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内容
试读章节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自诞生后就成为中国传统蒙学的翘楚,广泛流传,数百年来,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影响极深。它的编纂成就和巨大影响,是其他蒙学读本难以企及的。近代国学大师章炳麟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蒙稚者略备。”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本内容完备,融人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诸子百家之教诲,给人启发和学习的启蒙必备之读物。

最初的《三字经》由南宋的王应麟编纂,形式上篇幅短小,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内容上有生动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寓含深刻的思想道理;表达上经过千锤百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更寓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该书明清以来续有增补,至民国初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补充修订,名为《重订三字经》。

这样一本读物被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思想魅力。《三字经》的魅力在于它教育思想的发人深省,强调教育对人的重要意义,同时阐述了如何教育的原则、方法、态度以及内容。一个人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学会做人的道德规范,懂得怎样孝顺父母,懂得怎样尊敬师长,然后再学习知识。一味追求谋生手段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失道德教育,无疑将会引起人人可见的不良后果。让我们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吸收与运用吧。

(一)教之道贵以专

人之初①,性②本善③,性相近,习④相远。

注释

①初:开始的意思,这里指人刚出生的时候。②性:人格个性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先天具有的素质与性情)。③善:良善,善良。④习:指习性,习惯。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良善的,只是后天成长的过程与学习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解读

开篇六个字从人性论展开人性特质的讨论。孟子在《公孙丑·上》里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都有这四心,认为一个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舍己救人,每个人都知道过马路的时候不闯红灯,每个人都知道谦顺礼让自觉行事,每个人都知道不能伤害别人的利益。之所以后天会发生变化,每个人显现出差异,是因为后天的生长环境和教育的差别。

苟①不教,性乃②迁③,教之道④,贵⑤以专。

注释

①苟:假如,如果。②乃:于是。③迁:转变,变化。④道:方法,道理。⑤贵:值得看重,重视的。

译文

如果从小没有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那么教育最好的办法呢,就是要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

解读

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贵以专”,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现代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追逐成功的利益足以让人浮躁得不够安静,那么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基础牢固才能在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专项研究,基础要求多能,钻研则要求专一,一专和多能也是统一的,只有多能的基础才能专一,也只有专一后才要求多能。

昔①孟母②,择邻处③,子④不学,断机杼⑤。

注释  ①昔:从前、古代。②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德。③择邻处:选择好邻居再住下来。④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后世尊为“亚圣”。⑤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经搬过三次家,就是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逃学,孟母就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拆断来教育他。

解读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学者,和孟母后天提供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聪慧的教育方式分不开的。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居住在墓地旁。因为经常有人出殡办丧,小孟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学人家哭丧,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家了。搬到了市集,这次隔壁是个杀猪卖肉的肉铺,不久小孟子又学会了剁肉卖肉,讨价还价,孟母还是搬家了。搬到了学校附近,书声朗朗,受学校的熏染,孟子的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可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才利于孩子的成长。

窦燕山①,有义方②,教五子,名俱扬③。

注释

①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聘请名师在家办起私塾,后来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②义方:很好的教育方法。③扬:很有名气,声名远扬。

译文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有个叫窦禹钧的人,教导儿子很有方法。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解读

窦燕山出身富裕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他人品不好,常以势欺人,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地昧心行事,做事不积德,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梦里说他心术不好,品德不正,如果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没有孩子还会短命。至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再不做缺德事。窦燕山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没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的人家,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后来他的妻子生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培养儿子身上,不仅关注知识学习,更注重品德修养。在他的精心教导下,五个儿子先后登科及第,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冯道曾赋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P2-4

目录

启蒙篇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

 弟子规

格律篇

 笠翁对韵

 声律启蒙

常识篇

 幼学琼林

 龙文鞭影

 小儿语

附录

序言

蒙学,原指蒙馆,也指学童启蒙的功课。传统的蒙学是指中国在两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运用智慧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蒙学的教材,都是浓缩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所以现代人都尊称它们为“经典”。蒙学对中国道德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甚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颇受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重视。

这本《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精选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小儿语》等十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我们将其分为启蒙篇、格律篇和常识篇三个篇章,予以文化背景介绍、诗词典故注解和译文解读等。便于读者阅读。启蒙篇包括“三百千千弟子规”,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背诵,培养识字书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格律篇包括《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主要内容是学习平仄对仗工整的诗句和音韵方面的知识;常识篇包括《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小儿语》,介绍了古代有关文史经哲、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名物典故、风俗人情、礼仪道德、勤勉故事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

本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版式新颖,图文并茂。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国人借鉴学习。

书中不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传统的蒙学是指中国在两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运用智慧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蒙学的教材,都是浓缩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所以现代人都尊称它们为“经典”。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辑录《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干家涛》《弟子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小儿语》等十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版式新颖,图文并茂。每篇蒙学典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借鉴学习。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小儿语》等十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编者将其分为启蒙篇、格律篇和常识篇三个篇章,予以文化背景介绍、诗词典故注解和译文解读等。便于读者阅读。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全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版式新颖,图文并茂。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国人借鉴学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王应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1793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7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7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3: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