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东欧各国共产党相继丧失了执政地位。在东欧剧变十余年后,本书向你讲述东欧剧变的来龙去脉,分析东欧共产党兴衰始末,反思东欧共产党亡党原因,探究历史教训的现实意义。

序言

在20世纪这100年里,地球各个角落都发生了前一个世纪无与伦比的变化,20世纪末发生在东欧地区的剧变犹如一场地动山摇的“大地震”,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东欧各国共产党相继丧失了执政地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变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也蜕变为以民主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的社会民主党。令人瞠目结舌,更发人深思。

在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十余年后,反思东欧各国共产党亡党的原因,总结其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吸取苏联东欧剧变经验教训的结晶。从深层次探究东欧共产党的兴衰始末,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并赢得了应有的声誉和拥护,然而,这并不意味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党还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还在经受改革开放的考验,在经受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挑战和考验,同时,党的自身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因此,为避免重蹈东欧这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的覆辙,我们必须在深刻认识并吸取它们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建设好。只有这样,党的事业才有前途和希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正如列宁所说的:“无论过去和现在,我们的力量就在于我们对最惨重的失败也能给予十分冷静的估计……如果昨天的经验教训没有使我们看到旧方法的不正确,那么我们今天就决不能学会用新方法解决自己的任务。”

“东欧”并不是指地理上的欧洲的东部或苏联的欧洲部分。直到近代较晚时期,东欧还不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概念、区域概念,或政治概念。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东欧各国从远方的迷雾中走出来了,在与地理截然不同的文化领域,它们作为欧洲的一鄙分,在概念上同西欧构成一个统一体。”因此,东欧“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欧和东南欧(或巴尔干半岛)建立的人民民主并随后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它包括下列8个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东欧8国的共产党都是在二战胜利后掌握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的,由于受苏联共产党的影响,它们在意识形态、组织建制、运行机制以及执掌国家政权的方式上都具有相似性,而且各国共产党垮台和演变的轨迹也大体一致。因此,笔者基本上没有按照国别来描述东欧各国共产党丧失政权的历程和分析痛失权力的原因及教训,而是立足于把东欧看做是一个整体,综合归纳其共性。但是,这些国家并非铁板一块,是“光怪陆离的国家和民族集合体。”“这一地区是世界上最色彩斑斓的地区之…个各种民族、种族集团、语言、方言、宗教、文化的万花筒,它们之间的差异比西欧各国之间的差异更大。”政党必定受制于它产生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无论是在垄断权力时期,还是丧失执政地位的过程中,各国共产党又显示出其各自的特点。这就使得把握各国共产党变化的差异,避免简单化显得十分必要。鉴于此,笔者采用了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东欧各国共产党的垮台是连锁性反应。波兰统一工人党是倒下的第一块“骨牌”。在以团结工会为主力的反对派的重压下,波兰统一工人党不得不接受政治多元化的要求,实行多党制,取消宪法中关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规定,放弃对权力的垄断,同意与反对派竞争权力,最后,在大选中,不敌反对派,失去了执政地位。选举惨败,更是动摇了党员的信仰,波兰统一工人党演变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却是由于党的领导层发生分裂,主张彻底变革的“激进改革派”占据了上风,把党引向了蜕变之路。以波日高伊等为首的激进派,积极倡导多党制、放弃党的领导地位,纵容了反对派势力,使之成为与匈社工党相抗衡的力量,而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自身的社会民主党化导致了党的分裂,更是为反对派通过大选获取权力铺平了道路。

波兰、匈牙利局势的变化很快影响到东欧其他国家。在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反对派的压力和各国共产党党内的分裂,共同把党推向了不归之路。社会民主党化后的保加利亚共产党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虽在第一次大选中战胜了反对派,但是它们的执政地位已是摇摇欲坠了,最终在反对派的步步紧逼下沦为在野党。与这些国家的和平过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马尼亚的武装冲突。齐奥塞斯库执政时期对社会的压制和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注定使人们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宣泄内心的不满。齐奥塞斯库夫妇被送上了断头台,罗马尼亚共产党也不复存在,由反对派组成的救国阵线接管了政权。南斯拉夫的剧变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社会主义自治民主制削弱了南共联盟的领导核心作用,多党制的推行则将南共联盟推向了分裂的边缘。南共联盟性质的变化也未能遏止各共和国共盟的独立倾向,南共联盟最终彻底解体。在失去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核心力量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一分为五,并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

东欧共产党的垮台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像历史上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一样,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 “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合力,即历史结果。”绝不能简单地认为东欧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是由某一两个因素促动的,必须全方位地分析和认识。但是,多重因素中必然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区别。在诸多因素中,东欧照搬苏联模式是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最根本原因。对此,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都有清醒的认识。1990年1月27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党中央第一书记拉科夫斯基明确指出:“强加于我们并接受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如此大的范围内遭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由匈牙利共产党蜕变而来的匈牙利社会党在1989年10月9日通过的纲领声明中写道:“80年代末,匈牙利社会进入历史转折关头。渊源于斯大林的政治制度已经耗尽其潜力,只有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进行根本性改革,才能克服业已形成的危机。”1989年12月20日,捷共非常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也说:“酿成这一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主义的变态,其实质在于非民主的、集中制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体制。”笔者重点论述了苏联模式在东欧的推行及其危害,以及对各国发起的对苏联模式的冲击。然而,屡次改革受挫,东欧共产党最终未能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在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重压下,拉开了剧变的序幕。

20世纪40年代末期,东欧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的强行合并,埋下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党外和党内泛滥的隐患。使民主社会主义成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替代选择,党发生了蜕化和质变,亡党亡国的局面也就不可避免了。

1948年在东欧发动的对共产党人的清洗,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不仅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损害了共产党的威信,而且在党内营造了相互怀疑的气氛,危及党员对党的忠诚,成为置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于死地的硬伤。

20世纪50年代在东欧国家开始的改革,都把矛头对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可是,由于苏联的干涉,再加上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没有能够解放思想,进行体制创新,改革措施上又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都未能使东欧国家彻底抛弃僵化的体制,反而愈陷愈深。而顽固地坚守旧体制,拒绝改革的国家及其执政党更是无法清除体制的弊端,把自己推向灭亡的边缘。

东欧各国在东西方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其内部的发展向来无法摆脱外部因素的影响。二战结束后,依靠苏联的支持,东欧各国共产党确立了对权力的垄断地位。之后,由于苏联的干预,苏联模式在东欧推广;同样,迫于苏联的压力,一次次对苏联模式的冲击夭折。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给东欧“松绑”,则激发了东欧的民主化浪潮,使执政数十载的共产党沦为在野党。这是一个方面的外部因素。另一方面,即使在东欧仰仗苏联的庇护时期,西方国家以颠覆东欧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渗透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1989年东欧局势开始变化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对东欧的和平攻势更是嚣张,“西化”和分化东欧的图谋暴露得更加淋漓尽致。尽管“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外因终究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但是,由于东欧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探讨东欧共产党垮台的原因时,就不能不考虑苏联的促变作用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攻势了。

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垮台了,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再姓“社”了。社会主义遭受了挫折,世界各国共产党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重大的挑战。然而,在东欧失败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它“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仅不是同义语,而且还是后者的一种畸形和讽刺画。”可以肯定地说,东欧各国抛弃苏联模式是历史的必然。人民抛弃的是苏联强加给他们的东西,根据自己的愿望,重新决定了国家的发展道路,纠正了历史犯下的错误。但是,令人痛心的是,它们在摆脱苏联模式的时候,连同社会主义也一起丢弃了。

时至今日,东欧仍处于变动之中,对于东欧人民的重新选择的后果无法断然地下结论。但是,世界各国的共产党,特别是执政的共产党应该认真反思,在东欧共产党执政40多年的历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有哪些教训是必须吸取的。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摈弃,为共产党人探索新的、更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执政的共产党只有从自己的和其他党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才能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108899
开本 32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8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351
丛书名
印张 9.9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