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新知求索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在名作《巴黎圣母院》中提道:建筑学一直是人类的巨著,是人类各种力量的发展或才能发展的离要表现。不断涌现的建筑深刻揭示了建筑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轨迹,更透视出当代建筑科技与文化交叉的特色。本书正是以中外建筑文化为交叉点来进行阐述。

序言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所处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建筑”一词是多义词,它既表示营造活动,也表示其成果——建筑物,更是某个时代、某种风格建筑物的技术与艺术特征的总称。从埃及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宫殿、府邸、神庙及陵墓的巨型建筑到21世纪不断涌现的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生命建筑,都深刻揭示了建筑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轨迹,同时更透视出当代建筑科技与文化交叉的特色。这也正是本书以中外建筑文化为交叉点编著的缘故。

当今的中外建筑都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期,以中国为例,由于建筑技术的滞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已在一定层面上导致了与西方建筑的趋同。对此,梁思成先生早就做出过“预测”:建筑的发展“必然从所掌握的建筑材料,先满足适用的要求,然后才考虑满足观感上的要求;必然先解决结构上的问题,然后才解决装饰加工的问题。”童隽先生也曾指出:“不需想象就能预料,钢铁和混凝土的国际式(或现代派)风格将很快地被普遍采用,……中国的重要城市里,这种风格已经迅速普及。”

20世纪作为人类有史以来重要历程所提示的伟大哲理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更是科学与艺术、技术与文化、社会与自然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人类将步入一个波澜状阔、五色缤纷的世界。就建筑领域而言,无论是从总结20世纪科技经典,还是展望21世纪新问题,都需要一个从多视角、多方面探讨、介绍并普及建筑科技与文化的书。从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到建筑美学、从建筑功能的超前性到建筑情感的融入都在呼唤建筑师的人文情怀。

应该承认,当代及未来建筑其文化性受自然条件之制约;其社会性更多关爱人类、服务社会;其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点要求建筑为人类创造安康时空,要求建筑师致力于全新的建筑领域,尤其是大城市的现代文化环境关系的探索。本书不仅关注城市设计、住宅环境的问题,还包括无障碍设施、城市建筑安全等新问题;从加强建筑师及全社会的建筑文化修养出发,本书还系统归纳建筑科技的诸方面及富于综合艺术的建筑人文篇章,从而使该书不仅实用、可靠,还能达到同一学科的前沿水平。信息时代进行建筑创作首先必须站在科技与文化的交叉点上重新认识建筑学。要创造新的建筑文化,必须要传承与创新。没有历史的存在或仅有历史存在的因素都不能称谓传统,同样创新不仅要认识并运用传统,更要注入新的因素去丰富传统。当代高科技给建筑科学文化的内涵注入了新的生命,因此建筑师、工程师更要用好的作品来满足社会及公众无限的创造性活动之需求。

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和文人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气质。人之所以能称为人,是他懂得善恶美丑,懂得日常生活和为人的一些基本准则:具有丰富人文知识和人文气质的人,身上积淀了祖国优秀文化的底蕴,汲取了本民族和人类精神之精华。他具有很强的判断力、美的欣赏力、适应变化的灵活性和自信心。这样的建筑师他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理解人类文化和价值体系,并把这种知识与其很强的判断力结合起来,批判地思考科学、道德、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他的敬业、勤奋、团队精神以及善于交流的能力使他能与周围的人很好地合作共事,为祖国、人民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在新世纪中,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都将有赖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这就要求建筑的创新人才必须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知识,人文知识是精神领域的知识。因而,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人文气质与科学精神的合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认为:做建筑师需要人文精神,做创作需要科学精神,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贯通,必然会形成建筑家的大学问。

建筑与建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及未来趋势都将一再证明,建筑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正如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名作《巴黎圣母院》中所言的“建筑学一直是人类的巨著,是人类各种力量的发展或才能发展的主要表现”。作为当代中国建筑科技工作者,不仅应继续探索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宝库,不断汲取中西建筑文化的精华,启迪并丰富自己的创作思维,同时也更有责任去宣传建筑科技与文化,或许这正是我们组织编撰此书的价值所在。不当之处请读者教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新知求索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磊//李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350260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09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8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