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博雅文库》为青少年朋友们介绍了一系列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让你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史学家一样睿智,像文学家一样才华横溢。《少年博雅文库》,助你叩开智者之门!
| 图书 | 柏拉图(公元前399年)/少年博雅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少年博雅文库》为青少年朋友们介绍了一系列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让你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史学家一样睿智,像文学家一样才华横溢。《少年博雅文库》,助你叩开智者之门! 内容推荐 “柏拉图”——“宽肩膀或宽额头”(吉希腊语意)。名如其人,他不但有着摔跤冠军的强壮体魄,更有着哲学家的天生智慧。他师从苏格拉底八年,继承老师用生命换得的思想衣钵,并用对话录的形式,让它们在哲学的历史星空中熠熠生辉。 但是,尽管智者们在对话录中打起了思想的擂台,但柏拉图却始终隐身幕后。到底为什么? 谜底在哪里? 我们等着未来你的答案—— 目录 引言 仅仅作为开始 第一章 第二章 苏格拉底之死 1城邦·神话 2生活 3烽火年代 4生平与创作 第三章 美德·知识 1高尔吉亚 2普罗泰戈拉 3美诺 4泰阿泰德 第四章 理想国 1隐身戒指 2别了,猪的城邦 3城邦的美德 4哲学家 5城邦的灵魂 6影像与真实 第五章 爱 1爱的讲辞 2第俄提玛 第六章 中庸之道 1政治家 2好好恶恶 第七章 落草 1西西里的梦 2后人 3尾声 试读章节 终于,苏格拉底决定去试探神谕的真意。他拜访了一个又一个自认为最聪明,或公认为聪明的人,但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他强烈感受到什么叫愚蠢无知、盲目自大、自吹自擂。有的人以为自己知道一切,但事实上什么都不知道,没有任何智慧。苏格拉底试着把真相告诉他们,却引来极度的忿恨。当他离开时,终于明白了神谕的意旨:所有人都一样,大家都是无知之人,但是,他们以无知为有知,苏格拉底却以无知为无知。在这点上,他的确要比他们聪明。 当时在辩护席上,苏格拉底言辞激烈,真诚的秉性让他忘记了在面对公众讲演时,是需要伪装和虚饰的。那些在公开辩论中独占鳌头的修辞学家、智者们则深谙此道,无论内容多么空洞,思想多么贫乏,只要是众人喜欢的,就大肆吹捧,以表明自己与万众同心的立场。苏格拉底做不到这一点,不是他不能够,而是他根本不会。辩解的过程中,他不但不向民众示好,摇尾乞怜地争取几张同情票,反而自嘲是一只黏附在马身上的马虻,良种马肥硕而迟钝,急需马虻的刺激,雅典城邦正是这样的一匹骏马,神将苏格拉底派到此地,就是命他来唤醒、劝导每一个高贵的雅典人——放弃收敛钱财、沽名钓誉的恶习,专注于追求智慧、真理和美德。为了神,他无暇参与政治、管理家事,甚至弄得一贫如洗。 但是,一般人又怎能相信虔诚的苏格拉底真的是为了神的荣誉才如此行事?对于揭露自己无知的规劝。即使是善意的,又怎能泰然处之?于是,他们把苏格拉底的“罪状”递进王宫,交付法庭,最终以二百八十一票对二百二十票宣告他有罪,并以“蛊惑青年,敬奉新神”的罪名判处其死刑。怎能相信,以“希腊的学校”著称的雅典公民,竟把自己的拯救者推上了祭坛! 当审判官宣布最后结果时,苏格拉底寒心彻骨。然而,他最后的一席话依然铿锵有力:死亡本身不足为惧,因为死亡之境是好是坏,没有谁知道。一般人瞑怕死亡,认为它罪大恶极,恰恰是犯了“以不知为有知,以无智为有智”的错误。相形之下,摆脱死亡易,逃避罪恶难。“死亡”和“罪恶”犹如两大追捕者,且后者动作更为迅猛。苏格拉底自认为年迈迟钝,所以被慢跑者“死亡”追上,而指控者年轻健壮,所以被快跑者“罪恶”追上。 苏格拉底至死都相信,在人的面前,他有“罪”——“虔诚之罪”;但在神的面前,他是何等荣光——不辞艰险、不计安危、恪守神谕、忠于职守。“我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哪怕去死一百次!” P12-1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柏拉图(公元前399年)/少年博雅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47086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6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98 |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1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502.232-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2 |
| 宽 | 148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6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