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典故故事/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典故是我们汉语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在学习语文和学习写作时的重要内容之一。典故或由真实的历史事件概括而出,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或是出自古人之口的经典语句,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通过这些典故一方面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同时还可以了解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本书是编撰者在占有大量资料,对现有的各种相类的品种进行了较多的比较与分析之后编撰的,力求生动活泼,简单明了,可靠实用。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在每个词语之下不仅引出了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古籍原文,而且还有所扩展地讲解了相关的背景、事件和人物。对于古籍文句中的难懂之处,都作了简明的注释。

内容推荐

典故是我们汉语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在学习语文和学习写作时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我们常常见到或使用的一些固定词语却不知道它的出处,不了解它在历史发展中意义的改变,有时候理解有偏差、运用不恰当自己还没有察觉。因此知道一点典故的知识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在学习汉语与阅读诗文、书籍时,要了解与掌握典故,在进行写作时要熟悉与运用典故。

典故最初的意思是指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故事传说,现在我们所说的典故,则是专门指在各种书籍与诗文中出现的源自古代典籍和故事的、相对固定的词语。典故或由真实的历史事件概括而出,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或是出自古人之口的经典语句,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通过这些典故一方面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同时还可以了解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中国典故故事》,是编撰者在占有大量资料,对现有的各种相类的品种进行了较多的比较与分析之后编撰的,力求生动活泼,简单明了,可靠实用。

考虑到目前青少年接触古代诗文的机会比过去要少,理解古籍中的词语的能力比过去要弱,所以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在阅读典故故事的过程中,能理解与使用来源于古籍中的常用词语。

在选择典故的范围上把握了以下的原则:1.只收录常见的普遍使用的词语,极少使用的生僻词语不予收录;2.只收录需要了解古籍出处的词语,不需要了解古籍出处的、在古籍中本来就没有出处的词语不予收录;3.只收录需要解释的词语,意思浅显明白的词语不予收录。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在每个词语之下不仅引出了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古籍原文,而且还有所扩展地讲解了相关的背景、事件和人物。对于古籍文句中的难懂之处,都作了简明的注释。同时有些词语在语言的发展中意义或者蕴含在词语中的感情色彩已经有了变化,这些编者都给予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为了帮助青少年读者的理解,我们为一些典故故事配了精美的插图。

本书的宗旨在于通过生动的形式帮助小读者了解一些典故,对小读者进行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熏陶,并为他们的阅读和工作提供实际的帮助。

目录

主要人物介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思考题

试读章节

阿斗

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死后,他的儿子刘禅继位,史称“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是个毫无出息的庸碌之辈。阿斗刚继位时,因为有诸葛亮等旧臣的全力辅佐,尚可维持蜀汉的政权。诸葛亮死后,蜀汉很快即被魏国所灭。阿斗被俘离开成都,到了魏国。

一次,司马昭宴请他,席间表演蜀地歌舞,同座蜀人都很伤感,唯独阿斗谈笑自若毫无羞愧之意。又一次,司马昭问他是否还在想念家乡,他却说:“这里很快活,我不再想家了。”

后人用“阿斗”这个典故讥笑不争气、没出息、不能守业的人,如“扶不起的阿斗”。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蜀故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安乐窝

北宋哲学家邵雍隐居洛阳,生活清苦。他住着破草房,下雨的时候雨水便要漏进屋里。而他作为一个文人也不得不依靠砍柴来供养父母。即使贫穷到这种程度,邵雍仍不以为意,保持愉快的心境。当时很多社会名流敬重其才学人品,大家出钱为他买下一座有园林的宅院。邵雍在园中按农时耕作,自给衣食,并将宅院取名为“安乐窝”,自称为“安乐先生”。

后人用“安乐窝”比喻舒适安静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出处】《宋史·邵雍传》:“初至洛,蓬荜环堵……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太宗时,有人指责当朝宰相赵普只读过一部《论语》就官居高位。宋太宗赵光义询问赵普是否所学如此。赵普坦诚地说:“我平生所学,确实没有超出《论语》。过去我以半部《论语》辅佐太祖平定天下,如今我将以余下的半部《论语》辅佐陛下建立太平盛世。”

后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表示对于儒家经典《论语》的极度推崇,也用来比喻臣下以学识辅佐君王。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抱佛脚

根据宋代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的记载,相传云南有个地方崇信佛教,如果犯罪者去抱着佛像的脚悔过,就可以得到宽恕。民间流行着“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谚语,应当就是由此而来。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民间谚语,孟郊才会在《读经》一诗中说:“等到年老了才开始抱佛脚,教妻子读《黄经》。”

后人以“抱佛脚”或“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比喻平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了才开始慌忙应付。

【出处】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后夺取天下坐上皇位,可又担心自己的部下以同样的办法对付自己,因此决定削掉重臣武将的兵权。一天,宋太祖借着与石守信等将领一起饮酒的机会,告诉大将们自己终日寝食难安,毫无做天子的快乐可言。

大将们忙问宋太祖为何如此。宋太祖说:“谁不想得到荣华富贵呢?哪个大将又不想做皇上呢?就算你们不想,如果有一天部下逼着你们黄袍加身当皇帝,你们又当如何呢?”众人忙说不敢。  宋太祖说:“人生天地之间,如驹过隙,转眼就是一生,不如多为子孙置些产业,在歌舞美酒中快快乐乐地安享晚年,君臣之问也就不会有什么猜疑,这样安排生活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听懂了宋太祖的真意,只好感谢说:“陛下考虑得如此周到,真是为我们考虑完全了。”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自动告病还家,请求朝廷解除自己的兵权。宋太祖当然照准,只给他们保留了一些无权的虚衔,同时赏赐给他们丰厚的财物。

后人用“杯酒释兵权”来形容首领用巧妙的手段解除下属的权力。

【出处】《宋史·石守信传》:“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骨肉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赉甚厚。”

壁上观

秦朝末年,秦军将起义军首领赵歇的军队围困在巨鹿城中,情况十分危急。项羽与诸侯纷纷率军解围。项羽的楚军与秦军在巨鹿城外激烈交战,他要求士兵摔破饭锅,凿沉战船,烧掉住所,以显示绝无后退之心。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勇猛善战。此时,诸侯的军队也先后赶到,他们在巨鹿城下安扎了十几座营垒,却因惧怕秦军而不敢出兵迎战,都龟缩在营垒上心惊胆战地看着楚军英勇杀敌。

后人用“壁上观”或“作壁上观”形容在争斗中坐观成败,不出手施以任何帮助的行为。

壁,营垒。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鞭尸

春秋时期,楚人伍子胥之父伍奢、兄伍尚都被楚平王无端地杀害了。性格刚烈的伍子胥决心为父兄报仇,遂亡命吴国,在得到吴王的信任之后,借吴兵攻打楚国。吴兵攻人楚国的都城郢都后,楚平王已去世,楚昭王当政。伍子胥四处缉拿楚昭王不得,便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拖出尸体,鞭打三百下,方才罢休。

后用“鞭尸”表示对于有深仇大恨的人进行报复,发泄胸中之恨。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不可同日而语

苏秦是战国时候著名的谋士,他从燕到赵,先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他游说赵肃侯说:“我私下拿天下地图观察,诸侯的土地是秦国的五倍,诸侯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六国若能团结一致合力西去攻打秦国,秦国必会灭亡。现在各国却将要被秦国灭亡,面朝西方侍奉秦国,向秦国俯首称臣。灭掉别国和被别国灭掉,让别国臣服和臣服于别国,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

“不可同日而语”就是从“岂可同日而言”演变而来,后人以“不可同日而语”比喻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不能一样对待。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代的著名文学家陶潜生性清高,一生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当他担任彭泽县令的时候,上级一位官员要到彭泽。县里的吏属告诉他说,按照官场的惯例应当穿戴整齐前去拜见。陶潜感叹说:“我不愿意为了这一点县令的薪金,而去小心翼翼地侍候没有品格的小人啊!”于是在义熙二年(402年),将印绶交还,辞去官职回乡隐居,作了《归去来》。后人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一个人清高的气节,意为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屈身侍奉没有品格的官员。

五斗米,指微薄的官员俸禄。

【出处】《晋书·陶潜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P1-7

序言

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法则和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业,大多会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如,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课程分量本已不轻,又少不了各种青春的聚会和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有些学生好一点,静得下心来认真阅读,但是,茫茫书海使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吞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信息爆炸的时代使他们不幸成了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马来纵横践踏。”学生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呢?”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作家、教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工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洁的形态让广大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后发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精华的提炼,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个屋顶下围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

2007年初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典故故事/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伊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56982
开本 32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6.3-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