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在画中(杨飞云)/卓越之路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放所著的《情在画中(杨飞云)》是杨飞云先生的一本评传。杨飞云是当代最具影响的油画家之一。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向大师学习”,坚持“寻源问道”的精神感染着千千万万的艺术爱好者。欣赏他的作品,清新自然的画风就会扑面而来。而这种画风完全源自于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深地热爱。

内容推荐

李放所著的《情在画中(杨飞云)》带你走进杨飞云的生活,《情在画中(杨飞云)》中你会发现他是一个风趣、幽默、放松的人;他是一个对美全力以赴追求的人;他是一个在爱与光辉的大海上航行的人;他是一个在艺术上非常勇敢甚至固执的入。勇于回到源头,走近原点,勇于开拓一个个新的创作领域,勇于为写实艺术大声疾呼……

目录

一、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妻子与模特

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伺处是他乡

四、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五、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诲

六、昨日江头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试读章节

一、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素

题记:阿依阔勒是沙漠中的一个湖,神秘而遥远,像是一个传说。电影《寻找阿依阔勒》是近些年来,我看过的唯一为之落泪的国产电影。影片大部分都在沙漠里取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两只骆驼,成就了一个故事,女主角薛静月和一个维吾尔族导游在竭尽了全部心力体力之后。终于找到了它——阿依阔勒!那生命绝境中一池湖水的湛蓝。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找。就在于寻找者到底要寻找到什么?人生就是一次光荣的冒险,艺术家的冒险更被赋予了美学上的意义。

油画家杨飞云的父亲毕业于师范学校,多才多艺,在学校里同时教语文、音乐,美术三门课,而且对美术尤为偏爱,觉得画画是最好的享受。他的父亲还经常给学校里出板报,画宣传画,有时候还给爷爷、太爷爷画像,画完之后就把画像挂起来。当杨飞云和小伙伴们在家里玩的时候,父亲在一角画速写。就这样,天生喜欢画画的杨飞云小时候受了父亲很深的影响。

母亲对杨飞云的影响似乎更大:“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在乡下她是剪窗花的高手。过年的时候,邻居们都拿各种各样的彩纸请她给剪窗花,她不用打稿子,就能剪出各种各样的花样来。妈妈一共生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妈妈亲手做的,什么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什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妈妈真是会施魔法,这些小人在她手里一个个变得栩栩如生,跟小人书上的没什么区别。妈妈又是裁缝,经她剪裁的衣服不但合体,而且美观大方。我们都爱穿妈妈做的衣服,十里八村的人也都喜欢妈妈的手艺,经常会找上门来。那个年代,爸爸当老师才挣36块钱,养家糊口几乎全靠妈妈的一双巧手。所以我衷心感谢父母,他们不但生我养我,而且还给了我最早的艺术启蒙,只要一看到我画出好画,他们就会马上把画挂在墙上。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负责学校的黑板报,一笔一画画得极为认真,生怕画不好,被老师和同学们笑话。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开始画英雄和领袖,一边画一边感慨,而且生怕自己画得不像,辱没英雄和领袖。”

寻找“阿依阔勒”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收获的喜悦,但更多的是苦涩的磨练。

杨飞云从小在农村长大,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会让他从心底涌起温情。想起儿时的时光,想起爷爷和姥爷对他的关爱、管教甚至训斥都觉得特别温馨。因此,在中央美院搞毕业创作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画农民。为收集素材,杨飞云去了陕北,从山西太原到壶口过黄河,然后坐公共汽车到了绥德、米脂、嘉县等几处最具陕北风貌的地方。他画了许多老人的速写,在阳光下、山坡上、市场里……应有尽有,他还画过一堆老人傍晚在场院聊天的场景。

就这样在陕北一画就是三个月,当时他很激动,白天出去画写生,晚上回来写创作体会,每天过得很充实。把创作体会寄到系里,先生们对杨飞云非常鼓励。他在当地也画了很多的构图稿子,收土豆、在场院干活、放羊打草,他的热情非常高。等回到北京,杨飞云就去做了一个两米左右的大框子,当他很有信心地想把自己收集、整理的素材转移到画布上的时候,就发现自己遇到问题了。平日他从来没有画过这样的画,等到搞毕业创作了,忽然想起要画这样一张画,没有构思、构图、经营,真不知从何下手。硬着头皮开始画的时候,他一会儿想画成伦勃朗的效果,一会儿想画成米勒的效果。想得很高很多,却怎么也不可能做到。大学四年,杨飞云基本上都是在市内写生,在艺术上的积累和农村的这段生活没有关系,现在一下要画外光,而且还是这样复杂的场面,他心里真是一点儿底都没有。

要画的没画好,后来又临时画了一张。画的是内蒙古布里亚特的傍晚,两个女孩子坐在草车上。这张画很容易就画出来了,因为杨飞云对内蒙古草原的风景深有体会,当时同学们就说:“老杨画出了一张好画。”杨飞云自己也觉得还不错。  这期间还有一个收获,对杨飞云日后创作影响非常大。当时去陕北写生的时候,杨飞云给米脂文化馆一位年轻音乐教员画过一张肖像。他是被那女孩的气质所打动了,自发地画了这样一张像。那是一个很纯净的北方女孩,有农村人的质朴,却又带着点城里人的书卷气。她的皮肤有点黑里透红,穿着一身黑衣服,更衬托出女孩的朝气。当时杨飞云画得很激动,他自己也觉得和平日在课堂里面的作业不一样。记得他还很得意地跟同学夸口:“如果给我最好的模特儿又不计较作画时间的话,我也能画出很好的画。”他到了绥德又画了一张类似的肖像。画的也是一个乡村女教师,画面上她扎着小辫,穿着一件不太人时的白毛衣,坐在农家的小板凳上,两眼望着天,像在想什么问题。女孩眼神中有一种神秘感,很有活力。杨飞云投入了真情实感,画得也很顺。通过反复品味成功与失败的滋味,杨飞云体悟到如果创作的对象离自己很远,只是在做概念的话,那永远无法令人感动。艺术创作其实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随时都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杨飞云认为,从事艺术创作还必须解决一个心态问题,希望自己不经劳苦而快速出名,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想劝诫那些抱着试一试的幻想的人,如果不曾在创作上努力、花心思,就算得到了一些浮名薄利,那也是人格分裂,其实自己很痛苦,更何况从概率上说,这样的事多数也难以长久。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据杨飞云回忆,他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文艺复兴早期和十五十六世纪北欧画家的作品风格。那个时候,杨飞云对造型更为敏感,对细节更加注重,但绝对不是对细节的死抠,而是着重表达内心世界的精神性,以期创造形神兼备和充满理想抒情意味的艺术形象。《小演员》(1984)、 《侧面》(1985)、 《抱玩具的姑娘》(1986)和《北方姑娘》(1988)是这一时期杨飞云的代表作。从这些人物肖像中,杨飞云的个人油画风格渐渐浮出水面:即人物神态内敛、含蓄,动作幅度极小,在整体上显得简练,于精微处见大义。

1987年,杨飞云在上海初露锋芒,他的作品《北方姑娘》在全国第一届油画展上获优等奖。

198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中,围绕两位模特展开的一系列事件更让杨飞云受到广泛的关注。那次大展前期,主办人将靳尚谊、杨飞云等人的五幅作品从展厅摘下,其中杨飞云的作品是《十九岁》。原因是画中的模特起诉大展的主办人,理由是展览和画册侵犯了她们的肖像权和隐私权。大展一方面让杨飞云官司缠身,另一方面却创造了较高的参观人数,观展线上的拦绳甚至多次被扯断。

有一颗仰望艺术的心,才能有一个高的起点。杨飞云渴望以自己一颗仰望的心、真切的心,去礼赞存在于万物生命中的美质。这种美质对于杨飞云来讲,就是心中的“阿依阔勒”。虽然有了人体艺术大展的遭遇,但丝毫没有影响杨飞云对高尚、纯洁、包罗万象的美的追求。

曾经有这样一位画家,他的室内似乎只有一张木床、一把旧椅,面积小得连身都很难以转开,更别说画画了,于是大自然就成了他的画室。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说:“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在一个咖啡馆里办画展。” 当同时代的画家在画室里画着悦人眼目的模特,享受着出入名利场的满足时,他在农田里、在烈日下、在屋之一隅画着他那把陈旧破损的椅子和沽满泥土的鞋子。没有金钱的利诱,没有家庭的缠累,他孤独寂寞,却过着洁白无瑕的生活。他就是荷兰伟大的画家——凡高。他的真诚曾打动了房东的女儿阿德丽娜,她三次无偿地给他做模特儿。她在回忆中说:“文森特先生一大早就出去,只在中午回来吃一餐饭,十分简单,决不点菜……”这是怎样一个伟大的灵魂,他是快乐的,任何人没有资格去可怜他,他不画画活不了。杨飞云对凡高推崇倍至。他告诉我:“有的人也想去学凡高那几笔,但如果根本没有他那种精神力度、人格品质以及强大的绘画热情,学什么呢?”P11-13

序言

很高兴这本《情在画中》即将与读者明友们见面了。该书是杨飞云先生的一本评传。杨飞云是当代最具影响的油画家之一。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向大师学习”,坚持“寻源问道”的精神感染着千千万万的艺术爱好者。欣赏他的作品,清新自然的画风就会扑面而来。而这种画风完全源自于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深地热爱。

杨飞云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待人诚恳,勤奋自勉,颇有长者之风。一天晚上,我去中国油画院李贵君画室聊天,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三四个小时,当我们走出画室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半夜12点,但对面杨飞云画室依旧灯火通明。李贵君告诉我。杨老师几乎每天都这样,在油画院里最后一个关灯休息。我对李贵君说:“让世界上几乎最懒惰的一个人去写世界上几乎最勤奋的一个人,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李责君昕我这么一说,哈哈大笑。的确,我是一个沉溺书海,不想自拔的人,菲常懒得动笔写作,而杨飞云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中国写实画派的领导者之一,行政事物非常繁忙,但他总是挤出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创作,佳作频出。每一次见到杨飞云,我都感觉他犹如一面镜子一样照见我的懒惰和不思进取。而这本书也几乎是在他勤勉精神的感召下写成的,是对其艺术人生的真实记录和深入评述。

读罢该书,你可能会感觉比以往大家熟知的杨飞云的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其实,我无意颠覆以往大众传媒体树立起的杨飞云的形象和对其艺术特色的评述.我只是想写出自己认识和了解的杨飞云。走进他的生活,你会发现他是一个风趣、幽默、放松的人;他是一个对美全力以赴追求的人;他是一个在爱与光辉的大海上航行的人;他是一个在艺术上非常勇敢甚至固执的入。勇于回到源头,走近原点,勇于开拓一个个新的创作领域,勇于为写实艺术大声疾呼……,而我所了解到的杨飞云远远没有穷尽他的艺术人生,要对他进行更深刻地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作者。

这是我在私人图书馆里写就的第一本书。2010年,我私人图书馆建成,我为之起名太白图书馆。坐捅数万卷藏书,喝着陈年普洱,与杨飞云先生一起“在爱与光辉的大海上航行”,那感觉非常惬意,我愿读者明友们能够和我一起分享这份惬意。

这本书的写作和编辑,得到了杨飞云先生的夫人芃芃和其博士研究生常磊先生的巨大帮助。同时,杨飞云先生的学生,著名画家石良、李贵君、朱春林也对该书予以了鼎力支持,在此,深致谢忱。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衷心感谢天津杨柳青画社为出皈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在画中(杨飞云)/卓越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杨柳青画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700228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65
21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