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下何人不归家--解读小平不归家之谜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三落三起,经年名垂宇宙。小平他却没回过家。乡亲们不禁深情颤问:小平为何不回家?作者章夫在百年老院子、百岁老爷子、百本留言簿的诉说里,和我们一起解读小平不归家之谜……

目录

壹 百年“老院子”倾情述说

 1 清明时节雨纷纷。2003年清明节,“邓家老院子”

 没有一点儿凝重的气氛。老天爷艳阳高照,眼旁是

 一派大跃进式的劳动场面,耳畔是叮当作响的一派

 繁书记景象。劳动号子织成了一幅特有的“祭祀图”。

 2 “老院子”青石地板,白墙灰瓦,显得异常简朴。

 这座“老院子”始建于清代晚期,续建至民国时期。

 3 这位精力旺盛的德国作家在体验到“本床”的灵

 气之后,沿着小平不同时期的足迹,进行了整整10年

 的调查研究,终于写出他的又一力作《邓小平传》。

 4 “邓家老院子”虽然在牌坊村只是极为普通的农

 家小院,但到这里的人们都极力想从这普通中寻找出

 一丝与伟人有关的神秘来。

 5 虽然这牌坊与邓小平没有一点关系,但因为邓时

 敏姓“邓”,这牌坊也跟着“倒霉”了。看来在“倒

 邓”的年月里,红卫兵们倒“邓氏牌坊”就是因为它

 姓“邓”。“姚坪里——伟大大队——反修大队——

 牌坊村”,牌坊会地名的变迁,记载着一个伟人的沉浮。

 6 在今天的牌坊村,仍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我

 是广安叫花子(乞丐),最恨江青几爷子。小平同志快出

 来,免得我们饿肚子!”

……

贰 百岁老爷子世纪诞辰

叁 百本留言簿千古绝唱

试读章节

这一天,正好是1978年的除夕。

小平并没有忘记“还会回来看你们的戏”这件事。1979年12月,他把川剧团请到北京演出,而且是给更多的中央领导同志演出。一下子便使传统川剧的魅力广为传扬。

自此,中国戏剧的春天真正到来了1

1996年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词作家杨笑影参加全军双拥晚会的创作,他想写一首带有“川”味的歌,从何入手呢?想来想去他的脑中一闪念:四川出过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是四川人的骄傲,特别是小平那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表现了他浓浓的乡情。思路有了。于是几经思索、几易其稿后,乡土味十足的《家乡话》诞生了:

一口甜丝丝脆嘣嘣清粼粼味悠悠又关又纯又土又亲还加点麻酥麻酥辣呼辣呼的四川话哟,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老人家的嘴巴,好多年了啥子都甩得开呀,硬是甩不开这浓浓的家乡话……老人家,老人家,你把这片土地叫亲娘,你还是这片土地的小娃娃!

《家乡话》歌词创作完成后,被海政歌舞团著名作曲家王锡仁一眼相中。这位写过歌剧《红珊瑚》、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和《父老乡亲》的老作曲家,也是四川人。他很快写出具有四川清音味道的曲子。王锡仁首先想到让彭丽嫒来唱这首歌,如果男声则首选阎维文或吴雁泽,但最终因为他们不能说地道的四川话而作罢。后来,《家乡话》还是由重庆妹崽周小惠在全军双拥晚会彩排吋首唱,很受欢迎。在京的川妹子李丹阳、朱砂等都曾唱过这首歌。

1996年这首歌被拍成MTV,在中央电视台每周一歌栏目播放后,反响强烈。

不少人说,从这纯正的原汁原味的川腔里,邓小平、朱德、陈毅等一大批川籍老革命家的形象又涌上心头,跃然纸上。

1980年7月6日,小平视察峨眉山,考虑到他的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准备采取分段封山,阻断游人。他知道以后坚决不同意。“怪得很。我们也是游客,人家也是游客,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不要因为我们来了,把游客挡到外边。”邓小平说。

快走到清音阁时,碰到一个老太婆跟小平同志打招呼:“老人家,您得福啊!”小平同志说:“大家得福嘛!”这个才太婆没有认出是小平同志,后来另一位同志和小平同志打招呼了,老太婆一下子知道了,就转过身来,拉住小平同志的手说:“唉呀,你是活菩萨呢!”就要跪下去。小平同志把她扶起来,问她:“老人家,多大年纪了?”“76岁了。”“唉呀,我们两个人是老庚呀!”(老庚,四川话就是同年生。)小平同志问她:“生活如何?”老太婆说:“唉呀,比过去好得多了,现在生产队把生产责任制都放在我们头上,还不大干,政策这么好,托您老人家的福呀!”一问一答,真像两位唠家常的陈年老友!

其实,像这样精彩的“唠家常”在邓小平的生活中可谓层出不穷——

邓小平1992年春视察南方。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是1992年1月21日到深圳视察的。两位老战友在仙湖植物园栢逢,自然高兴万分。

“我们在一起几十年咯。”小平同志深情地说。

“我们是1932年认识的。”杨尚昆说着掰起指头数起来,“四二、五二、六二……九二,60年了!”

这时身背三部相机的杨绍明(杨尚昆的儿子)走过来,握着小平同志的手:“邓伯伯,新年好!”

邓榕说:“他可是全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呀!”

小平遂睿智和幽默地说:“你们杨家出了两个主席咯!”

瞬间,全场大笑起来。

在深圳植物园的湘妃竹、人面竹、方竹前,小平同志伫立观赏。植物园负责人介绍说,毛主席的诗句“斑竹一枝干滴泪”中的斑竹,就是指这种湘妃竹。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妃子逃难到九嶷山,哭得很伤心,一滴滴泪水滴在竹子上,就成为现在的湘妃竹。

小平同志说:“成都竹子很多,有红的、紫的、黑的,也有方的。”植物园负责人说:“成都的望江公园各种竹子都有。”在场有人说,这里有的竹子就是悄悄地从成都“弄”来的。

小平同志开玩笑说:“这也属知识产权问题啊,我是四川人,要你们赔偿啊。”周围的人全都笑起来,观赏植物区里笑语声声。P165-16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下何人不归家--解读小平不归家之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章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429624
开本 24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6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8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7: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