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老照片集合册。每张照片都蕴涵了一个真切、感人的故事。在这里,它们向我们传递的就是这些现代的我们所不知道一切,这些内容包括有人物经历、抗日战争历史等,都是些名人名事。
图书 | 老照片(第46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本老照片集合册。每张照片都蕴涵了一个真切、感人的故事。在这里,它们向我们传递的就是这些现代的我们所不知道一切,这些内容包括有人物经历、抗日战争历史等,都是些名人名事。 内容推荐 这是本老照片集合册。每张照片都蕴涵了一个真切、感人的故事。在这里,它们向我们传递的就是这些现代的我们所不知道一切,这些内容包括有人物经历、抗日战争历史等,都是些名人名事。 目录 青空飘零 从南日岛到东山岛 一位志愿军英雄的自述 不负陈铭枢厚望的陈广生 缅怀应铨校友 往日同学常相忆 身为晚清遗臣的祖辈 当年的“乡镇干部” 市长颁发的委任状 我的曾祖父王英楷 回忆父亲张春霖 爷爷与书的旧闻 《中国家庭》的故事 秋瑾的第一个西泠墓葬 父亲在抗战初期的上海 无人知晓的德奥战俘 百年前的抚顺炭矿医院 追念一位作者 试读章节 公元1956年2月21日,在天津某地某单位兴办的临时政训队队部,受训人员张树奇坦白交待出了一本私人相册。 公元2006年2月19日,在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我用3000元钱购得了这本私人相册。 张树奇先生当年诚惶诚恐地向单位缴出,我今天悠哉游哉地从市场获得。从张先生在天津缴出之日到我在成都接手之时,刚好是50个年头,而且都是在早春二月,连日子也仅相差了二天。张先生当年为争取宽大,在每张照片上都作了交待说明,使我能在今天向朋友们转达这段青空飘零的过去故事。 张树奇,陕西人,在抗日烽火连天的1939年来到大后方的四川铜梁县,考入空军士官学校。在铜梁和成都经过长达三年的初级、中级、高级飞行训练,于 P11942年12月25日在成都参加了毕业典礼,被授予空军少尉军衔,成为民族抗日救亡战争中的一名中国空军飞行员。1944年底,张树奇的战友们到美国去受训,他却未能同行,而是被押送到重庆战时青年训导团受禁,原因是他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不能被国民党当局容许的错误。可能由于问题不太严重,受禁期间,张树奇还在该团的子弟小学任教。这样他反而因祸得福,没有参加内战,循着教书育人的路径谋生发展。一幅当时就绘上了颜色的结婚照可以佐证。新郎张树奇胸前佩有“天津大学”的校徽,这也就是1956年张先生进入了“天津市临时政时政训队”的政治和地域背景。 P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照片(第46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克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13309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106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