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一名名叫胡若望的中国天主教教徒,离开祖国,来到他乡,开始了他一生的传奇之旅。在这次旅行中,他经历了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不仅肉体饱经风霜凌辱,而且灵魂也受到了极大的煎熬。本书再现了胡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试图对他的疑惑予以历史和文化的解释。
图书 | 胡若望的困惑之旅(18世纪中国天主教徒法国蒙难记)/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18世纪,一名名叫胡若望的中国天主教教徒,离开祖国,来到他乡,开始了他一生的传奇之旅。在这次旅行中,他经历了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不仅肉体饱经风霜凌辱,而且灵魂也受到了极大的煎熬。本书再现了胡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试图对他的疑惑予以历史和文化的解释。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日志形式记述了18世纪一名叫胡若望的中国天主教徒在法国奇迹般的生活经历,并辅之以早期中外文化宗教交流的史事。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这个中国人的法兰西之旅充满艰辛和曲折,灵魂也备受煎熬,以致后竟沦落到精神病院。本书再现了胡若望200多年前的奇遇,并试图对他的疑惑予以历史和文化的解释。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宿疑 第二章 出发 第三章 海上之旅 第四章 接近欧洲大陆 第五章 在法国各省 第六章 巴黎 第七章 独闯奥尔良 第八章 通向沙榔东 第九章 身陷精神病院 第十章 重见天日 第十一章 返乡 注释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我们的这位胡先生,具体地说,胡若望先生,此时双脚站在接待厅门道内,伸长着脖子把头探进室内,两眼转个不停,向里张望了一阵。室内,几十个穿着教士长袍的神职人员占满了所有的长椅。室外,给胡若望套上外衣并将他从牢房押送到此的管理人员紧紧地夹在他的两侧,以防他因受刺激而做出某种意外的激烈举动。胡若望本人并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被押送到这里来,因为不但没人告诉他,而且也没人能有办法告诉他。胡若望不懂法语,根本不可能开口用法语询问任何问题,而将他押送到此的人对中文也一窍不通。 两年半前,胡若望被当作精神病患者送进了位于沙榔东的医院,自此与世隔绝。由于从中国带来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此时的胡若望身上套着又脏又破的中国式短衫和衬裤,脚上一双早已不成型的中式袜子紧绷绷地塞在烂了个大破口子的烂布鞋里。他的肩上还耷拉着半截欧式短外套,一头鸡窝似的长头发则顺着后脑勺乱趴在后肩。“他看上去就像刚从棺材中挖出来的死尸,脸色惨白、憔悴。”当时在场的戈维理神父在遇到胡若望三天后写道:“由于既无好身材,又无动人的、表面胜于他实际处境的面孔,他看上去更像个深受饥饿折磨的流浪者或叫化子,根本看不出他是个知文识字的中国人。” 戈维理神父当时也在室内,与别的神父挤在室内一隅的一条长凳上。胡若望头伸到室内时,戈维理神父用汉语向他打了声招呼。这突如其来的乡音,使胡若望的耳根子猛然一震,心跳顿时加速,大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他迅即往声音发出的地方扭转头去。当胡若望看到戈维理时,他身后墙上挂着的镶在镀金画P3框内的基督教油画也同时映人视线。见到画中有副十字架,胡若望忽地举手冲它一指,不顾大庭广众的惊异目光,扑通一声,合起双膝倒地就拜。一连磕了五个响头之后,他方才缓缓爬起。这是胡若望用他自己的方式对画中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所表示的尊敬。随后,胡若望走进室内,以中国式的礼仪,双手抱拳、低头鞠躬,向每一个人打招呼。然后,在众人的力劝下,他才在一张凳子上弯腰落座。 胡若望和戈维理神父畅谈了一个多小时。戈维理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这是因为他在中国,主要在广州地区作为传教士生活了二十三年之久。当英国商人在该地找不到愿意给他们作翻译的中国人时,戈维理神父还帮忙兼做翻译。戈维理不仅询问了胡若望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几近衣不遮体、一贫如洗的困境,还问了胡若望为什么没有与傅圣泽神父签订工作合同的原因。那是因为是后者把他从中国带到法国来的。胡若望口齿清楚地详细回答了戈维理的每一个问题。最后,当戈维理神父问胡若望是否有问题要问他时,胡若望明明白白地表示他有一个千思不解的宿疑。那就是:“他们为什么把我关起来?”P4 序言 我们正处在一个极速变化的时代,层出不穷和令人眼花 缭乱的新生事物令我们兴奋和浮躁,以至于常常淡忘了历史。而一个在自己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沉浸了数千年的民族,一旦梦醒,对外开放,也似乎总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历史之外的现实与未来。然而历史是无法割断的,无论怎样健忘和忽略,我们都将无法逃避地承接历史的因果。 在西方,有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就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努力试图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现代中国的答案,他就是史景迁,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耶鲁大学教授——一位景仰中国古代史家司马迁的汉学家。史景迁治中国历史既遵循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传统——注重历史个案的考查,同时又常以宏大的历史叙事来承载其研究的成果,从而使得其作品在为学界关注的同时常常又成为大众的畅销读物。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我们这次引进出版了史景迁的绝大部分作品,希望能够引起国内史学界和广大读书界的重视。史景迁对中国历史的许多观点我们未必全都赞同,只是希望借此开阔眼界,促进学术文化交流。 由于史景迁作品中常常引用大量中外文史料,因而翻译难度较大,我们虽已做了精心的译校,但仍可能挂一漏万,错误难免。为此我们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向史景迁教授表示歉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胡若望的困惑之旅(18世纪中国天主教徒法国蒙难记)/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史景迁 |
译者 | 吕玉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6164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6 |
出版时间 | 2006-02-01 |
首版时间 | 2006-02-01 |
印刷时间 | 200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79.92 |
丛书名 | |
印张 | 7.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2-559号 |
版权提供者 | 美国Alfred A. Knopf |
定价 | |
印数 | 8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