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弗兰肯斯坦/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本书是她的第一部作品。这部小说已被翻译成100种语言,96次被改编为戏剧,还被拍成卡通片、电视剧和电脑游戏,小说中的怪物也成为万圣节流行的面具,在西方家喻户晓。

小说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个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他怀着犯罪心理频繁出没于藏尸间,尝试用不同尸体的各个部分拼凑成一个巨大人体,当这个怪物终于获得生命睁开眼睛时,弗兰肯斯坦被他的狰狞面目吓得弃他而逃,他却紧追不舍地向弗兰肯斯索要女伴、温暖和友情;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诡异的悬疑和命案……

内容推荐

驶向北极探险的一艘英国船,沃尔顿突然看到半英里之外,有一个像人一样的怪物驾着一辆狗拉雪橇,向北疾驰而去。这个怪物只有几分像人,但身体却显得异常高大,船长在望远镜中,目送怪物消失在远处起伏的冰雪之中。

就在此时,船长沃尔顿又看见另一辆雪橇出现了,它疾驶着在追赶前一辆雪橇。雪橇上的人身形小些,像普通人。

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船员们发现浮冰上停着一辆雪橇,上面的人快要冻僵了,船员们急忙把他救上船。过了一段时间,他苏醒过来,缓缓地讲出了自己的经历——他叫弗兰肯斯坦。

他对生命原极为感兴趣,经过长时间的专钻、实验,他造了一个“人”。这个生灵,蜡黄的皮肤,绷得紧紧的,像要干裂开来,水汪汪的黄眼睛。黄里泛白,脸色像枯萎的黄叶。两片嘴唇直溜溜的呈一黑线,牙齿就像怪异的山峰。后来这个怪物从实验室溜走了……

第二年春天,弗兰肯斯坦接到父亲的信,说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被人杀害了。接下来噩耗不断地传来,弗兰肯斯坦的新婚妻子伊丽莎白,同窗好友克勒伐尔相继被杀害。

真凶即是怪物,于是弗兰肯斯坦与怪物展开追逐“游戏”。追逐与逃亡,复仇和漂泊,被拒绝和践踏的尊严,最后化作不顾一切的复仇,结果只能是以牙还牙……

《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英国女作家,其丈夫是英国诗人雪莱。这部小说已被翻译成100种语言,96次被改编为戏剧,还被拍成卡通片、电视剧和电脑游戏,小说中的怪物也成为万圣节流行的面具,在西方家喻户晓。

小说的某些情节会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恐怖感,但又很耐人寻味。使读者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克隆人。作者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预见到“克隆人——怪物”的可能,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灾难,这足以让我们惊叹!

目录

序幕 冰川怪窖

第1章 早年生活

第2章 怪物诞生

第3章 威廉之死

第4章 狭路相逄

第5章 怪物自述

第6章 再造女怪

第7章 嫣礼惊变

第8章 万里追踪

尾声 情天恨诲

试读章节

我到了大学,首先看望了几位教授。

我先去看望了自然科学家克兰帕先生,他恃才傲物,不修边幅。他问我平时都看什么书,研究过什么东西。我提到了那几个神秘学家的名字,他大吃一惊说:“你就把精力都花在这些无用的东西上了?”

“是的,先生。”我不敢多说,怕惹恼了老头子。

果然,他激动地说:“你在这些上面费时间,真是太不值得了。那些已经是世人皆知的愚蠢理论,没有一点用处,你居然还去研究。我真的没有想到,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居然还有这样的家伙。年轻人,你必须忘掉那旧得发霉的老古董,从头学起!”

我听了这些,倒没有觉得惊讶。那些理论的确早已过时,我早就知道这一点了。

克兰帕先生接着给我开了一长串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目,要我去找来看。

在回来的路上,我对他没有一点好感。他不仅个子矮矮的,声音也特别难听。我决定不把精力放在自然科学上,我早对它有了成见。我想,如果科学家们能把精力都放在研究超自然的神力上,那么前景是多么的吸引人。

随后我遇到了瓦尔德曼先生,这位教授与众不同。他年纪有五十多岁,面目慈祥,为人厚道,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几绺银丝。他是个矮个子,但总是昂首挺胸,嗓音悦耳动人。我听过他的一次讲课。他扼要地回顾了化学发展史上各个学者所作的各种贡献,随后他粗略地介绍了这门学科目前的状况,解释了一些基本术语。在做了一些简单的实验之后,他开始赞美现代化学。

他说:“我们的前辈有过宏大的愿望,要干出一些非人力所及的事,当然,这只能是泡影。现代这些大师们则很少说空话。他们知道金属元素的秘密,知道所谓炼金术之类的东西是虚假的,化学变化是奇妙的,但是不能随意创造任何奇迹。他们探索大自然,揭示它们的神秘活动。他们发现了血液循环,发现了我们空气的本质。他们掌握了新的本领,几乎能扭转天地;他们可以指挥雷电,模拟地震,甚至嘲弄幽冥世界。”

听了教授的话,我宁愿相信,这是命运之神为了将我引向毁灭,而通过他之口说出来的。

我觉得我的灵魂似乎在同另一个实实在在的我作着殊死搏斗。两个弗兰肯斯坦在我头脑里打架,你争我夺,生死相搏。最后我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清晰的声音。

弗兰肯斯坦的灵魂在心中大声疾呼:前人已经做了许多的工作,我要沿着他们的足迹走下去,要取得更大的成就,超越他们!超越他们!另辟蹊径,去探索未知的神秘力量,探索造化吧!揭开奥秘吧!

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一夜没睡。我的内心在不停地翻滚。我意识到,有一种新东西将应运而生,可是我却无力说清它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

我这样一直折腾到黎明,才开始渐渐入睡。

待我醒来,前一夜的思绪已烟消云散,恍若黄粱一梦。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我下定决心,继续从事往日的研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科学事业中去。

一天,我登门拜访了瓦尔德曼先生。他平时同人交往。比公开场合更随意。在讲课时,他是威严的老师,而在自己家中。他则是和蔼可亲的朋友。我对他讲了自己以前的学习情况。他专心听着,听到一些内容时,他偶尔微微一笑。

待我讲完后,他说:“当代学者能够取得成绩,主要得归功于前辈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有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干起来就省力多了。只要把一些事实取个新的名字,再进行有机的分类就行了,而他们这些天才人物揭示的这些事实,不管其着眼点是多么荒谬,到头来却都能给人类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他讲这些话的时候,神色坦然,不卑不亢。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的这些话,为我指点了迷津,澄清了我对现代化学家的偏见。我敬重我的导师,因此我说话特别注意遣词造句,把握分寸,没有流露一点那股激励我刻苦钻研的狂热。我虽然涉世未深,但我也知道不能给人落下个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的印象。

瓦尔德曼先生对我的表现似乎还比较满意。

“我很高兴收了一名弟子,”他说,“你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勤奋学习,我相信你会很有作为的。当今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日千里,尤其是化学这一门学科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它仍有许多地方有待于完善,需要有志之士去将它发扬光大。我研究化学,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当然,要想做一个颇有建树的化学家,一个人的目光就不应仅仅囿于某一个领域。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家,而不甘心做个微不足道的实验员,我想,你应该认真钻研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才能触类旁通,有所建树。”

随后他带我参观实验室,并向我讲解各种装置的用途。同时这位可爱的教授还允许我在学业有所进步的情况下,来这儿使用他的实验室。这对我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一天,在我的生命中是值得纪念的。正是在这一天,我未来的命运,已经有了方向,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通向天国还是通向地狱。

此后我几乎把精力全放在自然科学,特别是化学及其一切有关的学科上。

有件事情使我特别感兴趣,那就是人体的结构以及生命的本质。我常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生命的本原究竟是什么?这是个大胆的问题,人们始终认为是个不解之谜。但是如果我们能坚持探索下去,那我们可以了解到多少事物的奥秘啊!这些念头在我脑海里翻腾,我决定集中精力,钻研那些同生理学有关的自然科学。正是这种热情在时刻激励着我自己,否则对这门兴味索然的研究我早就生厌,坚持不下去了。

生与死总是相随的,要追溯生命的本原,死亡应该对此有所帮助。仅仅是掌握了解剖学还不够,还得观察人体自然腐烂的过程。小时候,父亲在教育我的时候,总是不让神秘的恐怖事物侵袭我稚嫩的心灵。在我记忆之中,就从没有对迷信故事或是鬼怪幽灵产生过恐惧。

P33-37

序言

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法则和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业,大多会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如,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课程分量本已不轻,又少不了各种青春的聚会和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有些学生好一点,静得下心来认真阅读,但是,茫茫书海使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吞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信息爆炸的时代使他们不幸成了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马来纵横践踏。”学生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呢?”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作家、教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工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洁的形态让广大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后发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精华的提炼,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个屋顶下围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

2007年初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弗兰肯斯坦/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玛丽·雪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46570
开本 32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3-12-01
首版时间 2003-12-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2
出版地 天津
211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