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为汉字所独有的书写艺术。行书,一般认为起始于东汉刘德升。由于行书“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水流,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清宋曹语),故其应用极广而为有志于书法者所不可不习。为此,特辑印历代名书法家行书字帖一套,以应习行书者临摹、观赏之需。
本书是《大家书法丛书》之一,让你欣赏宋苏轼(东坡)行书帖五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石恪画维摩赞》和《鱼枕冠颂》。
| 图书 | 苏轼传世书法赏析/大家书法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书法,为汉字所独有的书写艺术。行书,一般认为起始于东汉刘德升。由于行书“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水流,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清宋曹语),故其应用极广而为有志于书法者所不可不习。为此,特辑印历代名书法家行书字帖一套,以应习行书者临摹、观赏之需。 本书是《大家书法丛书》之一,让你欣赏宋苏轼(东坡)行书帖五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石恪画维摩赞》和《鱼枕冠颂》。 目录 文苑奇葩苏轼 豁达超然的苏轼 书香门第的熏陶 苏轼的兄弟姐妹 “三苏”震京师 宋仁宗慧眼识英才 跌宕起伏的宦海生涯 苏轼的书法成就 苏轼的书学渊源 书法领域的改革者 苏轼的书学思想 苏轼执笔趣话 人书合一的思想境界 苏轼的传世书法作品 《黄州寒食诗帖》 《治平帖》 《前赤壁赋》 《新岁展庆帖》 《桤木卷帖》 《题晋卿诗词》 《人来得书帖》 《书和靖林处士诗后》 《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 《罗池庙碑》 《答谢民师论文帖》 《东坡苏公帖》 《李白仙诗帖》 《祭黄几道文帖》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苏轼传世书法赏析/大家书法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郭豫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001637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81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09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92.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9 |
| 宽 | 186 |
| 高 | 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