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典音乐颠峰40部
内容
编辑推荐

有成千上万的人喜爱古典音乐,还有成千上万人想亲近古典音乐却不得其门而入——作曲家众多,作品众多,版本众多,音乐的海洋是如此地浩瀚!但不管出于何种情况,本书都能适合你。

本书向入门者介绍了40部重要而又通俗的古典音乐作品,教你听什么、为什么听、买什么唱片,讲述古典艺术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书中还介绍了30多位作曲家的其他120多部作品,时间跨越了三个世纪。鲁德尔在不借用音乐术语的情况下带你领略了一部又一部作品,逐个乐章加以解析,指出旋律与主题,明辨音乐的精华、著名段落和重要过渡段,以此帮助读者理解音乐结构。经他指点迷津后,古典音乐不再是一堆杂乱的声响,而是像摇滚乐一样通俗易懂,让人心怡。

内容推荐

这本书向入门者介绍了40部重要而又通俗的古典音乐作品,教你听什么、为什么听、买什么唱片,讲述古典艺术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书中还介绍了30多位作曲家的其他120多部作品,时间跨越了三个世纪。鲁德尔在不借用音乐术语的情况下带你领略了一部又一部作品,逐个乐章加以解析,指出旋律与主题,明辨音乐的精华、著名段落和重要过渡段,以此帮助读者理解音乐结构。经他指点迷津后,古典音乐不再是一堆杂乱的声响,而是像摇滚乐一样通俗易懂,让人心怡。

目录

序言(比利·乔)

绪论

一 巴赫:《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

二 巴赫:《B小调第二乐队组曲》,巴赫作品编号1067

三 巴伯:《弦乐柔板》

四 巴托克:《乐队协奏曲》  

五 贝多芬:《降B大调为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所作钢琴三重奏“大公”》,作品97号

六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作品73号

七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号

八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作品125号

九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作品9号

十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作品68号

十一 科普兰:《阿帕拉契亚之春》,为玛莎创作的芭蕾舞剧

十二 德彪西:《牧神午后》

十三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十四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十五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16号

十六 亨德尔:《水上音乐》

十七 亨德尔:《弥赛亚》清唱剧三部分

十八 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

十九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作品32号

二十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泰坦”》

二十一 门德尔松:《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作品90号

二十二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作品K58l号

二十三 莫扎特:《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埃尔维拉·迈迪根”》,作品K467号

二十四 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作品K551号

二十七 奥尔夫:《布兰诗歌》

二十八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43号

二十九 拉威尔:《波莱罗》

三十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三十一 圣·桑:《动物狂欢节》

三十二 舒伯特:《A大调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五重奏“鳟鱼”》,作品667号

三十三 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三十四 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三十五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作品314号

三十六 理夏·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品30号

三十七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三十八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作品49号

三十九 柴科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作品74号

四十  维瓦尔第:《四季》

附录A

 部分音乐术语汇编

结束语

 其他重要作品名录

 一些补充作品

致谢词

试读章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第二乐队组曲是他创作的4首组曲中的一首。确切的创作日期尚存分歧,因为巴赫作品的创作日期并无准确记录。这套组曲最有可能创作在1717年至1723年或1729年至1731年之间,完成创作可能是在前一时期,后一时期则加以重新抄写和修订。不管哪一时期更准确,说这套组曲或序曲创作于巴洛克音乐顶峰时期,大抵是不会错的。巴赫和亨德尔是作品流传至今的数十位作曲大师中的佼佼者,同一时代从事写作的有伏尔泰、笛福和菲尔丁等人,安东尼·华托(法国画家)、克里斯托弗·雷恩(英国建筑师)和后来的卡纳莱托(意大利画家)创作了具有时代风格的艺术和建筑作品。一言以蔽之,这是个充满创作热忱的时代。

“乐队组曲”可以用“序曲”来换称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0uvetture(法语“序曲”),因为这首曲子是用法国巴洛克风格创作的。这4首组曲的特点,在于任何一首均以舞曲的形式写就。“乐队”这个词容易让人发生误解,仿佛有一大群乐手似的。尽管这些作品可以也曾经被大型乐队演出过,但巴赫的本意却是让一到两个乐手演奏一个声部以限制乐队人数,因为巴赫时代的乐手人数有限。

虽然每一首组曲中都有一些有名的乐章,比如第三号组曲中有名的咏叹调,但第二号组曲可能是4首组曲里演得最多的一首。其确切名字是供长笛、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用的B小调序曲,另外低音羽管键琴参与了整首曲子的演奏。这首组曲特别出名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巴赫使用了独奏长笛,后来像长笛协奏曲一样成了独奏长笛的重要曲目,成为所有长笛手的主打曲目。

第二号组曲分成7段不同舞曲,长笛在每一乐章里都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注意的是频繁的段落重复,这是巴洛克风格的一个特点。该组曲每一乐章中的某些片断会重复两到三次。欣赏这首啦子的有趣之处,在于观察演奏者是如何变化这些重复段落,从而使得这些段落听起来妙趣横生的。P16-17

序言

我是属于幸运的人。我这么说,不单是因为自己在流行音乐领域愉快地耕耘了多年,当年还因为在孩提时代,父母就将我领进了古典音乐的大门。从此,我便与古典音乐相伴,它影响了我的写作并将终生赐我以灵感。至今,我常常坐在钢琴前,凭记忆弹奏某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可能是德彪西的,也可能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这不禁令我想起,现在很多学校被迫削减音乐课程,很多孩子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和巴赫是谁,更不要说其他重要作曲家,这是个多么让人遗憾的事情。

我4岁开始上钢琴课时,经常觉得那些练习曲枯燥乏味。不过我听力好,能模仿那些著名作曲家的风格。因此我也懒得练音阶,而是模仿拼凑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每天即兴编造一段乐章。一星期下来,我就炮制出了一首完整的新作品,但该弹的东西却仍然不会弹。及至于我上了中学后,得益于古典音乐的训练,我又多了一个有趣的发现:每次参加聚会,我都喜欢跑到钢琴前,独自即兴弹奏那些孤独的曲子。不久我就注意到,开始有姑娘聚精会神地听我演奏,而且人数越来越多。我逐渐认识到,原来音乐还具有催情作用,只不过这是贝多芬、莫扎特、李斯特和无数其他作曲家多少年前就已洞察的真理。

作为作曲家,我从古典音乐名家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实际上,所有作曲问题都可以在古典音乐里找到解决答案。贝多芬就曾提到并解决了所有的作曲问题。无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还是百老汇歌舞乐,要成为好音乐,关键都在作曲。作曲要素包括和声、旋律和节奏,尤其是旋律。如果一首流行歌曲第一次听就能让你着迷,对你产生作用的是旋律,也就是音乐圈子里形容的“摄人心魄的地方”。事实是,古典音乐里“摄人心魄的地方”俯拾即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六号)就是一段接着一段动人的旋律,融合在一起绘就出一幅巨大的图画。旋律本身的指示性很强,可以确定歌词或剧本的主题。

我写歌,首先想到的是旋律。一旦有了旋律,在情绪和旋律特点的激发下,歌词似乎也就翩然而至了。古典音乐也不例外:旋律创造出感情的形象,但相对于流行歌曲有限的时长,古典音乐歌词的文学范围却要广得多。

无论何时我听到一段旋律,我都要凝神倾听。哪怕我站在电梯里,如果听到大楼里正在播放用我的歌曲改编而成的背景音乐,我的反应也是一样。古典音乐则要求更为敏锐的倾听,给朋友们介绍古典音乐,实在让我激动万分。我大致先给他们听莫扎特,然后逐步过渡到贝多芬,再接着听浪漫派如舒曼或德沃夏克的音乐。我在立体音响上放古典音乐,这也明显影响到了我女儿。看到她汲取着这些瑰宝,获得了传承,她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真是件其乐无比的悦事。

我多次发现自己在作曲上受到我所钟爱的古典音乐的影响,次数之多常常令我愕然。如在《梦之河》的最初版本中,混合了带有古典风格的摇篮曲、安布罗斯圣咏和一点点舒曼风格的浪漫派音乐元素。《今夜》这支歌的和声部分借鉴了贝多芬的旋律;而具有20世纪50年代末doo—wop特征的《最长一次》则由莫扎特的钢琴曲改编而来。不过这不奇怪,历史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不是这些先辈作曲家,我们不可能写出今天的热门歌曲来。

要知道,我们在当代音乐中寻找的满足同样能在古典音乐里发现。如果你正在寻找革命或浪漫音乐,那么想想这件贝多芬吧。他的无产阶级主人公拿破仑称了帝,这让贝多芬痛苦不堪,一怒之下把原先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撕了个粉碎。毫无疑问,比起专集销量上百万的摇滚歌星在电视上撕教皇的照片来,这种抗议要真诚得多。如果你因为音乐家的波希米亚气质而喜欢今天的音乐,那你真应该看看古典音乐家们是如何经过了多年奋斗才学会各自的技艺,并且抱着至少凭自己的音乐谋生的愿望辗转于各个职业之间的。即便失败,他们仍然矢志不渝,只因为他们热爱音乐。相比古典音乐家,今天的摇滚青年显得那么的自命不凡。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事实:摇滚乐手特别是像我们这些签有丰厚报酬合同的人(古典音乐家可没这个待遇),已经不再是亡命之徒或者忍饥挨饿的艺术家。

当今音乐每况愈下,因此古典音乐所提供的连续性便让人备感宽慰,特别是如果你肯花时间好好吸收古典音乐养分的话。力量、激情、性、焦虑、情欲、激励、悲哀、欢乐……这一切都能在古典音乐里找到。如果你想听布鲁斯,就去听巴伯的弦乐柔板;不会有比这再悲伤的布鲁斯了。如果你想跳舞,试着感受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的狂野节奏,或者勃拉姆斯和肖邦那富于感染力的热烈旋律。比起今天MTV频道的Yo!MTVR Raps节目中千篇一律的4/4拍呆板舞曲来,创作这些切分音乐的挑战性要大得多。

让自己渐渐熟悉古典音乐,它将让你终生快乐,而这是流行一时的时尚和风潮无法做到的。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德彪西、巴赫、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科普兰、马勒以及所有其他长眠地下的音乐巨匠,都在与我们共享他们灵魂的秘密。我们从他们那里受益良多。也许通过我的介绍希望你们来阅读这本好书,我也能还清一部分人情债,反过来让音乐也走进你们的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典音乐颠峰40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安东尼·J.鲁德尔
译者 鲁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284158
开本 32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05.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