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郁达夫自述
内容
编辑推荐

他风流倜傥,称得上少华情种;他笃于友情,和郭沫若相交几十年;他也是20世纪最有民族气节的诗人之一。他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本书将他的散文、日记、书信、诗歌等各种样式中有关的自述材料都作为选辑的对象,尽可能保持郁达夫文章本来的完整面貌,让读者在了解传主生平经历的同时也能领略郁达夫文章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内容推荐

1921年,一部名叫《沉沦》的震世骇俗的小说集风行沪上,郁达夫因而声名鹊起。

郁达夫风流倜傥,称得上少年情种。他与王映霞之间那一段以激情始,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

郁达夫笃于友情,和郭沫若相交几十年。他们自称“孤竹二君子”,相濡以沫,人所共知。

郁达夫也是20世纪最有民族气节的诗人之一,他于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目录

第一章 少年时代/1

1.悲剧的出生/1

2.我的梦,我的青春! /7

3.书塾与学堂/11

4.水样的春愁/16

5.远一程,再远一程! /21

6.孤独者/25

7.大风圈外/30

8.海上/35

第二章 岛国十年/39

1.雪夜/39

2.日本的文化生活/44

3.结发妻孙荃/48

4.《沉沦》,抒情时代的歌唱/52

第三章 “创造”年月/55

1.归航/55

2.回到没有铁窗的囚牢/62

3.在创造社的旗帜下/65

4.还乡/69

5.统计学讲师的苦闷/77

第四章 向往南方/86

1.南行记/86

2.一个人在途上/95

3.作家眼中的革命策源地/101

4.告别广州/106

第五章 恋情似火/114

1.再作一次耶和华的工作/114

2.王映霞之恋/124

3.情书一束/140

4.沪战中的生活/149

5.钓台的春昼/154

6.关于《达夫自选集》/16l

第六章 西子湖畔/163

1.移家杭州/163

2.行旅的灵魂叫卖者/167

3.屯溪夜泊/172

4.北国巡游/176

5.雁荡山的秋月 /18l

6.耀春之殇/188

7.风雨茅庐/191

第七章 抗日烽火/194

1.我自浙东来闽海/194

2.榕城春暮/198

3.不愿做奴隶/206

4.参加鲁迅葬仪/211

5.毁家诗纪/219

第八章 椰雨蕉风/228

1.国与家/228

2.槟城三宿记/232

3.星洲草木最繁华/235

4.敌我之间/24l

5.乱离中的歌吟/246

附录:流亡与失踪/250

后 记/264

试读章节

大风圈外

人生的变化,往往是从不可测的地方开展开来的;中途从那一所教会学校退出来的我们,按理是应该额上都负着了该隐的烙印,无处再可以容身了啦,可是城里的一处浸礼会的中学,反把我们当作了义士,以极优待的条件欢迎了我们进去。这一所中学的那位美国校长,非但态度和蔼,中怀磊落,并且还有着外国宣教师中间所绝无仅见的一副很聪明的脑筋。若要找出一点他的坏处来,就在他的用人的不当;在他手下做教务长的一位绍兴人,简直是那种奴颜婢膝,诌事外人,趾高气扬,压迫同种的典型的洋狗。

校内的空气,自然也并不平静。在自修室,在寝室,议论纷纭,为一般学生所不满的,当然是那只洋狗。

“来它一下罢!”

“吃吃狗肉看!”

“顶好先敲他一顿!”

像这样的各种密议与策略,虽则很多,可是终于也没有一个敢首先发难的人。满腔的怨愤,既找不着一条出路,不得已就只好在作文的时候,发些纸上的牢骚。于是各班的文课,不管出的是什么题目,总是横一个呜呼,竖一个呜呼地悲啼满纸,有几位同学的卷子,从头至尾统共还不满五六百字,而呜呼却要写着一二百个。那位改国文的老先生,后来也没法想了,就出了一个禁令,禁止学生,以后不准再读再做那些呜呼派的文章。

那时候这一种“呜呼”的倾向,这一种不平,怨愤,与被压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跃跃山雨欲来的空气,实在还不只是一个教会学校里的舆情;学校以外的各层社会,也像是在大浪里的楼船,从脚到顶,都在颠摇波动着的样子。

愚昧的朝廷,受了西宫毒妇的阴谋暗算,一面虽想变法自新,一面又不得不利用了符咒刀枪,把红毛碧眼的鬼子,尽行杀戮。英法各同屡次的进攻,广东津沽再三的失陷,自然要使受难者的百姓起来争夺政权。洪杨的起义,两湖山东捻子的运动,回民苗族的独立等等,都在暗示着专制政府满清的命运,孤城落日,总崩溃是必不能避免的下场。

催促被压迫至二百余年之久的汉族结束奋起的,是徐锡麟、熊成基诸先烈的牺牲勇猛的行为;北京的几次对满清大员的暗杀事件,又是当时热血沸腾的一般青年们所受到的最大激刺。而当这前后,此绝彼起地在上海发行的几家报纸,像《民吁》、《民立》之类,更是直接灌输种族思想,提倡革命行动的有力的号吹。到了宣统二年的秋冬(一九一0年庚戌),政府虽则在忙着召开资政院,组织内阁,赶制宪法,冀图挽回颓势,欺骗百姓,但四海汹汹,革命的气运,就成了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面了。

是在这一年的年假放学之前,我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实在是真的感到了绝望,于是自己就定下了一个计划,打算回家去做从心所欲的自修工夫。第一,外界社会的声气,不可不通,我所以想去定一份上海发行的日报。第二,家里所藏的四部旧籍,虽则不多,但也尽够我的两三年的翻读,中学的根底,当然是不会退步的。第三,英文也已经把第三册文法读完了,若能刻苦用功,则比在这种教会学校里受奴隶教育,心里又气,进步又慢的半死状态,总要痛快一点。自己私私决定了这大胆的计划以后,在放年假的前几天,也着实去添买了些预备带回去作自修用的书籍。等年假考一考完,于一天冬晴的午后,向西跟着挑行李的脚夫,走出候潮门上江干去坐夜航船回故乡去的那一刻的心境,我到现在还不能忘记。

“牢狱变相的你这座教会学校啊!以后你对我还更能加以压迫么?”

“我们将比比试试,看将来还是你的成绩好,还是我的成绩好?”

‘被解放了!以后便是凭我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奋斗的远大的前程!”

这一种喜悦,这一种充满着希望的喜悦,比我初次上杭州来考中学时所感到的,还要紧张,还要肯定。  P30-31

后记

郁达夫是一位有影响的现代作家。1934年,他应一书铺之约写一部自传,并陆续在刊物上发表了九篇自传体散文。然而这一写作计划最后没有完成,这是十分可惜的。好在郁达夫相信“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主张,他存作品里大量叙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许多文章都具有自叙传的性质,将它们搜集、组合、连缀,是可以成为一部准自传的。当然,这种由别人选编的准自传不同于传主本人写的自传。它好像是一部纪实性的影视片,所用的虽然都是实地拍摄的第一手材料,但由于经过导演和剪辑师的工作,它同时也就蕴含着艺术家对传主的理解和评价了。

在《所谓自传也者》一文里,郁达夫说:“自传的样式,实在多不过。”在创作实践中,他也是以多种样式来写自传的。他既写出一系列散文的自传,也写出像《自述诗》、《毁家诗纪》这类诗歌体的自传。因此,在编辑《郁达夫自传》时,我将他的散文、日记、书信、诗歌等各种样式中有关的自述材料都作为选辑的对象,我想应该是可以的;况且这样做大大增强了这本准自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在选辑过程中我尽量避免将材料搞得过碎,而是尽可能保持郁达夫文章本来的完整面貌,让读者在了解传主生平经历的同时也能领略郁达夫文章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郁达夫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三年是在苏门答腊度过的。在日本占领军统治下他过着隐姓埋名的流亡生活。除了偶有几首手抄的赠送友人的旧体诗外,他完全被剥夺写作权利,没有发表文章,因此这个时期可作传记的文字资料极少,然而这又是郁达夫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为了让读者能对郁达夫有个全面的认识,我从我和范伯群合著的《郁达夫评传》中选出叙述传主这段经历的一节作为附录,来填补这个空白。我想这样做是能得到读者理解的。

本书选辑的文章都采用王自立、陈子善所编《郁达夫文集》的版本;郁达夫流亡苏门答腊一节参考了胡愈之、汪金丁、丁娜等人的回忆文章;编辑过程中大量繁琐的复印工作是研究生朱常柏帮我完成的。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谢忱。

本书在10年前曾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印第1版,以纪念郁达夫诞生100周年。今年是郁达夫诞生110周年,我将它作了一些修订,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印行,再次奉献给广大读者。

曾华鹏

2006年3月于扬州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郁达夫自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华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6978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6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