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将股票交易所和股票市场看成是现代公司的出现必然带来的副产品,并考察了这些副产品是如何起作用的。公司是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还是经营者的利益而经营?最后作者还考察了作为组织生产以及分配商品和服务主导形式的公司的作用。
| 图书 | 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制度经济学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将股票交易所和股票市场看成是现代公司的出现必然带来的副产品,并考察了这些副产品是如何起作用的。公司是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还是经营者的利益而经营?最后作者还考察了作为组织生产以及分配商品和服务主导形式的公司的作用。 目录 Transaction版导读 /5 财产、生产与革命英文修订版序言(1967年) /17 公司革命在经济理论上的含义 /43 序言(1932年版) /54 第一篇 不稳定的财产:公司制度下所有权属性的分离 第一章 变迁中的财产 /3 第二章 公司制度的出现 /12 第三章 经济力量的集中 /21 第四章 股权的分散 /56 第五章 控制权的演变 /79 第六章 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的利益分歧 /130 第二篇 权利的重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相对法律地位 第一章 现代公司结构的演化 /139 第二章 股份参与权的增加 /164 第三章 安排股份间收益分配的权力 /198 第四章 变更证券持有者初始契约权利的权力 /216 第五章 经营者的法律地位 /229 第六章 “控制者”的法律地位 /241 第七章 作为信托权的公司权力 /255 第八章 股东的终极地位 /283 第三篇 证券市场中的财产:作为评价者和清算者的证券交易所 第一章 公开市场的功能 /295 第二章 证券发行与银行家的披露 /306 第三章 公司对市场的信息披露 /323 第四章 市场中的公司经营者 /332 第四篇 企业的重新定位:公司制度对基本经济观念的影响 第一章 财产的传统逻辑 /341 第二章 利润的传统逻辑 /347 第三章 传统理论的不足 /351 第四章 公司的新概念 /358 附录 /364 修订版的统计附录 /400 案例表 /420 公司表 /425 索引 /43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制度经济学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阿道夫·A.伯利//加德纳·C.米恩斯 |
| 译者 | 甘华鸣//罗锐韧//蔡如海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4308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 印刷时间 | 2007-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0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279.24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87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