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身体的奥秘/学生科普第1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双胞胎就一定长的很像吗?为什么“闻着臭,吃着香”?没有氧气就不行吗?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遗精是病吗?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有多高?人为什么会打喷嚏?……

《人类身体的奥秘》用清晰美图,趣味文字,有趣的小知识,带你感受这神奇的人体世界。本书由张克、张雪霜主编。

内容推荐

《学生科普第1书》是一套精心为青少年朋友们准备的科普读物,涵盖了遗传科学、仿生学、新能源、人类身体的奥秘、低碳环保、神奇的宇宙与航天器、世界上最尖端的战争武器、电脑、动物世界以及令人着迷的海洋十大方面的内容,以活泼生动的特定主题问答、色彩缤纷的图文资料将同学们带入一个个神奇的世界,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地阅读氛围中快速掌握各种科普新知识。本书是分册《人类身体的奥秘》,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必读之书,是增长孩子智慧的经典读物。

《人类身体的奥秘》用清晰美图,趣味文字,有趣的小知识,带你感受这神奇的人体世界。本书由张克、张雪霜主编。

目录

了解你的身体

 细胞有多“小”

 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

 双胞胎就一定长的很像吗?

 每个人身上的骨头数量都一样多吗?

 运动越多对肌肉就越有益吗?

 “RLE”只能用来吃吗?

 所有的关节都能动吗?

“认识”你的脸

 为什么眼睛能看见东西?

 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

 只有尽是才需要戴眼镜吗?

 人为什么一定要眨眼晴?

 隐形眼镜不是万能的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为什么刚走避暗室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见?

 鼻子“大罢工”

 为什么“闻着臭,吃着香”?

 最“陌生”的声音

 看不见的噪声“杀手”

 为什么鼻尖和耳朵最怕冷?

 为什么说病“口”?

人体的发动机

 没有氧气就不行吗?

 呼出什么,吸入什么?

 谁的肺更“厉害”?

 为什么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

人体的运输网

 “红白”分明话血液

 人体的”泵”——心脏

 谁让你心“动”?

 人体有多少条血管?

 血压:身体的预警

 血型:破解人体血液的密码

 为什么血是红色的,血管却是蓝色的?

 献血有害健康吗?

 “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冷静”的伤口

 人体的“防火墙”

身体的后厨作坊和垃圾管道

 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

 头骨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吗?

 蛀牙真的是虫子蛀的吗?

 人为什么要换牙?

 为什么要用含氟牙膏?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会胃疼?

 “肚子”饿得咕咕叫

 倒立的时候能吃下东西吗?

 医治阑尾炎的最好方法就是切除吗?

 “肝”、“胆”相照

 小肠不“小”,大肠不“大”

血液清洁站

 任重而道远的肾脏

 男女的尿道有什么区别?

成长的烦恼

 Boy or Girl?

 遗精是病吗?

 为什么刚来月经的时候周期不规律?

 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有多高?

功不可没的“幕后英雄”

 “不可貌相”的脑垂体

 “男女有别”的性激素

 什么是“朗格尔汉斯小岛”?

 为什么青少年尤其应该重视补碘?

人体疑问:无死角“点击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更习惯用右手?

 为什么有些人是“左撇子”?

 为什么人不需要冬眠?

 为什么黄种人多黑色直发,白种人则多黄色卷发?

 为什么人的拇指只有两节?

 为什么转圈之后会觉得兴晕?

 人为什么会打喷嚏?

 人为什么有肚脐?

 人迎着冷风走的时候为什么会流眼泪?

 人为什么怕痒?

 人为什么不能“长生不老”?

 人为什么会感冒?

 人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会流口水?

 人哪些时候最容易犯困?

 人为什幺会打哈欠?

 打哈欠会传染吗?

 为什么有的人脸上有酒窝?

 人在什么情况下力气会突然增大?

 为什么有的人有六根手指?

 为什幺有的病一辈子只得—次?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做噩梦?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高,有的人却特别矮小?

 男人和女人,谁的免疫力更强?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爱唠叨?

 什么是”兔唇“?

 “高分低能”真的存在吗?

 什么是平足症?

 人的身高是早上更高,还是晚上更高?

 什么是癌症?

 人的性格真的跟血型有关吗?

 怎么从外在表现判断一个人的情绪?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智力水平是百分之百遗传的吗?

 人的指甲是怎么生长的?

 所有器官都可以移植吗?

 打嗝不止怎么办?

 常用快速止嗝法

 每个人的体味都不一样吗?

 如果人不吃饭、不喝水,能生存多久?

试读章节

我们在生活中偶尔可以看到两个长相几乎一样的人,他(她)们往往穿着同样的衣服,身高也差不多。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兄弟或姐妹叫做“双胞胎”,是同时出生的。可同样是双胞胎,有的双胞胎的长相却差别较大,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男性的精子在输卵管中与从女性卵巢中排出的成熟卵子相遇并进入卵子,便形成了一个叫做“合子”的受精卵。这一过程就叫做受精。通常输卵管每次只排出一个卵子,因此也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胚胎,诞生一个胎儿。然而,如果这枚受精卵在发育初期意外地分裂成两个,也就理所应当发育成两个胚胎。这两个胚胎携带的基因是相同的,所以最后生出来的胎儿性别相同,长相也非常相似——这样的双胞胎就叫做同卵双胞胎。

另外一种情况,是女性的输卵管中同时排出两个卵细胞,且分别与不同的精子结合,那么也会形成两个受精卵。与同卵双胞胎不同的是,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两个受精卵携带着来自不同卵子和精子的DNA组合,所以长相不一定非常相像。这样的双胞胎叫做异卵双胞胎。

如果说人体是一栋房子,那么骨骼就是支撑这座房屋的梁柱。不同的是,房子是固定的,而人的身体可以活动。骨骼像人体的支架,为人体塑造出大致的形状,同时保护内脏器官。另外,骨骼与肌肉和皮肤一道,构成了人体紧密的宏观结构,三者通力配合,使人体能够做出各种灵活的动作。除此之外,骨骼还具有造血功能和贮存功能——骨骼中的骨髓能产生出血细胞;骨骼还贮存着身体所需的重要矿物质,如钙、磷等。

我们最常听到的说法是成人共有206块骨头。但每个个体的骨头数量并不一定相同。有研究表明,初生婴儿可以有300多块较软的骨头,儿童的骨头也比成人多。这是因为,在人体生长的过程中,有的骨头会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块,从而减少了骨头的数量。例如儿童的尾骨有4~5块,成年后则合成1块。

除此之外,骨头的数量还因人种而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亚洲人身体里通常只有204块骨头,而欧美国家的人则有206块,其差别在于趾骨——亚洲人的第五趾骨有两节,而欧美国家的人则有三节,每只脚少1块,所以只有204块。

一副成人的骨骼大约9公斤重,约为体重的1/5;而刚出生的婴儿的骨骼重量约为体重的1/7。人体最长的骨头是股骨,即大腿骨,通常占人体高度的27%左右;耳朵里的镫骨则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最小的只有0.25厘米长。

运动越多对肌肉就越有益吗?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最细小的动作:奔跑、行走、眨—下眼、回—下头,甚至吸气呼气,都离不开肌肉的作用。人体的肌肉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平滑肌是构成内脏和血管的肌肉;心肌构成心壁,使心脏不停跳动。只要一个人没有死亡,他的心肌就像永动机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旦心肌“罢工”了,人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骨骼肌指与骨骼相连的肌肉,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骨骼肌有力地使人体骨骼发生动作,但远远没有心肌那么“勤劳”,骨骼肌容易疲倦,可随人的意志而舒展或松弛。

爱运动的人应该都有过肌肉拉伤的经历。你可能会疑惑了:不是说肌肉是与人体的活动紧密相连的吗,那为什么运动还会引起肌肉拉伤呢?

其实,肌肉拉伤是运动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运动前的热身活动不充分或方式不当,在某些部分的肌肉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时就投入了运动;平时缺乏锻炼,肌肉力量较差、伸缩能力欠佳;运动过量或超负荷疲劳或过度负荷,会适得其反,使肌肉的力量减弱,不仅锻炼效果欠佳,还可能造成肌肉拉伤。除此之外,进行需要集中精力的技术性运动时,动作偏颇或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导致肌肉拉伤。

即使肌肉拉伤非常常见,但仍可以合理地预防。平时须注意加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养成适度锻炼的健康生活习惯,同时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就可以达到预防肌肉拉伤的目的。P8-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身体的奥秘/学生科普第1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克//张雪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08526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32-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