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通过展示教育社会学领域中丰富多彩的重要论题之间的关联性并将其整合起来。它突出介绍了该领域中理论方法和问题的多样性,并强调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对教育,尤其是对学校教育的理解。
| 图书 | 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第5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通过展示教育社会学领域中丰富多彩的重要论题之间的关联性并将其整合起来。它突出介绍了该领域中理论方法和问题的多样性,并强调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对教育,尤其是对学校教育的理解。 内容推荐 在美国,原著为各大学教育社会学系高年纪本科生、研究生必读的基础教材,其素材丰富多彩,行文清新晓畅。通过对当今盛行的几种理论方法对同一教育问题的不同侧重,以及教育领域热门问题的探讨,本书以其独特的开放系统法视角审视教育,为读者综述了教育社会学,详述了教育体制赖以运作的结构与过程,并展现了全球的教育体制,无论对于社会学还是教育学专业的学者与研究者而言,都堪称一部极具价值的引导性著作,对任何有志了解本国乃至全球教育的读者都会大有裨益。 新鲜——紧扣热门话题,想读者提供教育社会学的最新视角,有助于读者了解与分析本领域的最新动态。 新颖——新近理论视角的阐释与实际运用贯穿全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与熟练运用各种理论。 新式——参考书目中列出了网址,有助于读者深入研究当今的教育事件。 新型——开放系统法的运用有助于讲授者自如使用书中篇章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该领域事件的内在联系。 新巧——本书全球跨文化教育体制的研究既独自成章又巧妙地贯穿众多章节,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各国教育体制利弊。 此外,大量的案例、图表与统计数据的提供使本书准确易懂,而每章节中间与结尾的实践部分更有助于读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身周围的事件,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融为一体。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独特的学校观 第二章 教育中冲突的功能与过程:系统运作的原动力 第三章 教育与分层的过程 第四章 种族、阶级与性别——努力争取教育机会均等 第五章 学校是一个组织 第六章 学校地位与角色:“人们期待的方式” 第七章 学生:学校的核心 第八章 非正式系统与“隐性课程”:学校内真正发生了什么 第九章 教育系统与环境: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第十章 高等教育系统 第十一章 世界各地的教育体制:一种比较的观点 第十二章 世界教育体制:个案研究 第十三章 教育运动与改革 第十四章 教育系统的革新与规划 结语 21世纪初期的学校 词汇表 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第5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珍妮·H.巴兰坦 |
| 译者 | 朱志勇//范晓慧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36150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7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83 |
| 出版时间 | 2005-12-01 |
| 首版时间 | 2005-12-01 |
| 印刷时间 | 200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6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40-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35 |
| 宽 | 186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1-075号 |
| 版权提供者 | Prentice-Hall |
| 定价 | |
| 印数 | 4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