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意经济新论--中国蓝海风暴
内容
编辑推荐

互联网+创意经济:本书提供了新一轮草根创业的理论指南和蓝海战略。用感性的笔法写新创意经济,从故事到理论的写法,强调案例的故事性,强调案例的妙趣横生,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书的案例部分具有层层剥笋、开阖有序的电视专栏文理,使本书成为一种人人可以读得进去的哈佛案例式的读本。

内容推荐

当下,中国乃至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以理查德-凯夫斯的学术观点为蓝本,掀起了”创意经济”的浪潮,但理查德·凯夫斯的理论存在严重缺陷。

凯夫斯理论的致命伤是没有把网络革命纳入产业运行之中,所以,它是“旧”创意经济,或现代版的创意经济:而我们今天提出的新创意经济是要把网络革命内生于生产方式的创意经济,是后现代版的创意经济。

什么是新创意经济?它是指建立在信息资源基础之上,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主要以人的精神创造力,个人技艺才能为生产要素,以数字化、网络化生产方式进行增值,引起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的经济形态,包括利用信息网络提升传统创意产业和提高传统产业创意附加值的活动。

以互联网为一个技术平台的个人创意,催生了一个草根变英雄的时代。新创意产业的精神是快乐创业,是信息技术革命所蕴涵的方法论革命以及由此而生的蓝海策略,体现着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日渐合为一统的巨大社会媾变。

目录

第一章 凯夫斯“批判”

理查德·凯夫斯其人

谁动了陈凯歌的馒头

南辕北辙的出发点

“百万格子”的暴富传奇

凯夫斯应在中国流行之前被淘汰

寻找差距的唯一方式就是比较

此创意经济非彼创意经济

第二章 此工具非彼工具

彩铃一响黄金万两

新创意经济的工具与级数

彩铃的飞翔轨迹

工具成为创意放大器

彩铃造星的奇观

彩铃乍现需求方规模经济

第三章 此创意非彼创意

“百万格子”的中国版演绎

新创意的一元化特征

新创意诠释从制造到创造

新创意的创富神话才刚刚开始

创意经济的外延

识知先于知识

科学的语境化

知识“波粒二相性“的推论:资源共享先于知识产权

以共享方式建立隐性知识蓄水池

“开源”——兴衰的关键中枢

第四章 此需求非彼需求

热辣辣的”超女”背后冷冷的需求

冷文化与热文化的四大区别

短信”金矿”就是“超级女声”的蓝海

“超级女声”产业运作详解

“超级女声”商业模式对文化产业的启示

新创意经济满足的第一需求:个性主义

“网游”的“军火”生意

新创意经济满足的第二需求:感性体验

第五章 此利润非彼利润

利润是产业存在的唯一借口

”变脸”的故事

三大门户的套路

”变脸”直接变了钱

正反馈引发的新利润规则

蓝海战略与向下分层

第六章 此英雄非彼英雄

英雄莫问出处

博客、拍客、维客

创意的幸福指数

创意仓库里的思考

天降大任于草根

告别思维贫血

《大杀器传奇》的误区

网络比公司和市场重要

向猿进化

新的外化工具是协作商务

 附 草根的故事

粥稀稀:走投无路做彩铃

胜总是谁

猛小蛇印象

游心无穷,物自化之

试读章节

谁动了陈凯歌的馒头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小人物胡戈以互联网做支点,以“馒头”为杠杆,轻松撬动了大导演陈凯歌,在网络上掀起一阵娱乐风暴,巨大的比附效应让胡戈一夜成名,成为2006年初的网络红人。

他在网上点击率超过1000万,如果用一种商业模式来解读,比如用现在网上最简单的商业模式,点击收费,就像彩铃下载一样,如果是2块钱一次的话(一点都不高,新浪变脸还4块呢!),那他就是2000万元的收入,我们算他300块钱成本的话,投入产出比可以算到接近7万倍,如此可以判定胡戈这一个创意行为,在互联网上,他创造的是接近7万倍的效益。

陈凯歌也是创意经济里面的,他是做电影,他是投资了3.5亿,如果他的票房能到10个亿,当然我们现在没法预期,他还有海外的版权,如果他的票房能到10个亿,这个片子就太成功了,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大片最成功的。那么他要达到7万倍的话,是多少呢7是21万亿,21万亿是什么数字呢?可能就是从电影诞生到现在,所有的产值都加进去也无法企及,因为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个天文数字,是胡戈完全可以用300块钱在互联网上放大出来的。

以互联网为一个技术平台的个人创意,就能产生草根变英雄的结果,如果我们做一个当下中国创意经济的分析,那么我们关注的热点显然是互联网,或者是说以网络游戏、以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增值服务业务为代表的这块领域。因为它的产生背景和它的增长速度,它的这种创造的变量,完全是不一样的,是难以预估的。那么究竟是谁动了陈凯歌的馒头呢?其实不是胡戈,而是互联网动了陈凯歌的馒头。

所以,今天我们也要动一动凯夫斯的馒头,不同的是我们绝非恶搞。陈凯歌的创意行为属于凯夫斯的学术范畴,根红苗正!而胡戈的创意行为是凯夫斯所未触及的,我们称之为新创意经济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事关重大,所以我们不得不先从根上理清脉络。

南辕北辙的出发点

“谁动了陈凯歌的馒头”划清了新旧创意经济的界线,在这里,我们不妨追根溯源,从这个故事中找一找他们原始创意的不同立场。

在我们看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比<无极>拍得成功。《馒头》成功的标志,就是赢得了95%以上网民的认同,在意见多元化的网上,其难度不亚于得奥斯卡奖。现在不是提倡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吗,95%的人和民的”满意”,就是95%的最高奖项。反观《无极>,拿到国际电影精英圈里评选,连5%的奖项也没拿到。如果说以”网上看网民,网下看精英”为标准进行比较,《馒头>显然远胜《无极》。

《无极》失败的根本问题,不在技术上,而在立意上。《无极》技术上是很辉煌的(甚至有点超一流的感觉),但立意上定位不准。影片显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人心走向的把握。这一点与《英雄》的毛病是一样的。当今国际国内的人心潮流是,由英雄史观转向平民史观,强调”小人物”化的大世界。而《无极》中的昆仑和《英雄>中的秦皇,都是与这种时尚理念相反的很传统的“超人”。<泰坦尼克>创作前的商业调查中,有关机构早已预警:史诗题材切忌超人。不仅主角要选小人物,连主角的面颊曲线、鼻子线条、眼睛大小,都要调研新新人类“小人物”一族的潜在偏好(韩剧这方面感觉很到位)。这方面中国电影太缺乏经验了。主角选英雄不说,还非加上超光速、皇帝这样的夸张的外在符号特征(这会给行家造成“走捷径”的不好印象);更要命的是内在价值预设,我们看《无极》时,当看到昆仑在那里表白近于”非奴隶不做人,无主人不愿活”的做人原则时,不禁暗叫大事不好,国际评奖没戏了。张艺谋跌的跤,在这里又摔倒在同一个地方。张艺谋没看出,为目的不择手段的道德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反命题,是……P4-7

序言

一切就在自然而然中形成体系了,成了“新”创意经济,尽管很多人还不知道旧的是什么,但“旧事已过,一切便都是新的了”。

任何发展,都是从问题人手的,所以凯夫斯作为创意经济学的首倡者,成了我们学习和批判的“靶子”。正是凯夫斯的局限,让我们对”创意经济”进行了一次“蓝海风暴”式的洗礼,使它真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认识到:“新创意经济”是“体验经济”向互联网的一次迁徙,更是“体验经济”在学术上的一次升级。

在我的骨子里面,上帝恩典了一种秉赋,让“追求不同”的创意始终跟随着我。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是当教师还是做商人,总是喜欢有点不一样。十几年的商旅生涯,我先后转战九个行业,身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女人,在每每遭遇”恶性”竞争的时候,常常被逼得走投无路。所谓的“灵光乍现”,其实是我在危难中寻求到的生机。渐渐地,“创造差异”成为了我的思维方式,“创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亦如,告别“她加他”饮品公司,以事业归零的心态,带领着团队,进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历史性地成为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孵化器的第一个企业,又开始不自觉地创意”创意经济”本身,去思考、去发掘当下创意经济应有的时代新格局。

幸好,有我的良师益友——姜奇平老师,让我单纯、朴素、感性的发现,在理论上找到了支持和答案,进行了感性的发现、理性的表达。

新创意经济,不但可以实现《蓝海战略》的精髓“差异化+低成本”,而且让创意摆脱了传统经济的”物质束缚”、“规模制约”,通过网络使个性得到张扬。

今天,。创意本身“就是生产力,当创意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互联网不再是工具而是思想和空间,新创意经济正在”蓝海”自由飞翔。

新创意经济,等待有心的人拾到它。

新创意经济,等待有心的人去创意它……

周子琰

后记

这本书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最初的创意来自周子琰。她是典型的学者型企业家,总是理论研究先于商业实践,她在精研《蓝海战略》和《创意产业经济学》之后,有了新的发现。于是,周子琰对我大谈特谈“新”创意经济,我激动之余,不自觉地登上了这艘探寻“蓝海”的创意之舟。所以,创意的发起者是周子琰,她赋予了本书灵魂。同时,与她合作总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接下来,应该感谢这本书的主要策划者萧辉与杨智勇。大约在春季,我们聚合在万圣书园的醒客咖啡屋,讨论这本书的构思。萧辉与杨智勇是两位资深的电视财经专栏主编,他们不断地给我们强调视听语言,强调“鲜活”的力量。是他们,奠定了本书的一个主要特色——用感性的笔法写新创意经济。从故事到理论的写法,使本书成为一种人人可以读得进去的哈佛案例式的读本。

萧辉每每强调案例的故事性,强调案例的妙趣横生,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书的案例部分具有层层剥笋、开阖有序的电视专栏文理,这点得益于萧辉的贡献。杨智勇兼具理论家的雄辩和一线专栏主编的敏锐,本书勇于针砭时弊,源自他的积极推动,而且,我们的许多理论也是发轫于杨主编的独到见解。

还要感谢杨婧和华源,我们叫她们阿婧和花花。有她们俩在身边经常出现,我们男士干活确实不累。阿婧负责网上文档的交换和组织,控制写作进度,使我们在不见面的时候,可以象在一间房子那样有效地协同工作。花花在繁重的公司工作之外,还包下了所有后勤工作,使大家无后顾之忧。

本书从构思到写作出版,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以这么快的速度出书,还要感谢出版社特别是责任编辑、封面设计师的大力配合。感谢网上资料的提供者。同时也要说明,由于写作匆忙,难免留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遗憾,希望在以后有机会弥补。

五月鸣蜩,愿创意乘上歌声的翅膀飞翔。

姜奇平

2006年5月5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意经济新论--中国蓝海风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子琰//姜奇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0680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