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剑与盾--二十世纪俄罗斯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绝密行动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除了对俄罗斯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历史及其发展演变给以了详尽的介绍外,更是通过对其重大绝密行动和著名间谍的生动描述如打入日本内阁的决策层为夺取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提供重要情报的红色间谍佐尔格、卷入俄美情报之争的罗森堡夫妇的原子弹间谍案等。书中既有刀光剑影下血与火的场景刻画,也有灯红酒绿中灵与肉的搏斗,更有对隐蔽战线斗争特点、规律的冷静观察和细致分析,全面为读者揭开俄罗斯情报机构的面纱。

内容推荐

俄罗斯情报机构,它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情报机构之一,神秘莫测;它是苏维埃出鞘的利剑;它是捍卫红色政权的质牌;它也是克里姆林宫专制统治的帮凶。

本书“绝密行动丛书”之一,该系列不同于坊间流传的情报作品,它抓住了国际隐蔽战线斗争的本质特征,反映了20世纪隐蔽战线的风云变幻,再现了活跃在台前幕后的情报人员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智慧和作用。书中既有刀光剑影下血与火的场景刻画,也有灯红酒绿中灵与肉的搏斗,更有对隐蔽战线斗争特点、规律的冷静观察和细致分析。本丛书既可以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官刺激,也可以启迪读者进行理性思考。

目录

第一章 火凤凰/1

第二章 拉姆扎在东京/2l

第三章 露西行动/55

第四章 原子弹间谍案/83

第五章 千面人/13g

第六章 信使中心站的谍影/157

第七章 “燕子”和“乌鸦”/179

第八章 灭亡墨西哥的阴谋/203

第九章 暗杀器/215

第十章 教授间谍/259

第十一章 家族间谍案/287

第十二章 叛逃的大间谍/303

第十三章 埃姆斯:失败的猎手/345

第十四章 隐身人/361

试读章节

“契卡有义务保卫革命。战胜敌人"

如果要问,哪一个国家的情报工作能与美国相比,那么答案只有一个:俄罗斯。

如果要问,哪一个情报机构能与中央情报局相捋,那么答案也只有一个:克格勃。

用恐龙来比喻克格勃并不过分:全盛时期的克格勃,规模达到几十万人,令世界上其他情报机构望尘莫及。曾经培养过佐尔格、拉多等著名谍星的苏军总参情报部(格鲁乌),只是它的一个小弟弟,其地位远不如它稳固,而且行动要受它的监督。

成立于1954年3月13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名义上是苏联政府下属的一个部级机构,但它只对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负责。它虽然诞生于50年代的苏联,但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沙皇俄国时代。

沙皇俄国始建于1480年。从伊凡三世脱离蒙古“金帐汗国”独立,到1917年“二月革命”,经过不断的侵略扩张,俄国由一个弹丸之地的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在这一过程中,沙俄的情报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伊凡三世执政之初,刚刚才发现在鞑靼人与立陶宛人的夹缝中有个莫斯科公国存在的欧洲惊呆了,被东部边境上一个大国的突然崛起所震惊”。这一状况引起当时更为强盛的一些大国的密切关注。一时间,这个新兴国家成了各国间谍的聚集地。面对外来威胁,莫斯科公国不得不着力强化反间谍手段。

1533年,年仅3岁的伊凡四世登基即位,这位后来被称为“伊凡雷帝”的暴君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境外大英帝国虎视眈眈,国内实力强大的封建领主时常对皇权发起挑战。为了巩固政权,伊凡四世于1565年组织了有1000人规模的秘密警察组织——近卫军。秘密警察穿黑衣,扎着黑头巾,骑黑马,那副模样着实有几分恐怖。

这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支秘密警察部队从成立之日起,就享有很大的特权。他们直属于沙皇本人,为沙皇翦除异己,消灭一切威胁皇权的人物和行为,深受沙皇倚重。近卫军虽在巩固皇权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声名狼藉,杀人如麻,曾创造了5周内杀人6万的“业绩”,成千上万的妇女婴儿被抛进护城河。有人评论说:“如果撒旦打算制定一项毁灭人类的计划,他也想不出比这更为穷凶极恶的高招。”最后,即使是“恐怖的伊凡”自己,也觉得近卫军干得太出格了。随着伊凡四世的死去,近卫军也走到了尽头,但它给俄国的情报文化写下了血腥凝重的一笔。

1697年,沙皇彼得一世下令成立“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公署”。该部门除了负责防范国内颠覆活动、惩治渎职行为外,还被赋予防范国外间谍活动的职能,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反间谍机构。1718年,彼得大帝成立“特设秘密办公厅”,负责侦查和审理涉及帝国安全的重大政治案件。它密切监视着俄国境内的外国机构和人员,同时还向几个主要对手派驻公开的间谍——“外交官”,并对往来的信件进行邮政检查。此后,历代沙皇都有自己的秘密警察组织,如1731年安娜皇太后建立的“秘密调查署”,1762年彼得三世建立的直属于参议院和总检察长的“秘密局”。

18世纪晚期,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建立了一支既可以统一指挥,又具有明确分工的情报系统。它既要防范外来威胁,又要对付国内的颠覆活动。1826年7月,为防范和镇压“十二月党人”,尼古拉一世在沙皇内廷设立“沙皇办公厅第三处”。“第三处”受权干预一切事务,“它摧残政治思想和行动、审查书籍和出版物、肃清教育界的自由派人士,颇有成效”。但“第三处”并未实现对全俄的控制。在尼古拉一世执政的几十年里,俄国先后爆发了700次农奴起义。尼古拉一世曾万般无奈地说:“我没有警察,我不喜欢警察。”

1880年8月,尼古拉一世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沙皇办公厅第三处”改组为“国家警察司”,负责保卫国家安全。该司下设一个专门对付政治犯的“特别处”,还建立了一整套“暗探局”的地区网络。第一个“暗探局”于1881年开始活动,但它并没能保障沙皇自身的安全,当年亚历山大二世就被暗杀了。1883年,尼古拉二世将“国家警察司”改名为“警察司”,进一步完善“警察司”的组织结构,将统辖秘密警察和宪兵的权力集于一身。

除了维持国内治安的安全机构外,俄罗斯还建立了军事情报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前线俄军总司令部设立了情报处和反间谍处,军队情报机构的规模和力量得以极大地发展。尽管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后来的十月革命使这些旧式的国家机器顷刻间土崩瓦解,但几百年来在这个特殊领域中形成的情报传统,却对苏联和俄罗斯的情报工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工农代表苏维埃”。但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新生无产阶级政权是脆弱的,全国2/3的地区仍掌握在反动势力手中。他们秘密串联,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破坏、颠覆活动,反革命武装叛乱此起彼伏。新生的革命政权不得不面对内外两线作战的不利形势。

两条战线上的任务都是空前艰巨的。相比较而言,对内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为艰巨。在这条无形战线的较量中,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和手段。为此,列宁决定成立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契卡”或“伏契卡”,用革命的恐怖对付反革命的恐怖。……P2-4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风云变幻的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伴随着难以计数的局部战争。然而。无论是在烽火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岁月,间谍的作用总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也是情报工作大发展的世纪。有着“世界上第二种最古老职业”之称的情报工作,在经历了5000年的停滞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情报机构常设化、情报人员专家化、情报技术智能化,构成了20世纪情报工作最主要的特点。世界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秘密战线上纵横捭阖,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情报战。在历史的台前幕后,以间谍为主体的情报人员演绎了一出出英雄传奇,他们自己也被冠以各种称号:“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女性”、“拯救了整个世界的勇士”……以007为原型的间谍故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21世纪的时候,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把我们庞大的星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延续了数千年的情报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新的情报搜集和情报处理技术使情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斗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传统的以搜集政治、军事情报为目的的间谍活动没有中止,以刺探经济情报、提升本国综合国力为己任的经济间谍又异军突起。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争取在21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先机,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情报工作。为了适应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各主要大国纷纷对情报体制进行调整,增加情报经费投入,更新情报观念,发展情报技术。

中国兵圣孙子曾经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为了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长城,我们必须高起点、全方位地谋划情报工作,科学决策,与时俱进,确保在军事斗争和情报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了解20世纪各主要大国的情报活动,总结其经验教训,掌握其基本特点,从而有的放矢,筑起防泄密、反渗透的高墙,尤其重要。基于这一因素,我们编写了这套《绝密行动丛书》。

不同于坊间流传的情报作品,本套丛书抓住了国际隐蔽战线斗争的本质特征,反映了20世纪隐蔽战线的风云变幻,再现了活跃在台前幕后的情报人员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智慧和作用。书中既有刀光剑影下血与火的场景刻画,也有灯红酒绿中灵与肉的搏斗,更有对隐蔽战线斗争特点、规律的冷静观察和细致分析。因此,本丛书既可以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官刺激,也可以启迪读者进行理性思考。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本丛书的编著者大多为专业人士。丛书主编长期从事情报史研究,是我国情报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有着丰富的著述经验。本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是:不犯某些情报题材作品选材不当、史实失真、夸大传奇的通病,用专家的智慧遴选材料,以史家的胆识诠释事件,切实把那些能反映20世纪情报历史演进轨迹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列为写作对象,尊重史实,贯通现实,让读者通过生与死、血与火的层层雾霭,找到那条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长廊。此外,作者虽然是专业研究人士,但主张“以文学之笔状描历史”,在恪守真实的前提下,力求将文章写得生动、流畅。全套丛书文笔流畅,配图精美,具备较强的可读性,相信读者朋友们不会有味同嚼蜡之感。

书评(媒体评论)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可以根据苏联领导人的意图采取任何行动。它远不止是一个秘密警察机关,远不止是一个情报与反情报机关。它还是颠覆、幕后操纵、暴行、恐怖活动和秘密干涉外国内政的工具。

——艾伦·杜勒斯,美国中央情报主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剑与盾--二十世纪俄罗斯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绝密行动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金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22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51.236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