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万骨遗恨(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不朽的丰碑
内容
编辑推荐

林卫勇、李博编写的《万骨遗恨(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平台,在深入叙述基地所蕴涵的厚重历史、人物情怀的同时,又对基地的展陈情况加以详细描述、介绍,穿越历史,讲述遗存背后的故事。《万骨遗恨(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是《不朽的丰碑》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林卫勇、李博编写的《万骨遗恨(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而编写。《万骨遗恨(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配以数百张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图片,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风情。

目录

大同血泪

 日顽贪欲

 狼子野心

 罪恶爪牙

 无耻掠夺

 悲惨劳工

 暴虐兽行

 奋起反击

咀嚼伤痛

历史见证

 煤峪口南沟“万人坑”

 最大的露天“万人坑”

 遭受摧残和迫害的罪证

 凭吊者的谴责与忏悔

记忆之痛

 加紧掠夺

 野蛮压迫

 劳工血泪

 死里逃生者

 见证罪恶

警钟长鸣

大事记

试读章节

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1/25,人口只有中国的1/8的岛国日本,在20世纪竟然肆无忌惮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铁蹄践踏了大半个中国。日本是岛屿小国,资源贫乏,自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便“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确立“富国强兵”的方针,奉行“强兵为富国之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于是地域邻近、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政治经济落后的中国,便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首选目标。

为了制造侵略舆论,日本政府以“生存空间危机感”来误导日本人民,让人民感觉似乎不向外扩张,日本民族就无法生存。他们还公然提出日本“不足的资源需在中国寻求”。

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首次提出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把中国的东北、内蒙古划为日本的“生命线”。在日本侵略者眼中,中国“地泽财丰”,“幅员人口与全欧洲比齐”,尤其是满、蒙地区“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之丰富,世之无其匹敌”。

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侵华战略。会后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奏折中,把“大陆政策”具体化:“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

日本还用把亚洲人民从西方殖民统治中解救出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谎言来掩盖其扩张侵略野心。有个叫做北一辉的日本人在1917年曾说,日本要建立一个“北俄(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到南澳(澳大利亚)”的“黄人罗马帝国”。

日本还打着“反共”的旗号,试图麻痹西方列强,获取对它入侵中国的默认与支持。日本外交官松冈洋右说:“日本正在为两个目标而奋斗:不让亚洲像非洲一样完全陷于白人的统治,把中国从共产主义中拯救出来。”

日本为了放开手脚对外侵略扩张,在外交上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盛顿协议》对日本军事力量的限制,于1933年退出了国际联盟,推行实力外交政策。

为实行对外侵略扩张,日本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做了充分准备:在政治上实行军人法西斯独裁统治,强化忠皇、勇武的“武士道精神”,驱使人民为对外侵略的“圣战”而献身;经济上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军事预算节节上升,军事工业畸形发展;军事上实行“国民皆兵主义”的穷兵黩武政策,军队迅速扩充,装备大为改善,确立了军国主义体制。日本政府成为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的工具。整个日本纳入了战争轨道,成为世界战争的亚洲策源地。

事实上,日本很早就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现代化生产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亚洲最强的国家。而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日益衰微,在西方列强的炮舰进攻下,“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大好河山“豆剖瓜分”。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像饿虎扑羊似的扑向中国。

1874年,日本派出讨伐性远征军,发起“征台战役”,一举从清政府手中获得507J‘两白银的赔款。接着日本又以武力侵占琉球,1879年改琉球为冲绳县,将其划人日本版图。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惨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强占中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1895年在俄、德、法国干涉下,日本暂时退出辽东半岛)。清政府被迫赔偿军费2.3亿两白银(其中3000万两白银为换回辽东半岛的费用)。八国联军之役,日军先后派出2.5万人参与掠夺,仅在天津一地就掠夺白银200万两之多。同时日本还取得在北京、天津和北京到山海关之间重要地区的驻兵权。1904年到1905年间,日、俄两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权益打了一仗,结果是日本夺取了俄国在中国辽东半岛和东北南部地区的特权。其后,日本又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机,借口对德宣战,取代了德国在中国(也是对德战胜国)山东的殖民统治,强占了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1915年,日本又乘袁世凯称帝之际,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将中国变成日本的附属国。

日本对清王朝的人侵,非但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反而获得丰厚的赔款和大片的领土,这使日本扩张侵略的胆量和野心更加膨胀。

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旧中国,军阀割据,混战频仍。蒋介石为实现独裁统治,把大量的经费和军力用于镇压人民革命力量和异己派别上,并动用警察特务压制广大人民的抗日爱国运动,因而国库空虚,国弱民穷。

在日本入侵日紧,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爱国将领的抗日要求,拒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联合抗日主张,一意孤行,推行其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

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当时蒋介石一心要剿灭共产党,根本无心抗日,便下令东北军“一律不准抵抗”。30万东北军不战而退,致使日军在4个月内就侵占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之后又炮制了伪满洲国。P2-6

序言

历史的长河不知湮没了多少的民族和邦国,然能一直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必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以优异的素质,坚毅、执著的品质,走过五千年的风雨历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朵奇葩。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各族成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中华民族儿女对自己的祖国产生了一种不可割舍的特殊感情——爱国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从这朴素的感情开始的。这种感情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最终形成价值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道德力量,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具有社会导向作用,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财富,同时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4年,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简称《纲要》)。《纲要》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从1997年开始,中宣部陆续颁布了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以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反映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反映现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党的光辉历史为内容,来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这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极为珍贵,极具宣传推广价值。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我们以这些爱国主义示范基地为基础,推出了这套《不朽的丰碑》。

《不朽的丰碑》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平台,在深入叙述基地所蕴涵的厚重历史、人物情怀的同时,又对基地的展陈情况加以详细描述、介绍,穿越历史,讲述遗存背后的故事。每个示范基地单独成册,配以数百张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图片,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风情。

这套丛书可谓是了解中华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的一部红色经典读物,同时也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让读者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红色历史,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我们也深信它将带着读者走过一段美好的文化之旅。

编者

2011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万骨遗恨(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不朽的丰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卫勇//李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89851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606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6
15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