,甚至做好了放弃王位、让儿子弗里德里希接任国王的打算。正当威廉一世走投无路之时,国防部长罗恩向他推荐了时任普鲁士驻法国大使俾斯麦。

俾斯麦出身贵族,曾长期担任普鲁士王国驻德意志联邦议会代表,对德意志联邦各邦国的情况十分熟悉。俾斯麦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他身体强壮,个性粗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且异常坚忍。他一直企图主宰普鲁士政局,但因其手段粗暴,先后被普鲁士国王拒绝了。

1862年秋季,俾斯麦的时代终于来临了。被自由派把持的议会否决了普鲁士政府的对军事改革的全部拨款之后,威廉一世召回了俾斯麦。俾斯麦表示,他将坚决支持威廉一世,不向议会屈服。

9月23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开始强行推行军事改革。在普鲁士议会的首次演说中,俾斯麦大声宣称:“德意志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这便是俾斯麦的“铁和血”,是他统一德意志的纲领和信条,他的“铁血宰相”的称号也由此而来。俾斯麦正是凭靠这种暴力,大胆而又狡猾地利用国际纠纷和有利时机,决定性地使德意志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统一起来。

经过俾斯麦强有力的军事改革,普鲁士的军事实力大增,尚武精神也在臣民中广为传播。在19世纪60年代中,俾斯麦先后通过挑起普鲁士与丹麦和奥地利之间的战争,控制了德意志联邦的许多小邦国,并迫使德意志联邦中力量最为强大的奥地利退出了德意志联邦,扫清了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最大障碍。

1867年4月16日,北德联邦宪法获得了通过,由普鲁士领导的21个邦国与3个自由城市组成的北德意志联邦正式成立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联邦主席,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兼任联邦首相。至此,德国北部已经统一,唯其南部的巴伐利亚、巴登、符登堡等邦国仍在法国的控制之下。

俾斯麦随即将矛头指向了法国。老奸巨猾的俾斯麦不愿让普鲁士承担主动挑起战争的恶名,他想让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扮演自卫反击的角色。1870年7月19日,俾斯麦利用普法两国之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权问题上的矛盾,成功地让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普法战争。法国的宣战,再加上俾斯麦的鼓吹,全德意志掀起了一股保卫与统一祖国的狂热之潮。

南部的邦国也与北德意志联邦签订了秘密攻守同盟,将其军队交付普鲁士统一指挥。经过一番激战,德军迅速攻破法国边防线,并在法国色当击败法军主力,俘虏了拿破仑三世。9月4日,巴黎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推翻了拿破仑三世建立的帝国政府,成立了共和国,并呼吁开展全面的卫国战争。共和国并没有挽救法兰西被彻底击溃的命运。战败的法国被迫将东北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割让给了普鲁士。

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的凡尔赛宫的镜厅,普鲁士国王与北德联邦主席威廉一世由德意志各邦君主推举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成立了,德意志的统一大业终于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也符合德意志民族的愿望,受到了绝大部分德意志人的热情支持和高度评价。德意志的统一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对其国力与国际地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

P2-4

目录

第一章 在战争中成长

 一 维斯瓦河畔的军人之家

 二 优秀的中央军校毕业生

 三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四 鏖战凡尔登和索姆河

 五 成长为出色的参谋军官

第二章 结缘装甲兵

 一 调往运输兵总监部任职

 二 着手研究机械化运输问题

 三 小有名气的机械化专家

 四 大力主张创建装甲师

 五 希特勒建立独裁统治

第三章 装甲兵小试牛刀

 一 组建机械化部队司令部

 二 出任第二装甲师师长

 三 强调集中使用装甲兵

 四 接任第十六军军长之职

 五 占领奥地利

 六 占领苏台德区

第四章 闪击波兰

 一 出任机动兵总监之职

 二 纳粹密谋闪击波兰

 三 指挥装甲部队闪击波兰

 四 重返出生地库尔姆

 五 坦克部队的高度威力

 六 击溃波军,大获全胜

第五章 长驱直入,突入法国

 一 与希特勒产生嫌隙

 二 支持“曼施坦因计划”

 三 向莫兹河挺进

 四 指挥部队强渡莫兹河

第六章 直抵英吉利海峡

 一 不给法军任何喘息之机

 二 希特勒突然发布命令

 三 组建古德里安装甲兵团

 四 法国投降,结束西线之战

第七章 东线作战,猛攻苏联

 一 “巴巴罗萨”计划

 二 就任第二装甲兵团司令

 三 “该我们上场了” 

 四 顺利完成第一阶段任务

第八章 强力猛攻,快速推进

 一 与克卢格产生分歧

 二 强渡第聂伯河

 三 重建古德里安装甲兵团

 四 攻占罗斯拉夫尔

第九章 回师大战乌克兰

 一 主张直接进攻莫斯科

 二 奉命回师,转战乌克兰

 三 陷入苦战,要求增兵

 四 发动奇袭,快速推进

 五 结束基辅战役·

第十章 陷入苦战,图拉受挫

 一 攻占奥廖尔,剑指莫斯科

 二 遭遇T-34坦克集群

 三 在严寒中陷入苦战

 四 建议取消攻击莫斯科的命令

 五 图拉苦战,险些要命

第十一章 违令撤退,被迫离职

 一 违令撤退,惹恼希特勒

 二 与希特勒产生战略分歧

 三 被迫离职,转人预备役

 四 盟军反攻,战局逆转

第十二章 艰难应付战局

 一 接任装甲兵总监

 二 秘密会晤戈尔德勒

 三 反对发动1943年夏季攻势

 四 拒绝参加政变集团

 五 左支右绌,险象环生

第十三章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一 企图改组最高统帅部

 二 盟军实施“霸王”计划

 三 “七·二○”事件

 四 接任陆军总参谋长

 五 德军的最后一次反攻

第十四章 第三帝国落下帷幕

 一 主张在西线实现停战

 二 被希特勒解除所有职务

 三 德国法西斯的末日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参战双方都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风云人物。他们或为法西斯卖命,成为遗臭万年的战争罪犯;或为国家和民族的自由而战,成为名传千古的英雄。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舞台上最富传奇性的风云人物之一。他是德国装甲兵之父,是闪击战的创始人。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这位铁甲悍将指挥庞大的装甲集团扫荡欧洲大陆,四处出击,不可一世,令世界震惊!

古德里安无疑拥有一流的军事才能,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将自己的军事才能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上,而是助纣为虐,阻碍和延缓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因此,他是战争恶魔希特勒的帮凶,是为法西斯德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而服务的。这位军事奇才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千古罪人,并且无法逃脱最终失败的命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法西斯德国败势已现,由于不愿眼睁睁地看着整个德国跟希特勒一起走向灭亡,古德里安在政治和战略上与希特勒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两人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最终,因主张限制希特勒的权力,并在西线与盟军达成停战协议而被希特勒解除了一切职务。

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里德尔·哈特曾这样评价古德里安:“……一个曾经大规模创造历史的人……古德里安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是一个具有极重大影响的人物。没有他,也许希特勒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有必要充分地认识他,了解他。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古德里安,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铁甲悍将·古德里安》。本书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基础,较为全面地还原了古德里安所处的特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古德里安的个性特征和人生轨迹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其沦为纳粹帮凶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作了较为深刻的揭示。希望这些内容能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引发大家去思考诸如个人才能与历史定位,个人选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内容推荐

鸿儒文轩编著的《铁甲悍将(古德里安1888-1954)》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基础,较为全面地还原了古德里安所处的特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古德里安的个性特征和人生轨迹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其沦为纳粹帮凶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作了较为深刻的揭示。希望这些内容能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引发大家去思考诸如个人才能与历史定位,个人选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编辑推荐

被誉为“装甲兵之父”、“铁甲怪杰”、“铁甲闪电”、“闪击英雄”的古德里安无疑是二战期间最受世界瞩目的风云人物之一。在纳粹德国对外侵略的过程中,他指挥的装甲部队所向披靡,击败了波兰,踏碎了法兰西,重挫了苏联,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战绩!从单纯的军事角度来讲,他绝对称得上是一名闪击英雄!遗憾的是,他没有将自己的军事才能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上,而是助纣为虐,成了臭名昭著的战争罪犯。鸿儒文轩编著的《铁甲悍将(古德里安1888-1954)》在大量考证历史资料和细节的基础之上,以全新的视角,将传主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置于其所处的特殊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将其一生的成败得失以“皮里阳秋”之手法呈现在读者面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铁甲悍将(古德里安1888-1954)/二战风云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鸿儒文轩编
译者
编者 鸿儒文轩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44420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4219055
中图分类号 K835.165.2=53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4: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